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贞瑶
摘 要:贝加莫组曲是德彪西早期作品,从这个作品中可以看,德彪西对于印象派音乐的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对前奏曲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和声色彩和演奏要点这4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希望对演奏这部作品的演奏者能提供有参考意义的价值。
关键词:德彪西;《贝加莫组曲》;前奏曲;演奏a
德彪西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也是印象主义风格音乐的创始人与代表人物,他对音乐有不同于常人的好奇心,因此他才打破了西方传统音乐中声调性系统,以一种不同于浪漫主义的方式开始创作颠覆传统的音乐,也就是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从他的作品《贝加莫组曲》就可以看出一二。《贝加莫组曲》是德彪西早期的一部作品,很多人在研究德彪西时会忽略他的早期作品,认为这一些作品对于研究是不重要的,这部作品虽然还没有完全显示出的他的作曲风格,但是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作曲家的风格和流派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早期的作品中也可以反映出他的创作倾向。尤其是《贝加莫组曲》这部作品,能够充分显现出他去创作之初的好奇心与新奇想法,这部乐曲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第二部分《小布舞曲》,第三部分是《月光》,第四部分是《帕斯皮耶舞曲》,本文将分析前奏曲的演奏风格和方式。德彪西的作品在演奏的时候都是比较难的,他在《贝加莫组曲》中标出了不同类型的重音符号和触键方式,在演奏这部曲子时,有的时候需要连奏乐句,但有的时候也需要充足的休止时间,要断开的干脆利落,还不能,有干涩的感觉,清晰充分地表现出乐句。演奏时把握住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德彪西在演奏时会在乐谱上进行一些标注,标记演奏过程中速度的变化。
一、曲式结构
《前奏曲》共有89小节,4/4拍。前奏曲的曲式结构不同于传统的曲式结构,因为有再现的三部性曲式。第1-19节为A部,是由两种仿古素材构成的乐句。第1-10小节为第一乐句,第11-19小节为第二乐句,节奏规整。第20-65小节为B部,其中包含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第20-43小节,神秘悠远,第二主题是第44-65小节庄严又迷幻。再现A段,第六16~80小节,只呈现了A段中的第1乐句,尾声第81~89小节将全曲推向高潮。
二、调性布局
德彪西非常喜欢使用双调式,在1、2小节中,A部的旋律部分采用了中古调式G多利亚调式,调式音阶G-A-bB-C-D-E-F-G,而左手部分采用了F大调,在1、2小节处具有五声性调式色彩,德彪西经常使用这种双调式,因为可以制造迷离梦幻的效果。紧接着在第9小节左手出现了bE音,左手短暂进入bB大调,在11小节又进入d小调,17小节回到F大调,19小节采用变格终止。在第32、33小节,德彪西分别采用了a利底亚调式和e伊奥尼亚调式,在这两小节里,内在节奏型等其他音乐要素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中古调式形成了对比。从第28小节开始,一连串离调和弦将乐句导向第35小节的fl小调属和弦,以衔接后面的再现。B段第二主题在第11小节又回到F大调,紧接着第48小节转到bB大调,第56小节又转到A大调,调性转换很频繁。第76、77小节过渡到尾声时用了一系列平行和弦,在第80小节转到F大调的属和弦,巩固了F大调的调性色彩,走向尾声。
三、和声色彩
在《前奏曲》中,德彪西对于和声采取了大胆创新的创作方法,我们可以看见德彪西对和声运用自如、信手拈来,可以在不经意中触动观众的心灵,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虽然在前奏曲中德彪西还是运用了传统的和声手法,但也有几处点睛之笔,一下使得该曲不同于那种其他风格的前奏曲。
四、演奏要点
后人认为德彪西的作品是钢琴演奏的高级阶段,他的作品是钢琴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贝加莫组曲》虽然是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在还未成熟时创作的作品,但仍然能强烈地反映出他的个人艺术风格。通过前面的分析发现在演奏A部分的时候,应该营造出神秘的气氛,开头的v9和弦比较柔和,在弹奏的时候手指放平,贴键演奏,同时还要注意弹奏的力量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种按压的方式。提起手腕之后慢慢落下手臂,但不意味着要减少手臂的力量,触键的位置也应该是手指头多肉的部位,这样弹出来的强音更有力度,弱音也不会太飘渺。
关于弹奏的指法,德彪西并没有在作品中有标注,这就给演奏者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作曲家的用意进一步理解和体会,自己选择适合自己演奏的指法,最重要的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指法来诠释出想要表达的情绪和内容。
在使用踏板这一问题上,不仅有延音踏板的使用,左踏板的运用也非常丰富,给色彩效果上带来丰富的变化。踏板技巧使用的好坏取决于耳朵的灵敏度以及技巧的训练,不能一看到要踩踏板的地方就一脚踩到底,这是十分不熟练的演奏方式。对于1/4踏板、半踏板、全踏板的使用,也应该反复尝试,细心揣摩体会。
对于演奏速度,德彪西在前奏曲中标记的是中板,后边也附加了自由节奏,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时,也无需循规蹈矩地按照节拍来弹奏,否则就失去了作品想要传递出的神秘意境,给人一种刻板教條的感受和印象。演奏时演奏者心中要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辽阔感,在小乐句上不用太过拘泥和纠结,要把握整体,将自己投入到这种意境中,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
结 语
通过上述文章对于德彪西贝加莫组曲中前奏曲的分析,我们发现德彪西这位伟大的作曲家的伟大和优秀之处,他的作品极具象征性和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对钢琴演奏和和声有极大的贡献和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演奏这部作品时也要注意德彪西对于这部作品的标注,根据原创者的引导,再加入自我的理解,使这部作品在演绎时能够更加生动。为了更好的表达演绎这部作品,演奏者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用哪种指法可以使听众感受到幽静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陈琛.德彪西《贝加莫组曲》前奏曲创作浅析[J].丝绸之路,2019,(01).
[2] 刘洋.德彪西《贝加莫组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