李诗雨
摘要:随着我国家庭结构变化,独居老人所占比例日益上升,独居老人生活和社交范围较小,群体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对独居老人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独居老人的心理、生理状况都不容乐观。很多老人还面临着法律侵害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后,希望找到相关方法,可以帮助独居老人解决他们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独居老人;社区养老;法律援助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在进入21世纪之后,老龄化程度加剧,步入2019年时,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速更是世界第一。在老龄化社会进程不断加速中,关于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1970年起,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家庭从大家庭多子女像小家庭少子女转变,随着子女数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经济的影响,很多城市家庭,老人在丧偶后,很多人都是独自生活,逐渐形成新的群体,城市独居老人。
城市由于人群居住虽然集中,但是人情交往却不比乡镇,很多高楼里的住户,连邻居都互不相识,所以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不像乡村老人可以互相照顾,很多人都是关起门来自己生活。故而很多丧偶,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在城市生活面临着心理、健康等多种挑战。
二、独居老人面临的相关问题梳理
(一)心理健康问题
独居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己生活,子女过节或者周末休息过来陪伴,陪老人吃饭,对老人进行心理慰藉。很多老人的子女和老人不在一个城市,有的甚至不在一个国家,这类型的老年人长期缺乏子女的陪伴,自己生活,难免会有很大的心理问题,心理解郁得不到疏解,进一步会影响身体健康问题。
有些老人的子女因为一些原因不对老人进行赡养,或者老人丧偶又失独,这类型的老年人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值得关注。他们不仅面临的老无所养的困境,还受着失去老伴的打击,这类型的老人会更容易出现焦虑、空虚、忧郁等负面情绪。
(二)精神文化生活匮乏问题
现在很多娱乐活动都是面向年轻人的,虽然社区开展了很多老年活动,比如广场舞、健康操等活动,但是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自愿,独居老人很多都不会主动参与。他们很多人都将自己封闭在家里,不和外界进行沟通。有很多老人识字,还可以看书读报,拥有自己的精神文化,但是很多高龄的老人不识字,他们看电视看不懂字幕,读不懂报纸,子女不在身边,他们更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帮助他们补充精神世界,从而可以在老年孤单中得到缓解。
(三)生活照料问题
老年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健康问题,随着岁数的增大,身体机能开始下降,看病吃药成了很多老年人的日常。由于独居老人离开子女单独居住,其中相当一部分子女在外工作生活,逢年过节才会回来,有的老人甚至子女不在世,他们面对重大疾病时,由于现在医院很多设备都实行电子化,老人没有那么先进的知识系统,医院看病,做检查,取药各种繁多步骤里无法自己完成。
有些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自己做饭,甚至有很多生活不能自理,这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得不到照顾。虽然我国现在有各种形式的养老院,但是对于一部分老年人来说,养老院的费用无法承担,只能在家生活。
(四)老年人维权问题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老人进入消费陷阱——保健品。由于老年人的相关知识匮乏,加上一些所谓的健康保养师的大力推荐,很多老人购买大量的保健品,用来维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当老年人发现自己受骗时,很多健康机构已经人走楼空,老年人被骗很多钱后找不到相关的机构可以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还有一些老人,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问题——弃养。这类型老人有的没有养老金,有的是低保户,他们的子女不对他们进行赡养,使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成困难。这样的老人,尤其是失去另一半,身体不好的,对于维权更加难,有的老人找到社区,社区去进行沟通,有些老人因为居住环境不好,和社区很难取得联系,这样的老年人进行相关维权更是难上加难。
三、相关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方法
(一)社区养老的应用和推广
社区养老模式在我国是一种新兴起的模式,它的出现是因为家庭规模在缩小,很多家庭已经做不到传统的养老,养老机构介入社区,以社区为范围,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主要服务。
很多独居老人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和人交流,这样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社区可以为这些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他们打开心扉,一点一点的融入外部社会。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养老还可以提供上门的日常照料,让他们可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社区养老也并不是没有实体机构的,大多数社区养老会在社区建立一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一般社區养老机构会设置一些床位,对于行动方便的老人们,提供早餐、午餐、晚餐和一些娱乐活动,让老人们在一起交流,也不会有离家陌生感,晚饭之后再回到各自家中。社区也会提供专业的服务人员,为老年进行日常的健康检查活动和适当的心理活动。
社区养老因为是养老机构和社区进行对接,所以一般在一个社区养老机构的老人都是归属于这个社区,而社区养老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社区的老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独居老人,他们的照料应该更有针对性。比如向独居老人推广走出来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交流更为重要,帮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使得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和心理都得到满足。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提供上门照料服务,为老人提供餐食,督促他们吃药,帮助他们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组织志愿者或社工人员,和老人说话,对独居老人进行心理慰藉。
很多独居老人是“三无老人”,他们没有生活来源,大多数是靠着政府补助,一个月的收入几百到1000多不等,对于这些老人,社区养老也是首选。社区养老机构是由政府、企业和社区进行出资建立,对于个人部分需要承担的费用相对来说比较少,也是独居老人可以承担的费用。
(二)设定专业的老人法律援助机构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目前,老年人进行維权的案件的原因主要有:子女不对其进行赡养义务;歧视、虐待甚至遗弃老年人;争夺、侵占房产和其他财产;养老机构对老人造成人身伤害甚至死亡;暴力限制老年人的人身自由,等等。很多老人受到权利侵害后,往往求助无门,去找法律援助,又因为岁数较大,对很多法律名词和概念无法自行理解消化。
法律系统对涉老案件的审理机制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有关的司法援助,对贫困老人的诉讼费用实行缓交、减交和免交。但是即使这样,很多老人因为不懂使用法律武器,在诉讼中也不懂如何主张权利,有的甚至觉得这是家庭内部纠纷,不知道还能进行法律救助。所以建立专门服务于老人的专业机构至关重要。
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和社区对接,社区的工作人员对于社区的老人有着比较详细的了解,通过社区和法律团队对接,社区的工作人员和老人沟通,帮助他们了解法律解决他们的相关问题,尤其独居老人,他们被遇到遗弃、诈骗后,往往不知所措,这时社区人员的沟通和法律的帮助尤为重要。社区工作人员把老人问题反映给老人法律援助机构,由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老人走法律程序,相关法律工作者为老人维权,使得老人这样的弱势群体也能得到法律帮助。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老年人的需求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问题。在老年人中,独居老人属于老年人的弱势群体,所以他们的权利和需求应该得到重视。根据独居老人的多方面特点,一方面,要大力推广社区养老服务,并根据独居老人的特点,进行相关调整,尽最大可能满足独居老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对独居老人进行法律援助,老年人一直是法律中的弱势群体,从对老人所需的法律问题入手,构建起完善的老年人法律援助机制,确保老年人的法律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赵晶.对老年人法律援助分析[J].法制博览,2016(02):46-47.
[2]汪地彻.我国涉老案件审判工作的机制创新[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7,32(01):37-43.
[3]李强,徐刚,张震.城市高龄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03):160-171+177.
[4]王桥. 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护理服务体系与对策[N]. 中国经济时报,2019-04-12(008).
[5]谷利斌,徐德国,何贵蓉,焦文娟.社区独居老人孤独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2):112-116.
[6]陆宏艳,王飞,曾惠君,周金莲,郑丽韵.社区护理干预对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