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财
摘 要:社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开展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再加之,精神文明的建设不断推向高潮,人们对于文化的自信和传承也越来越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道德与法治》作为引导学生培养精神境界的重要课程,这一学科的教学开展情况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之下,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课程服务,与此相关的教学工作者不断地深入到实际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摸索和实践。本文就这一课程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进而推动他们更加科学地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思想三观更加正确和科学;还可以使得我国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文化得以传承和接续,对国家的繁荣和复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初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这是因为,文化自信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实质;还能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三观的陶冶和净化,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使得学生的精神素养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在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沉淀,变得更加的醇厚。在这样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在帮助学生了解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和热爱文化,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初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策略
(一)营造相应的课堂环境
在实际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和烘托课堂氛围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这是因为,通过课堂环境的营造,既可以使得教师更好地投身到课堂角色之中,更加顺利地将教学热情激发出来,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氛围的感染下,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调动出来,从而使得学生更加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之中,更好地去理解和感受课堂的内容,更好地学习和体会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养和树立。
比如,教师在讲解《与规则同行》这一课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在课堂内容开始之前,营造相应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继而在课程开始之后,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状态,适时地将古代先贤的做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解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人事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文化,增加学习的厚重感。
(二)将教材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实际的教学开展过程中,将教材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得教师的教育资源得以拓宽和丰富,帮助教师更加顺利和更加科学地组织和安排课程内容;还可以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缩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接受一些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消化的效率和接受的速度,从而更好地树立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环节时,一定要仔细地研读课本内容,掌握课本讲解内容的主线和框架,而后选择恰当的事例或者故事增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三)组织相关实践活动
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是因为,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不仅使得教师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得到延伸,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以此为基礎,引导学生将理论和现实之间联系起来,推动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感受文化的本质和魅力,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从而使得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更加顺利和高效。
三、结束语
在实际的教学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既是《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教学重点所在,也是培养社会接班人的重要所在。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此相关的教学工作者一定要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认真钻研和把握课本内容,广泛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掌握情况,选择更加贴合学生的方式进行讲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文化内容,真正成长为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信的青年。
参考文献
[1]徐明川.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自信[J].政治教学,2019,9(38):81-82.
[2]陈志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思考[J].教学研究,2018,6(25):49-50.
[3]王梅.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初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8,9(17):55-56.
[4]李红秀.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路径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3(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