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之路

2020-10-21 13:42吴沛霞
青年生活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

吴沛霞

摘要: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已由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必要通过目标、理念、制度的革新,不断完善高校治理体系,进而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从而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实现我国2035年教育现代化,早日进入世界教育强国行列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

1.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背景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开启了我国整体改革的新时代。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教育改革,因此要实现全面实现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教育现代化举足轻重。而要想实现教育现代化,更好的实现教育领域整体性改革,首要条件就是要做到治理体系的制度化,典型化,有序化。改革与时代不相符合的制度。

高等教育是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全球文明进步的所在,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判断一个国家现在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可以以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作为衡量标准,因此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则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标志。[6]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时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也是弥补传统高等教育缺陷的一种补救方式。因此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更要紧紧围绕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个总方向、总目标、总要求。

2.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所面对的难题

(1)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所需物质来源的单一性

我们要实现的教育现代化是体系完整、方法创新、拥有高质量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这些要求都需要足够的物质做支撑,因此充足的物质条件是现代化的必要基础和根本保障。从以往情况来看,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物质保障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社会筹措两种路径。但主要资金来源渠道是政府的投资,社会筹措占比例不大。[7]所以高等教育体系的现代化需要打破原有的政府占比大的投资方式,加大社会筹措资本引入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中。

(2)政府主导下的高校治理理念中服务意识的缺失

传统治理方式下,政府處于主导地位,高校依附于政府,表现为高校治理理念上管理意识太重,缺少服务意识。[8]当代社会是在服务型的现代社会,政府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要力求由过去教育的“管理者”转变为现代教育的“服务者”。同时,以往的高校教育长期处于政府集权管理之下,“大包大揽”导致高校教育整体发展缺乏活力。

(3)治理框架的不完善以及其构建的长期性

高校治理制度包括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这些制度是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目前,高校治理体制存在着不完善的状况。从外部制度上看,相关法律法规难以给予高校治理体系自足的发展空间。从内部制度上看,相关保障部分制度因顶层设计缺陷而难以起到有效的规范内部主体的行为、协调内部权力关系的作用。这些不完善都使得的高校治理框架需要长时间的构建。

3.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路径分析

(1)实现教育主体现代化

各个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即是教育现代化的决策者也是实施者。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教育在治理现代化的理念指导下由单一的政府治理向多元化治理主体转变实现高等教育的变革。教育主体的现代化也意味着教育的主体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头脑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同时还意味着教育主体从过去的单一政府管理转变为政府、学校、社会,共同治理的新局面。

(2)实现教育治理目标现代化

治理目标为治理的实践行动提供方向和指南。因而治理的现代化应该首先体现在治理目标的现代化上。实现教育的治理目标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经济方面,高校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力实现教育产出与投入的比例最优化。一是将教育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起来。二是通过各教育部门之间效率的提高来提升教育整体的运行效率。其次在文化层面,各高校应该共同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最后在教育层面,从各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在各教育阶段实现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评价公平三个方面的目标。

(3)实现教育治理制度现代化

在治理体系中,制度是起到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的。之所以要摒弃旧制度,建立新的现代化制度,就是因为传统的制度,无法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治理制度现代化,包括治理制度外部现代化和治理制度内部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要求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相适宜。教育外部治理制度主要包括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例如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推“政校分离”。这些都是教育外部制度为了实现现代化而进行改革的重要路径。而内部治理制度需要在教育领域内,运用法律规章制度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4)实现教育治理运行机制现代化

教育治理运行机制现代化是指教育治理活动的内在运行机制。包括要实现决策、执行、监督三个方面的现代化。教育决策机制现代化主要表现在科学决策,要求决策主体有着科学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战略眼光,在决策时能够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9]教育治理机制执行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精准化,精准化主要表现在在执行决策时,能够根据各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达到精准治理的效果。教育监督机制的现代化是决策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它要求我们能够将网络充分运用到监督的各个体系中去,对教育进行时刻的,全方位的监督。同时做到监督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化,摒弃过去政府占主导地位监督机构的体制,做到群众和政府同时监督。

参考文献

[1] 王湛.教育治理现代化与教育家办学[J].人民教育,2014(14):1.

[2] 别敦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29-33.

[3] 刘来兵,张慕文.大数据时代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愿景及体系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2):30-35.

[4] 赵垣可,刘善槐.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科学内涵、形态变迁及实践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9(11):40-48.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