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国企党务干部是党组织各项工作的规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党组织开展工作和发挥战斗力的基础和关键因素。党务干部的工作水平、业务素质、工作效能,直接关系着国企党建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队伍的思想状况、精神状态、工作态度以及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面对新形势下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提升党务干部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培养一支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为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加强国企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一、国企党务干部队伍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随着党的各项主题教育的不断开展,基层党务干部进一步筑牢了思想理论基础,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能全面、正确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坚定政治立场,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在各项工作中,党务干部都能够学在前、干在前、冲在前,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但在新形势下,党务干部做到以上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国有企业党务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以下三点主要问题:
1.党务干部对自身职能定位不准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工作重心都集中在了经营和管理方面,再加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绝大部分企业将精力集中在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上,导致了对政工工作的忽视,使得一部分党务干部对自身职能定位不准确,存在着“非企业中心工作”=“不重要的工作”,“非经营工作”= “边缘化工作” 等严重的职能定位误区。
2.党务干部专业素质不高。党建工作对党务干部的各项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国企党务干部中毕业于思想政治相关专业人员较少,政治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许多党务干部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党建理论知识缺少系统性的学习和掌握。一部分党务干部缺少组织开展大型活动的经验,在主题教育等集中性工作中暴露出在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
3.后备党务干部缺乏。政工工作对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专业知识和个人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较全面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人才非常难得,培养周期也比较长。一方面随着企业经营压力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相应的人才也会优先被选用到经营管理部门,另一方面由于对党建工作的不熟悉,相应人才自身也更愿意就职于经营、管理、营销等岗位。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企业重心工作高度集中在经营效益提升上,带来的重经营轻党建的现象,影响了大家对政工工作的认知;二是政工工作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特殊性,和政工岗位在培训、考核、晋升等方面的不明晰、不系统的现状,导致了政工岗位相对缺少吸引力,政工队伍后备干部缺乏的现象。
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容
针对新形势下党务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和完善:
1.政治素质。从事政工工作,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是立身之根,也是從业之本。党务干部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找准政工工作定位,明确工作职责,在工作中不断增强学习意识,培养务实、创新的工作思维。
2.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党务干部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对于党务干部专业知识主要分为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理论知识,通过与时俱进的更新理论知识,不断提升党务干部的政治修养,不断强化党务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业务知识,作为党务干部要对政工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则规定融会贯通,对各项工作的工作目标、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熟知于心。三是相关的经营管理知识,国企政工工作要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要充分发挥政工工作的引领作用,找好和企业经营工作的结合点,促进企业政工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双提升。
3.综合能力。政工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非常强的工作,相应的对党务干部的综合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研写作能力,事实就是、务实高效是政工工作的原则,坚持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在调研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能够不断增强政工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沟通协调能力,政工工作中需要党务干部与上下级、各部门和企业内外部相关工作人员之间进行沟通协调,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高效推进工作,增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三是学习创新能力,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不仅面临着新要求的挑战,更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党务干部要适应这些新要求、有效解决新问题,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通过学习促进工作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在工作中寻求新突破。
三、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党建工作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党务干部队伍这个力量保障很重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党务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上下给予高度重视、共同努力,把党务干部建设成为一支党性强、业务精、作风优的人才队伍,通过党建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1.企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企业党组织要发挥主体作用,要结合企业实际,规范党建工作机构的设置,科学规划专兼职党务干部比例;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把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培养选拔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台阶;选拔政治素质好、熟悉经营管理、作风正派、在职工群众中有威信的党员骨干做党建工作,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
2.完善党务干部的培训体系。党务干部的培训,要依据企业和现有队伍的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要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通过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通过专题培训和业务交流相结合等方式,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划分培训步骤、分层次开展系统培训。同时,要开展新任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人员的短期轮训,做到长期系统培训和短期集中培训并举,鼓励党务工作人员岗位成才。
3.健全党务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的党建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将考核内容集中在了党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上,更多的关注关键事件和目标的完成情况,缺少了对党务干部这个工作主体的关注。科学的党务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需要将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与党务干部个人业绩相结合,形成目标考核与党务干部个人一并进行考核相结合的长效考核机制。另一方面要树立复盘反思的激励考核机制,要明确考核的目的是帮助党务干部成长,提高工作效率,在考核中发现党务干部在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和能力中暴露的短板,对工作亮点给予鼓励,针对短板给予能力提升培训和锻炼。将考核结果作为党务干部轮岗、提拔、任用和深造培训的有力依据,通过科学的考核激励,使党务干部形成一种良性的成长机制。
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党务干部是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和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加强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即使党组织的责任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企业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既要解放思想,积极培养,大胆启用,又要认真审核,严格考核,培养出一支党性强、作风正、素质好、业务精党务干部队伍,通过党务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促进党组织更好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