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述评

2020-10-21 03:57史丽花
青年生活 2020年24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史丽花

摘要: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存在的问题和溯源以及对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的深化、拓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但仍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进一步改进和深化。本文在总结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展望。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的结合,促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扎实提升。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对于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研究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概念,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研究者们分别以不同的视角来界定和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从现有成果看大致有三种:一是从主体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含义进行界定。柳忠友最早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含义进行界定,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是指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教育主体借助教育介体,运用教育载体、综合教育环体,充分发挥各个教育要素的作用,通过科学的工作方法,对教育客体施加教育影响,使教育客体达到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效果。二是从工具性入手对其有效性进行界定。李东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指以网络为载体和工具,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相应的措施作用于教育客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三是从实践效果来定义其有效性,即是否达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沈壮海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体现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积极属性,以及对人们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

目前,在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或者实效性的研究文献中,大部分文献都是直接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有效性的概念进行简单的相加,即从工具性、价值性等方面进行界定,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就是教育主体运用网络载体和工具对教育客体施加影响所达到的积极效果。但这种界定却忽视了网络社会人机和人际的互动性,这实际上是沿用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概念,只是将其空间延伸到了网络空间而已。这类定义虽然是比较稳妥的,但却缺乏网络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如何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定义的重点放在网民以及网络社会的互动属性上,可能是未来网络思想政治领域中需要关注的

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溯源研究

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队伍建设滞后、机制建设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发展瓶颈。具体而言,当前学界的代表性观点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视角:

一是人学性归因说。人学性归因是指将教育效果归因于人及人的存在状态、精神面貌、情感、智力等因素的归因模式。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表现在网络成瘾、网络行为失范等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较低,少数大学生缺少参与其中的主动性。二是环境归因说。李爱民认为,当前某些社会消极心态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需求。三是介体归因说。温勒认为,内容枯燥,形式单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四是机制归因说。杨艺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完善。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平台,会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经验不足。五是工具归因说。杨兆添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最有效的渠道是本校校园网。

目前學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原因虽不尽相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同时学界必须要关注每个时代、每个区域、每个学生的特殊问题和原因的研究,以期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三、关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关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目的,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经过整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与原则方面,谢海光等人提出,“要树立教育民主化的观念、教育引导的观念和网络信息化观念。”“要坚持知已知彼,保持警觉性;关注对象,把握针对性;遵循规律,重视有效性;关注现实,体现时代性的原则。”内容与形式方面,苗存龙认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增强教育内容的理论性、凸显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增强教育内容表现形式的丰富性。方法与途径方面,杨立英则提出了“堵、防、建、疏、变五种基本方法。”曾令辉等人提出了“交互沟通、主动服务、积极引导的方法。”队伍建设方面,杨立英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具备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人格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信息素质。”人际互动方面,薛云云认为,加强圈内圈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发展,网络圈群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孤立起来,而必须实现圈内圈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发展。机制创新方面,杨立英认为,“要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机制(包括领导组织机制、检查监督机制、导向激励机制、教育教化机制)和保障机制(包括法律保障、自律机制、队伍机制、投入机制)。”环境优化方面,学者们分别从校园网络安全防护和管理、、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网络立法的健全和宣传以及网络舆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来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四、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一)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和总结,对于改善教育媒介和整合教育元素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学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学者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理论观点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路径研究。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研究不够深入。学者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内涵大多是立足于教育者的施加以及社会性效应来进行界定的,对网络环境下人际、人机的互动研究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吴满意教授所著的《网络人际互动:网络实践的社会学视野》。二是缺乏创新。目前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还未脱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框架,对于如何将新媒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性研究尚显不足。三是学科间的融合性研究不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命题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已有的研究常常局限在本学科之内,难免顾此失彼,制约着研究的深入。

(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展望

通过对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分析与总结,对未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研究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全面深入地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根据高等教育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并结合信息传播理论有针对性、有互动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注重研究的创新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既需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般原理,又需要能夠概括和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特征的特殊原理。我们要从新的视角去审视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需求,在新的网络时代条件下,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努力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三是加强各学科间的融合性研究。尤其是思政团队既要扎实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又要强化自身的网络素养,主动接触相关学科的知识,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性、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融合起来进行研究,这样有利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5).

[3]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16-348).

[4]曾令辉,邓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211-227).

[5]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0-174).

[6]吴满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7]李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

[8]苗存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

[9]陈科,张林.客体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基于对网络游戏玩家“反客为主”意识的剖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02):130-134.

[10]薛云云,张立强.网络圈群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与对策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02):84-87.

[11]杨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22):105.

[12]杨兆添.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01):64-65+67.

[13]柳忠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思考[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4):70-72.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