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好转,大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艺术方面的追求也在不断的加深。声乐作为一种生活性以及大众性较强的艺术形式,自然就会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声乐也是会广泛应用的大众活动中的一种艺术类型。在聲乐演唱的组成体系中,主要有两种分类,其分别为美声唱法以及民族唱法。基于此本文相对这两种不同的演唱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将其进行整合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声乐演唱;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融合方式
总体来说,民族唱法起源于中国,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两种唱法的起源地点不同,所以其整体的演唱方式以及演唱技巧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声乐演唱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演唱者还是教师,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保持稳定的心态,合理的抓住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差异,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以此推动声乐艺术的稳定发展。
一、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
首先,民族唱法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各个民族的一种艺术展现。其具备较强的质朴性以及真实性,并且能够与形体表演进行完美整合,相互辉映;其次,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西方艺术文化,也是人类音乐史上的重要宝藏。在美声演唱中,融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知识。比如美学文化、生理文化以及物理文化等等,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以及丰富性。
二、如何在美声演唱中融合民族唱法
首先,美声唱法具备较强的变化性。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中,美声唱法所展现出的风格以及形式也是不同的。并且其很容易就会受到当下时代的人文环境影响,随之发生变化。而美声唱法所展现出的风格,又可以被代称为演唱过程中演唱者所展现出的韵味。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美声演唱时,需要先引导学生了解到如何展现出自己的演唱韵味,调整学生的演唱基础。在这一前提下,逐步加强其对于美声唱法的内涵以及情感,逐步构建成一套清晰的学习体系。
其次,在美声演唱中融合民族唱法时,教师需要注意对原本的教学体系进行适当完善,对整体的声乐教学系统进行有效调整,将字音发声以及声腔发声进行合理的补充,帮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发声概念。并且,当演唱者在对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进行融合学习时,需要在美声演唱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的民族演唱作品进行训练,着重训练自己对于元素音调的控制以及处理[1]。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演唱《枫桥月泊》这一首歌曲时,就可以着重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月”字进行训练,帮助学生能够感受到声音的处理效果,加强其对于母音的重视程度,美化其所演唱出来的音色,加强汉字的准确性以及清晰性。
最后,在进行美声演唱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适当的将民族表演融合进去。从古至今,演唱与表演之间就具备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通过表演,演唱者所营造出的氛围会更加浓厚,所形成的情感也会更加真实。
三、如何在民族演唱中借鉴美声唱法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所以其所流传下来的民族声乐作品,也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引导学生进行民族唱法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不同民族的作品类型为主要载体,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基础。总体来说,在我国多种不同的民族唱法中,共有三种较为主要的唱法形式,其分别为号子、山歌以及小调。
首先,号子具备较强的豪放性以及粗犷性。其主要起源于我国的劳动阶层。在以往的时候,劳动人民在进行劳务作业时,会通过吆喝以及呐喊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劳动状态。比如,针对于《船工号子》这一首民族歌曲来说,其在开头以及结尾的时候都会有一声较为高亢的呐喊。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一首歌曲进行学习时,通过这两个部分的教学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但倘若教师突然性的要求学生进行训练,又会对学生的声带形成一定的破损。那么此时教师就可以对美声唱法进行适当的借鉴,引导学生通过深气息以及大通道的训练,对自己的嗓音进行调整,从而使之能够更好的进行民族演唱。
其次,山歌具备较高的鲜明性以及嘹亮性。并且很多山歌都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情感,。比如《太阳出来喜洋洋》、《信天游》以及《山丹丹的花开红艳艳》等等。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人文环境,而不同的演唱者也会具备不同的生活背景。所以很多山歌所形成的声色以及音色都会具备较高的丰富性。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需要注意要结合学生所展现出的实际音色,为其选择适合其接受的演唱方法,不要硬性的对学生进行要求,导致学生声带受损。比如教师可以借助美声演唱中的真假音混合,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促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把握住不同声区的演唱技巧。
最后,小调具备较强的优美性以及细腻性。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可以通过轻缓的演唱方式,将乐曲内想要表达的情感缓慢的抒发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美声唱法中的吐字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将元音发声的位置调整到自己的喉咙处,以此保证发出的声音能够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加强自己的演唱效果[2]。
结 语
综上所述,声乐艺术是一种能够把人类情感发挥的淋漓尽致的艺术,其本身具备较强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化素养,而由于地域人文政治环境的不同,其所形成的演唱方法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引导演唱者进行声乐演唱训练的过程中,教育者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引导其能够明确两种演唱方法的不同点,并能够对其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多层次的演唱方式,将乐曲的情感进行充分表达,加强声乐的发展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斯琪.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会贯通[J].北方音乐,2017,(10):120.
[2] 杨彦菊.浅谈声乐演唱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会贯通[J].民族音乐,2017,(01):106-109.
作者简介:王文婕,女,甘肃兰州人,甘肃省歌剧院,三级演员,主要研究方向: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