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格岭
摘 要:首先提出《蒙娜丽莎》享誉世界的原因之一是《蒙娜丽莎》透视出来的“中和”之美,其次,从“中和”之美的形成与儒、道两家从不同角度对“中和”之美的理解阐述“中和”之美,然后分 析中和之美在《蒙娜丽莎》中的体现及其具有中和之美的原因和影响。
关键词:《蒙娜丽莎》;中和之美;体现;原因和影响
达·芬奇的千古杰作《蒙娜丽莎》享誉世界,久盛不衰,令世人为之向往,为之倾倒。究其原因,众人多将其归功于因达· 芬奇主张的“明暗法”和空气透视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神秘的味道,却忽视了从《蒙娜丽莎》中透视出来的中和之美。因此,本文仅就个人对蒙娜丽莎的欣赏体会,浅析《蒙娜丽莎》的“中和”之美。
一、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艺术在“和为贵”、“思无邪” 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审美追求。“中”,中庸;“和”,调和。“中和”,即把各种性质不同的矛盾因素辩证地调和统一于一体。儒、道两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中和”。儒家以社会教化的角化论“中和”。指出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与人的外在和品质一样,都要讲究“美”与“善的”统一,并进而提出自己的审美标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意译:快乐而不放荡,忧愁但不悲伤),要求在艺术表现中应中和含蓄,情感抒发要节制,不走极端。道家以“道”之角度论“中和”,认为“道”是“有”和“无”的统一,天地万物也是“阴”和“阳”、“虚”和“实”的统一。
二、蒙娜丽莎具有中和之美的体现
1.动态稍有扭曲
与印度雕塑药叉女夸张扭曲的造型不同,《蒙娜丽莎》以人物的四分之三角度构图,头、颈、胸、手形成一条微妙的曲线,动态稍有扭曲,显示出中和之美。
2.动、静结合
达·芬奇采用古典的金字塔构图,使整个画幅给人庄重、稳定的感觉,而背景中流动的河水、蒙娜丽莎本人微笑的嘴唇和几乎完全临空的中指又使画面充满灵动。而这样“动”与“静”的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完美与真实。
3.虚、实统一
整个画面给人感觉分成了人物形象的“实”和背景的“虚” 两个部分,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真正做到了统一。
4.微笑和忧伤并存
达·芬奇塑造的蒙娜丽莎的形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和怅惘、忧伤的眼神,最令我崇拜的是达·芬奇凭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蒙娜丽莎本人的理解使二者和谐地并存,可以说是这一杰作最具有艺术魅力的所在。
5.适度的情感宣泄
蒙娜丽莎的失子之痛,虽说刻骨铭心,却面无悲容,仅流露出忧伤的眼神;全神投入音乐欣赏,被美妙的音乐打动,不是手舞足蹈,却代之以短暂而神秘的微笑。真可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出中和之美的特点。
三、蒙娜丽莎具有中和之美的原因
文艺复兴的先进思想——人文主义、达·芬奇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技巧是蒙娜丽莎具有中和之美的主要原因。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人文主义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人是世界的主宰,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达·芬奇高举文艺复兴的大旗,反对中世后以来的肖像画的呆板、僵硬,面部毫无表情,因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了不呆板、僵硬而使之动态稍有扭曲,面带微笑,食指临空;为了表现对蒙娜丽莎的尊重,采取了金字塔构图,使对象显得庄重而稳定等等。
2.艺术主张和艺术技巧的影响
达·芬奇主张凸显人物,为此,他研究了光影变化,达到了表现明暗要像雾那样的不露痕迹的要求,使蒙娜丽莎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显得很“实”;同时,由于背景色彩的明度、纯度以及冷暖的对比恰到好处,而使背景显得很“虚”。值得称赞的是这里的“虚”与“实”达到了辩证地统一,和道家主张的中和之美吻合。
3.客观事实的影响
达·芬奇为蒙娜丽莎作肖像画时,恰逢她刚刚丧子,内心的痛苦不言而喻。然而,这种痛苦和乐师的美妙的音乐所产生的欢乐相遇后,二者互为作用,悲、喜得到节制:痛苦而产生的愁容被忧伤的眼神取代,而欢乐通过神密而短暂的微笑来传达,体现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要求。如前所言,达·芬奇凭他的艺术技巧和对蒙娜丽莎的理解,而使二者得以并存,成就了这一千古杰作。
四、《蒙娜丽莎》具有中和之美的影响
1.《蒙娜丽莎》具有的中和之美,使她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得以久盛不衰。“贵和尚中思想,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中国文化概论》,第394页),在东西文化交流中,逐渐被世界人民了解、接受。而“贵和尚中”思想和中和之美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注:此观点见《中国文化概論》,第39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所以《蒙娜丽莎》具有的中和之美,使她得以享誉世界、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2.以中国文化的中和之美视角透视《蒙娜丽莎》,不仅中国人更容易理解世界文化,而且,世界文化也带入了中国文化元素。这样,世界进一步了解和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同时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广泛地传播。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中国传统文化学》.曹德本著,辽宁大学出版社.
[3] 《外国美术史》.宋玉成著.辽宁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