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摘 要:众所周知,低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待形成,因此在小学时期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随着人们的思想变化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一个孩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步伐变快,导致父母工作忙碌很少有时间去教育子女,父母对学校的教育依赖感也越来越重。所以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也必须做出一系列行动,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良好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农村由于受环节条件的限制,再加之农村家长对学生教育的观念意识普遍较为单薄,导致农村学生无论是卫生习惯,亦或是饮食习惯,乃至生活各方面的习惯都不是很好,更不要说课堂的学习习惯了。基于此,要想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就必须要遵循“小处着手,细致入微”的理念,并从多角度、多方面强化学生课堂行为习惯教育,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一、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常言道:“学生是天生会模仿的动物”。因此,教师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会给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园内无小事,事事是楷模,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形态和礼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也要身体力行,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
例如,教师要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形象,给学生在整洁方面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如果教师仪表和形象不佳,这样学生就会模仿老师的行为,并且在潜意识里认为这是正确的。因此,教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着装上要大方得体,整洁,这样再给学生渗透“整洁干净”的观念时。其次,在言行举止上,教师也应该表现得体,在教学的时候也多说“谢谢”、“你好”、“不客气”这类的礼貌用语。最后,教师要注重多聆听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明确学生心中所想,今儿有真随性的去进行引导。如此,通过这样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就会收到一定的积极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及时鼓励,加强引导
作为农村学生教师,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学生自制力和自觉性的培养。众所周知,学生阶段的学生更易认同正面的表扬和鼓励,基于此,作为农村学生教师,我们要善于对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良好行为进行及时地鼓励。此时,为了得到更多地认可和表扬,学生就会有意识地重复这些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自我约束的主动意识,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習惯。
例如,就笔者班学生而言,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上课不说话的习惯。为此,笔者就会向上课纪律最好,并且最积极的学生发小红花,同时笔者还向他们说道:“同学们,攒够十个小红花就可以来老师这换取一个小礼物。”这样由于笔者的鼓励和礼物的“诱惑”,进步的学生慢慢多了起来。渐渐地,学生上课时讲话、东张西望的坏毛病减少了很多。再如,在课间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会乱扔垃圾,而有的学生就会注意这些细节。这时,笔者会当着全班学生对那些做的好的学生予以及时地表扬和赞许。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没有做好的学生就会立刻纠正自己的行为,如此便使学生形成了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以方法,形成能力
在小学阶段,我们就要注重要让学生形成自我学习与读书的习惯,虽然这是意见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我们依旧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条件,这样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学业发展都会有所帮助。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斌跟能够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想,开发自己的大脑,进而徜徉在书籍的海洋。而后,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方法,这样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例如,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就需要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具体包括:(1)速读法,即让学生快速浏览绘本内容,利用最短的时间知晓大意。在教授学生这一阅读方法的过程中,笔者着重培养了学生阅读中不发音、不辨读的习惯,以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2)兴趣阅读法,即对绘本内容进行阅读,并将阅读过后的东西通过边沿的形式,展示给其他学胜,以此来提升低段学生的阅读兴趣。(3)发散思维法,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绘本内容创作。发散思维法展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总而言之,在小学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课堂、生活等等方面的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习惯能够伴随着人的一生,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减轻徐诶下负担,坏的学习习惯就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困难。因此,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习惯,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一个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玉国.农村小学“以生促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探究[J].甘肃教育,2019(07):21.
[2]徐晓英.农村小学低年级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探索[J].学周刊,2019(0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