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玲
摘 要:经典音乐作品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经久不衰,以其独特的音乐神韵在音乐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独树一帜,值得人民去研究与挖掘其音乐精髓。弹唱作品的创编可以运用新素材进行创作,也可以运用经典作品进行移植与再创作,创编形式各异的弹唱作品,为视唱练耳教学与训练提供作品参考。视唱弹唱作品即带伴奏的视唱作品,其包含视唱和伴奏两个部分。文章从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探究经典音乐作品在视唱弹唱作品中移植与再创作,为视唱弹唱作品的创编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经典音乐作品;视唱弹唱作品;移植;再创作
视唱弹唱作品既有横向的视唱声部与钢琴伴奏声部,亦有视唱声部与钢琴伴奏声部所形成的纵向和声音响。在移植与再创作中要注意作品横向与纵向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对经典作品作创编与发展,使经典作品以新的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从不同角度展现经典作品的音乐魅力。
一、纵向维度的把握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作品的呈现过程,是其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呈示、发展并最终消失的过程。纵向维度,观察的是音乐作品的某一瞬间或某一阶段在音乐语汇中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从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音乐作品中,将瞬间的音响抽离出来。在创编中,纵向维度的把握指的是运用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等理论知识进行移植与再创作。在移植与再创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主调音乐织体的视唱作品的创编
主调音乐织体是由一条旋律线(主旋律)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的。其音乐形象明显,感情表达明确。主调音乐织体的特点为强调主旋律声部的清晰度与主导地位,主旋律在音乐发展中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因此,主调音乐织体的移植与再创作,要处理好视唱声部与钢琴伴奏声部之间的主次关系。其弹唱声部的写作层次始终以演唱声部为“主”,钢琴伴奏为“辅”,通过“弹”与“唱”之间的层次处理,突出视唱声部这一主旋律在作品中的中心地位。钢琴伴奏声部则以不同的伴奏织体烘托、辅助主旋律的视唱。
1.“带旋律”钢琴伴奏织体的弹唱作品创编
“带旋律”的钢琴伴奏织体即在钢琴伴奏中隐含着视唱声部的旋律,此织体起加强主旋律的作用,在突出与加强主旋律的同时,音响更为丰满和立体,彰显主调音乐织体的音乐魅力。在创编中,钢琴伴奏的织体可以采用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全分解和弦等织体。伴奏声部与视唱声部在同步呈示主旋律的同时,以其特有的钢琴伴奏织体,呈现和声配置的色彩,使作品音响立体而丰满,因此,在作品创编中要注意和声的配置和织体的安排,并在创编中巧妙处理横向旋律与纵向和声之间的魅力与层次关系。
2.“不带旋律”钢琴伴奏织体的作品创编
“不带旋律”钢琴伴奏织体即在钢琴伴奏中不包含视唱声部的旋律,仅从和声、节奏、音型等方面给予视唱声部有力的支撑与辅助。相较于带旋律的钢琴伴奏织体,在弹唱此类织体的视唱作品时,注意视唱声部与钢琴伴奏声部的契合,注重伴奏和声、节奏、音型等要素对主旋律的烘托,以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弹唱与层次。因此,在创编写作中要注意处理视唱声部与钢琴伴奏声部之间的关系。如在节奏型钢琴伴奏织体的创编中,以节奏型的伴奏方式,烘托与支撑视唱声部的主旋律,赋予作品“弹唱”节奏性的特点,而在和声型钢琴伴奏织体的弹唱作品创编中,采用和声性的伴奏织体烘托与辅助视唱声部演唱的特点同时,其钢琴伴奏的创编要突出和声的纵向音响,使弹唱音响丰满而具有不同和声功能的色彩,增添其弹唱的音乐色彩。
(二)复调音乐织体的视唱作品的创编
复调音乐织体通常包括两条或以上,且各自相互独立的旋律线,融合在一起(同时或者是相继融合)出现。和主调音乐比较起来,复调音乐更重视不同声部的旋律性,声部相互间可以对比或模仿,不分主次。复调分对比复调与模仿复调,对比复强调声部间的对比关系,其节奏交错,形成延绵起伏的音乐特点。模仿复调则强调声部之间的相互模仿,通过模仿加深主题在不同声部之间的呈示,形成你追我赶的音乐感觉。
1、对比复调的视唱弹唱作品创编
对比复调特点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旋律相互对比,其节奏交错,相互交织。在作品创编中可通过音区对比,突出声部间对比的效果,并应注意视唱声部与钢琴伴奏间横向的旋律写作,在突出横向旋律声部旋律性的同时,注意纵向的和声音响与色彩变化,更好地展现复调音乐特有的音乐神韵与魅力。在写作中注意每一横向声部旋律线的走向、调式调性色彩、旋律发展手法的巧妙运用等。
2、模仿复调的视唱作品弹唱
模仿复调分为严格模仿与非严格模仿,严格模仿称为“卡农”,非严格模仿即声部之间没有按某一度数进行严格模仿。模仿复调的视唱作品弹唱可以加深主题在不同声部之间的相互模仿,形成你追我赶的音乐感觉。笔者认为在完成模仿复调视唱作品弹唱时,应对所弹唱的視唱作品作分析,明确其为“严格模仿的视唱作品”弹唱或为“非严格模仿视唱作品”弹唱,并根据其声部之间的关系与音乐特征进行声部弹唱的处理。如在严格模仿的“卡农”弹唱作品中,首先按谱面所要求的力度、速度、表情记号的要求准确呈示音乐主题,在此基础上,注意模仿声部对主题呈示的模仿延续。包括从音乐感觉、演唱力度、音量控制等方面对主题进行严格模仿。弹唱中要做好模仿声部与主题声部之间连接与过渡的关系。而在非严格模仿的视唱作品弹唱中,注意不同度数之间的非严格模仿,加强不同度数的音程构唱,为完成模仿复调的弹唱提供技术支撑。非严格模仿的视唱作品弹唱,同样要注意从音乐感觉、演唱力度、音量控制等方面模仿主题,延续主题呈示的音乐感觉以及声部之间的交接。
二、横向维度的把握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推进,音乐作品在织体、和声、音色等方面的不断变化,使作品的内在张力积蓄或释放。创编中要注意音乐作品的横向结构构架,并充分发挥弹唱作品创编中前奏、间奏和尾声的作用。视唱弹唱作品的创编中,钢琴前奏、间奏和尾声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运用音乐作品推进作为轴线,横向地看待带伴奏视唱作品在音乐发展过程中的陈述与对比,因而创编中要重视钢琴伴奏对视唱声部的辅助与铺垫作用。
(一)前奏奠定作品基调
前奏给予作品速度和调式调性提示,暗示作品情绪并且引出主题旋律。因此,前奏在音乐作品弹唱中尤为重要。在创编视唱弹唱作品的前奏时,前奏写作可以对乐曲的速度进行提示,或奠定全曲的情绪基调,或提前预示乐曲的主题材料,或对调式调性等方面进行提示与铺垫,为随后的视唱声部的乐思表达打下基础。因此创编中要巧妙利用前奏奠定作品的基调。
(二)间奏承接作品转折
间奏起到衔接和过渡的作用,其一般采用情感过渡、转化、发展等形式,使整段音乐的情感表达发生波动起伏。作品还可以通过间奏引出下段音乐情感的转变,使音乐听起来更生动、连贯。弹唱者亦可以利用间奏的时间在心理、情绪以及技术上进行调整,规律呼吸节奏,为下一个弹唱阶段做充分的准备。因此创编中要巧妙运用间奏承接作品转折的作用,把转折创编好,推动音乐更好的发展。
(三)尾声渲染作品情绪
尾声能够在作品的结尾巩固调式调性,同时加强稳定感、终止感,有的音乐作品通过尾声把全曲推向高潮,使弹唱达到情绪上的升华。因此,尾声的创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尾聲的巧妙创编可以使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更为饱满,更能突出整首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进一步强化音乐作品的情感,使演唱高潮得到很好地延续和表达,使得听众能够产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意境的回味,升华音乐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
三、结语
笔者认为在视唱弹唱作品的创编应从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进行把握,从纵向维度中“带旋律”钢琴伴奏织体的弹唱作品创编,到“不带旋律”钢琴伴奏织体的作品创编,进行主调音乐织体视唱作品的创编探究;从对比复调、模仿复调的角度进行复调音乐织体视唱作品的创编探究。从横向维度把握弹唱作品前奏、间奏、尾声的创编写作。文章旨在抛砖引玉,对视唱作品创编的两个维度把握作初步探究,希望更多的学者参与其中,创编更多更好的视唱弹唱作品,给视唱弹唱作品的创编更多的实践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铭志.赋格曲写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04.
[2] 陈铭志.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01.
[3] 杨通八.初级和声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李世相.歌曲伴奏写作技法[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13-14
[5]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08
[6] 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