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摘 要:写作是语文知识的综合性教学,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巩固与升华,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就在一言一语之间钻入人心,提升了学生的涵养。然而,实际教学中写作与识字、阅读是相互隔离的,识字是识字、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本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变成了三个独立的个体,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速度,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鉴于此,本文探究了“作文先导式”模式,以改革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实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作文教学
作文先导式教学是以学习情景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的写作教学改革。在作文先导式教学中学生体验是教学的中心,“语境——语用”是教学的主线,识字、阅读和写作融会贯通,识字、阅读中穿插语言表达,语言表达中激发识字、阅读的需求。由于作文先导式教学实现了情境、需求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学生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产生了语言表达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极大地提高了写作教学效率,提升了语文整体教学质量。因而,作文先导式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先锋,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无缝对接了识字、阅读和写作教学。鉴于此,教师应该将作文先导式教学应用到写作教学中,丰富语言表达教学的形式,优化儿童的语言表达。
一、“作文先导式”积累语言表达素材
在作文先导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入识字、阅读等教学内容与环节,将学生学的需求置于中心地位,具体来说,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以识字教学为开端设计开放情景,促使学生产生阅读、写作的需求,从而展开阅读和写作教学。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识字而引发了一场潜移默化的积累活动,通过阅读输入语言、故事和情感,再通过写作输出语言、故事和情感,实现了语言表达素材的内化与累积,充实了写作的“粮库”。
例如,在“春夏秋冬”的作文先导式教学中,首先,我出示了四幅图画情景:1.远处漫山遍野的绿,近处杨柳摇摆着身姿,花朵随风飘荡;2,天空中阴云密布,雨滴打落在开得正盛的荷花上;3,满山的黄中黄色的树叶边缘挂满了白色的霜;4.雪花飘落下来,给茅草房盖上了白被子,雪人在雪地里招手;其次,引导学生结合四幅图学习春风、夏雨、秋霜和冬雪四个词语;之后,鼓励学生说出一些与词语相关的语句;最后,展开与词语相关美句的朗读。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语言,丰富了认知经验,奠定了语言表达的素材基础,提升了写作实力。
二、“作文先导式”培养语言表达习惯
作文先导式教学有几大变式,表达交流型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不断地设计情景来整合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内在需求,促使学生不断参与表达、完善表达,逐渐生成语言表达习惯的教学模式。因而,作文先导式教学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习惯的作用,学生在情景体验中产生表达欲望,在语言表达中不断强化语言思维,在语言思维训练中形成语言表达习惯。
例如,在“我多想去看看”的作文先导式教学中,首先,我引导学生阅读了《我多想去看看》并在朗读中学习了生字、生词;其次,提出问题,鼓励表达,即,通过“‘我多想去看看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准确描述想去看的内容,初次进行语言表达;之后,由文本延伸到个人生活,让学生畅想现在或者未来想去看什么,完成语言的再次组织与表达;最后,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用所学的字词写一篇想象性的《多想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于文本情景,学生全程参与了语言组织与表达,增强了语言逻辑性,建立了語用的自信心,进而培养了语言表达习惯,生成了写作的内在动力。
三、“作文先导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先导式教学是识字、阅读和写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模式,这就意味着语言接触与语言表达无处不在,学生会在阅读中学习生字,积累语言素材,又会在写作中输出字词,应用语言素材。因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语言表达“工厂”,学生无时无刻地进行着语言训练,强化了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写作实力。
例如,在“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作文先导式教学中,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小公鸡和小鸭子外出游玩的视频,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色彩刺激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用语言完整描述视频内容,调动内在的语言经验,开启语言积累和语言应用模式;之后,阅读《小公鸡和小鸭子》,对比个人的语句和文本的语句,从中发现语言上的不足并加以弥补;最后,修改、完善个人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语言描写、对比分析、修正完善,学生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写作水平。
总之,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体验为中心,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前提,以语言表达为目的的识字、阅读和写作相统一的整合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积累了语言表达素材,培养了语言表达习惯,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最终实现了写作教学的大跨越和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玉.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作文教学研究,2016,(006):91.
[2] 吴艳蓉.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读与写,2017,14(1):14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