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国家正处于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改造的一个关键时期,急需大量的技能型专业人才队伍来帮助完成这一转型。然而,作为这一时队伍中主要力量是院校大学生,但是他们学习状况却令人担忧。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将新的ARCS动机模型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高校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学的有效途径。我国高校大学生们学习生活状态却并不乐观,这直接使得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大打折扣,学生们今后是否真正能够承担此重任着实令人担忧。
关键词:大学生;ARCS动机模型;学业成绩
ARCS设计模型主要是用于激发大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设计模型,该设计模型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有效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学习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理论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型主要可以包括四个主要方面,围绕这四个主要方面应用来进行设计课堂教学,就是说可以较好地有效激发学生在进行课堂理论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
一、ARCS动机模型含义
ARCS這个模型最初是由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科勒(johnmkeller)两位教授于1987年9月提出的一个用于激发与帮助大学生学习的模型。该教学模型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一种教学过程设计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学习。科勒教授研究认为,影响一个学生学习动机程度有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即自我注意(attention)、贴切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自我满足(satisfaction),取其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个字母,简称它们为ARCS。
二、灵活运用教学ARCS
2.1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信息以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
与以往的青年学生群体相比,当代的青年学生处在一个现代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他们更加崇尚信息刺激、追求信息变化,思维高度开放且易于接受新鲜性的事物。因此,在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这个特点,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来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整个课堂教学管理过程教师应始终以引导学生自主为学习中心,教师也应起着与组织者、指导者相互帮助和学习促进的重要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教师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要以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因此,教学方式授课内容要设计灵活多样而且富于情节变化,教学的内容表现要色彩丰富多、语言表达声调韵律要优美,富于感染力,这样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
2.2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要尽量明确引导每位学生真正树立明确学习活动目标(如我请求要学生弄懂道路红绿灯上的信号提示是如何自动切换的)而非刻意表现学习目标(如我明确要求能得到两位老师的一致称赞)。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面对自己表现好的目标时,对整体能力发展缺乏坚定信心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无助的心理。他们回避各种挑战,可能选择放弃任务,而不是一直坚持下去,即使他们只有一次机会。表达性目标定向将有效地促进“智力是固定的”这一内隐目标信念。在这种目标导向的条件下,学生会问他们的综合能力水平是否足以成功完成这项任务。而如果失败就可能意味着没有答案了也就是“否”。而在这种学习能力目标定向下,失败仅仅是意味着改变策略而非个人学习能力是否有限的问题。
其次,在短期学习目标的具体设置上,要尽量将一个总体目标和一个长远目标结合细化到成为一个更多的学习目标和近期学习目标,把抽象学习目标建设变成一个能按一定步骤实施的具体目标,在制定学习目标过程尽量让他们逐步亲身体会并得到成功。当一个学生在挑战某项任务中得到成功时,他们一定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在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立足于我国大学的不断多元化发展特点,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最终目标也就应充分着眼于学生在自身现有综合能力上的不断提升,也就是应不断呈现出新的差异性。与我国多元化教育特点相直接对应的一点是,教师一般给出的学习内容目标和实践内容目标应该都是根据大多数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的基本情况,存在差异而非一致性。对于学习能力基本素质较好或学习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目标一般可以定得较高,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或学习实践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目标一般可适当进行降低,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增强广大学生学习自信心,让他们更加愿意认真学习。否则,统一的新生学习目标和要求学习新的内容也就会可能让部分优秀学生因此失去一次学习的机会。最后,要通过帮助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感到自己学习过程是其努力和合理选择的直接结果,增加帮助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可控性的正确感知。这就非常需要任课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及时反馈,并给出详细而明确的反馈。这种技术反馈不是简单的评估分数,而是尽可能多的学习信息。学生可以从以前成绩好的其他地方获得更多的自信,也可以从成绩差的其他地方获得具体的问题。
2.3给予学生适时的满足感
教学中只有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并看到努力学习的价值,并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一种满足感之后,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奋进,形成学习上的一个良性循环。教师如何给予广大学生及时和适当的学习评价也是培养学生最终获得学习满足感的重要动力来源。这些精神激励引导能力会使得广大学生迅速增强自己学习的精神成就感,从而迅速获得心理满足。教师能够给予每个学生这种鼓励,也应该是每个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基础上的逐步成长和不断进步。
结束语:新时代的每个学生都应具有他们自己独有的性格特点,教师同样需要具有对自己所热心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热诚和对自己帮助其他学生学习的热诚。只有用心地去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相互了解,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好更快的适合他们学习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廖敏秀,谢海华,王俊芬.国内ARCS学习动机模型研究的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9):165-169.
作者简介:
李琴(1991-),四川广汉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青年基金《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学业困难大学生提升路径研究》(编号:Q20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