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月
摘 要:快速阅读法是新课改下提出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丰富阅读教学方式,还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在本文中,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快速阅读法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快速阅读法;应用策略
快速阅读法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指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快速地阅读文本,把握文本中心,建立文本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快速阅读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阅读教学方式的丰富,还可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立足快速阅读法的内涵,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本人一般这样进行应用:
一、利用快速阅读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大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受到教师机械讲解文本的影响,成了解读文本的机器,浮于表层地探究文字内涵,无法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还逐渐地失去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尽如人意的。基于此,本人尝试将快速阅读法应用到教学中,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发挥自主性,快速地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整体认知,为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松鼠》为例,在实施阅读教学活动之初,我首先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向学生们展现了这样的阅读任务:这篇文章描绘的对象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此对象?作者笔下的此对象有什么特点?在布置了阅读任务之后,我要求学生自读文本,从整体上建立对文本内容的认知。接着,则带着任务再次阅读文本。在此次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任务在文本中勾画出相关的内容,并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旁。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不仅可以大体地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产生诸多的问题。然后,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和学生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细细地解读文本,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
二、利用快速阅读法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学生通过阅读必须养成的一项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以以文本解读为基础,结合文本内容、写作特点、作者情感等,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理解文本,发展思维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本人应用了快速阅读法,针对文本标题、标题中心语句、文本思想等,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驱动学生发散思维,探究问题。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作者的“言不由衷”。从文本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在讲述圆明园的毁灭。但事实上,作者却使用了大量的笔墨刻画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景色。如此矛盾的内容,正是点燃学生思维,驱动学生思维的关键。因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先根据文本标题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文本标题你觉得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会写什么呢?联系已有的阅读经验,学生会给出较为一致的答案:圆明园的毁灭过程、毁灭影响。据此,我要求學生自读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作者写的内容和自己预料的不一样,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我把握时机,继续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受到问题的引导,学生会发散思维,积极思考,透过文字语言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实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思维的锻炼,提高阅读质量。
三、利用快速阅读法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倡导每个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都能获得有效发展。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个性差异。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统一教学,导致部分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实施阅读教学的时候,应用快速阅读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难度等级的问题,指导学生分层阅读。
以《将相和》为例,结合文本内容,我为学困生设计了:“文章主人是谁?文章描绘了什么故事?”问题;为中等生设计了:“概述文章故事,描绘故事内容”的任务;为学优生设计了:“根据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情感”的任务。如此保证各个层级的学生获得明确的阅读方向,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分析、探究,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在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应用快速阅读法,结合文本内容,或为学生设计问题,或提出探究任务,辅助学生快速地投身文本,细致地分析文本内容,解决问题,获取对文本的认知,理解文本内涵,从而提升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水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86-87.
[2]于善发.回归阅读,还语文课堂的“亮点”——关于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探讨[J].学周刊,2018(1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