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检验指标在缺铁性贫血中医证型辨证中的应用研究

2020-10-21 03:11周洪林李小芳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周洪林 李小芳

【摘 要】目的:研究常规检验指标在缺铁性贫血(IDA)中医辨证中的应用。方法:于本院IDA患者中随机抽取71例,其中含脾胃虚弱证、脾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以及气血枯竭证四种,均进行常规血液检查,对比检验指标。结果:脾胃虚弱证、脾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的HCT、HGB、MCH、MCHC、MCV、RDW-CV指标,与气血枯竭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HGB、MCH、MCHC、MCV指标变化和证型存在线性相关。结论:不同证型的IDA患者各检验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脾肾两虚证患者RDW-CV值较低,气血枯竭证患者各项数值均较低,和临床特点相吻合。HCT、HGB、MCH、MCHC、MCV、RDW-CV指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由于本研究病例數少,且受到个体差异和病程影响,检验指标并不能作为中医辨证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脾胃虚弱证;脾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气血枯竭证;检验指标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108-02

前 言

IDA是铁缺乏症的临床表现,患者缺铁达到一定程度,抑制血红蛋白的正常合成,出现小细胞低色素的贫血症状。缺铁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十分常见,世界卫生组织将IDA定义为世界性疾病。在中医理论中,IDA病机为气血两虚、脾胃两虚,在临床上出现耳鸣头晕、面黄乏力等症状,常规检验指标用于辅助中医辨证治疗,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为研究检验指标的应用,本文于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IDA患者,随机选取71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71例IDA患者为样本,性别:男/女=34/37,年龄(49.25±8.93)岁。其中脾胃虚弱证27例、脾肾两虚证26例、心脾两虚证14例、气血枯竭证4例。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按照西医诊断标准对本院IDA患者进行筛查,选取71例确诊患者。根据中医诊断标准,由3名有经验中医医师辩证分析。由检验科主管医师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所有患者采集2ml静脉血,注入抗凝管中,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各项指标。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分证类型,对比患者各项指标,包括:①HCT(血细胞比容)。②HGB(血红蛋白浓度)。③MCH(血红蛋白含量)。④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⑤MCV(红细胞平均体积)。⑥RDW-CV(红细胞浓度变异系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常规检验指标对比

脾胃虚弱证、脾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的HCT、HGB、MCH、MCHC、MCV、RDW-CV指标,与气血枯竭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IDA病机为气血两虚、脾胃两虚,临床表现出头晕耳鸣、心悸气促、面黄乏力等症状。由患者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脾胃虚弱、脾肾两虚、心脾两虚以及气血枯竭四种[1]。辩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除望闻问切外,应当充分利用医疗技术,通过量化的检验指标诊断患者。在IDA患者中,血液常规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出疾病的特点,辅助临床诊断治疗。利用血液指标推论中医证型,是现代医学理论的主要趋势,研究临床检验指标在辩证分型中的应用具有实践价值。

在临床上,IDA患者红细胞参数存在一定差异,HGB、MCH、MCHC、MCV指标变化和证型存在线性相关,可以用于临床辩证分型中,作为参考依据。RDW-CV和证型无线性相关,但能够反映出患者病情变化趋势,可根据RDW-CV指标调整治疗方案。其中脾肾两虚证HCT(0.28±0.07),HGB(84.31±12.05)ρ/g·L-1,MCH(20.52±3.21)pg,MCHC(273.92±27.56)ρ/g·L-1,MCV(66.35±10.14)fL,RDW-CV(19.91±5.48)%。脾肾两虚证和气血枯竭证患者的RDW-CV指标,和临床特点符合,这两种证型患者免疫功能较弱,不易好转。而心脾两虚证HCT(0.29±0.08),HGB(88.42±14.47)ρ/g·L-1,MCH(21.01±2.68)pg,MCHC(281.40±28.37)ρ/g·L-1,MCV(68.74±19.27)fL,RDW-CV(25.83±4.39)%。气血枯竭证患者病情严重,各项指标都低于其他证型患者,和临床诊断结果相吻合。

不同证型患者之间的差异,认为是患者机体缺血引发的免疫应答不同,造成临床指标的差异。IDA会造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使得IDA患者并发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病人数显著高于健康群体[2]。证实在临床辩证治疗中,常规检验指标具有一定辅助参考价值,医生参考量化血液常规检验指标,可规避主观性误差,避免患者主诉错误影响诊断,可提高辩证分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治疗过程中,参照临床检验指标变化,辅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从而保证治疗有效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不同证型的IDA患者各检验指标存在一定差异,HCT、HGB、MCH、MCHC、MCV、RDW-CV指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由于本研究病例数少,且受到个体差异和病程影响,检验指标并不能作为中医辨证的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郑远华,范见佩,李区杰.血生化联合形态学检测在缺铁性贫血病情进展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9):90-91.

周振环,郎立新,刘震,等.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J].河南中医,2018,38(05):74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