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森
摘 要:认真领会历史教师有效落实好教学“三维目标”。在具体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与引领的作用。历史教师要彻底转变过去那种陈旧的教学观念,过分注重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要求学生能够把历史课本顺倒背如流,这种硬惯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全让学生按照历史教师的要求去做,是一种“教师教,学生学”教学模式,是与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相违背的。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看待课程改革,要认真去研究新课程理念,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际去有效反思,有效总结,有效提高。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感悟反思
从事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总结出历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新课程标准,力足于学生个体特征为出发点,历史教学学习方法的引导,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平台,充分让学生经历获取历史知识的全过程,感受到获取历史知识的乐趣,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深度解读课程课标
历史教师要认真去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充分认识“三维目标”作为教与学的目标。作为历史教师准确把握住历史教学课程标准,对各个阶段的历史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要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这是关键的一步。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笔试分数不再是衡量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情感的熏陶,学习的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历史教师必须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掌握住,才能有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课程标准的航标性,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认真学习,深刻研读,明确教学的方向,较好运用新课程理念去进行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精心指导学习方法
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适合于自己的历史知识学习方法,才能有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才能感受到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才能完成单位时间里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的主体性,通过历史教师的引导与督促,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自觉参与整个历史知识的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知识的习惯,加之历史教师授之学习方法,就能较好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有效激发起学生较强烈的学习欲望。如果历史教师让学生去死记课本上知识点,让学生被动式去接受知识,是不可取,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可以从历史知识的层面去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历史教师在这个层面去引导时,要注意有效让学生自己对历史知识的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将历史知识综合起来,梳理成一条完整的知识链;同时历史教师还要创设疑问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历史问题的出现,学生就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去归类,去有效比较历史知识之间的异同,提供学生的能力。
2.历史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技能方面去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由于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时要借助于地图,有关历史事实以及有关的图表等,对这些方面就需要历史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如何去看懂地图,怎样去认识图表,从这些图表中能够获取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同时,阅读历史事实,阅读学生获取哪些信息,如何正确去处理这些信息等,只有通过历史教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结合资料对照理解,获取历史知识。
3.历史教师可以从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知识后,最重要的学生能否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去解决有关的历史问题,能否正確去看待历史事件。因此,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对事件中的历史人物的思想、观点去分析,以及这事件对当时社会和现在有何影响,让学生能够独立去判断,去认识,去分析,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同时,通过这些办法,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有效进行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历史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通过自己教学活动的创设,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发展自己我的平台,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充分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对蕴含历史知识的情境,能够得到体验与感悟。作为历史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同时,我们的历史教师要舍得放下让学生独立自主去学习,不要整个学习活动都让教师一人包讲,只有历史教师敢于放手,学生才能有机会去展露头角,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质疑。历史教师有效创设平台组织学生探究性去学习历史知识,这与现阶段对学生历史知识考核的方向相适应的。通过对学生探究性去获取历史知识,能够较好地让学生个体潜能得到有效发挥,有效让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去看待历史问题,这就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出发点,有效达到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总之,历史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立足于学生个体特征,创设平台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有效获取历史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历史教师要抓历史知识的构建,依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有效组织学生学习后的复习与巩固,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吉林教育:综合》2016年 第14期;胡赟
[2] 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感悟;《中学教学参考》2017年 第13期;黄文珍
[3] 浅谈新课标卞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感悟;《科学咨询》2014年 第19期;王世春
[4] 注重教学反思 提高课堂实效——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考试(教研版)》 2013年01期;张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