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波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的教育要追求发展学生的个性,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满足自身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使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要积极采取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增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深化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促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重视使用灌输式的手段去强化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兴趣,给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做出改变。通过生活化教学观念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落实,可以有效地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潜能得到挖掘。
一、使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学习质量,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开发有助于拉近学生与物理距离的生活化课堂导入方法,让学生可以在熟悉的事物的引导下开始接触新的物理知识,感受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和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习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我让学生伸出两只手掌,相互摩擦,说出自己的感受,看看两只手的感受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从而在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再比如,在学习“平抛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游戏《愤怒的小鸟》的片段,并且将视频暂停在中间,让学生猜想,小鸟能否打中邪恶的小猪,从而使学生开始分析小鸟的运动,引出平抛运动的概念,并且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实施生活化的课堂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的课堂提问要重视起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改变学生被动的思考方式,使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使用生活化的课堂提问方法,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学会用教材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比如,在学习“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这一节内容时,在讲解了教材上的基本知识之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参考系的知识,那么谁能来告诉老师,为什么当我们坐在汽车或者火车上时,可以观察到路边的树木等物体是运动着的?树木等物体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远处的树木等物体又是向着哪个方向运动的?这些问题在学生的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但是很少有学生会认真思考这种物理现象,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可以使学生豁然开朗,认识到物理知识的神奇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实践精神,提高课堂提问环节的趣味性,使学生的科学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挖掘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资源,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互动,让学生可以深入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三、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练习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改善课后作业的质量,让学生可以高效地学习。教师一方面要减少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量,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优化课后作业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学会通过教材之外的方式去学习物理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从而提高课后作业的效益。
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去搜集静电现象更多的知识,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危害和用途,整理成调查报告,在课堂上分享出来;再比如,在学习“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这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在课下对自己家里面使用到的各种能源进行分析,分析这些能源的优缺点,并且查找现如今正在研究的各种新能源的相关新闻,了解研究的进展,思考能源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际问题。这样,通过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将目光从教材转到生活上,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物理学习态度,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高中阶段的学生经过了小学和初中的科学教育,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科学文化观念,对于科学探究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化的课堂导入、课堂提问以及课后作业等途径去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潜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蔡松男.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探究[D].延边大学,2015.
[2] 向东.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探究[D].扬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