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文
摘 要:目的:通过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审计,及时发现问题,促进采购过程的规范性。 方法:通过制定审计方案,实施审计内容,运用实地查看资料,分析原因等手段进行研究。 结果:达到设备采购审计目的,完善医院采购制度和招标采购流程,在进一步实施阳光工程的基础上,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将问题进行跟踪整改,建章立制规范采购行为。
关键词:医院 采购 医疗设备 内容 问题
一、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审计依据
医院设备要按规定方式进行采购,进行招投标、签订合同、履行合同、支付货款、验收入库,并进行及时监督审计。其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并根据医院自身特点,制定的《阳光采购实施方案》,医院物资采购、设备管理制度等。
二、医疗设备采购审计内容
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是在完善医院采购制度和招标采购流程,进一步实施阳光工程的基础上,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采购审计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医疗设备采购情况。主要调查采购数量、方式和投资情况。
(2)医疗设备采购制度、采购程序和采购部门落实情况。审查采购制度建立情况,采购程序合规情况,采购部门落实情况,规范医疗设备采购管理。
(3)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编制、申报、论证和审批情况。查阅采购计划编制和购置申请论证表等相关资料,采用检查法、复核法,审查采购计划编制、申报、论证和审批的真实性,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
(4)医疗设备采购价格的预算和中标价情况。查阅相关资料,运用图表式和比较分析法,对医院购置申请论证表的预算金额和中标价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采购价格确定的合理性和增减情况,进一步加强采购价格预算管理。
(5)医疗设备采购依据和供货商选择。审查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依据,供货商选择合理性,进一步规范医疗设备的采购。
(6)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签订情况。审查供货商签约合同的资格;合同价格与中标金额是否相符;采购单位与供货商签约合同的完整性及与招投标文件的一致性,揭示存在的问题,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的执行力。
三、目前医院设备采购审计中存在问题
一是医疗设备采购中合同管理欠规范。提前签订合同;未缴纳履约保证金;合同付款方式约定与招标文件确认表的付款方式不一致。
二是医疗设备采购中质量控制欠规范。在医疗设备验收中对验收报告应填写而未填的栏目和填写错误的。购置申请论证表的填报内容欠完整。档案管理中对采购过程形成的归档资料未认真核对,影响长期保存的设备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是招标工作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设备项目的招标、评标、定标工作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委托的招标代理未认真履行好职责,提供给采购单位形成的资料欠完整。
四、防范问题发生的手段
(一)加强内控制度监督
一是纪检监察及审计部门加强监督,参与设备采购全过程。二是设备采购部门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招标内容。三是业务人员做好设备资料的整理复核工作。
(二)开展专业知识培训
采购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专业性都较强的工作,采购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招标文件、法律法规熟悉和掌握。既要有经济头脑、又要有新知识的储备,才能胜任工作,降低高风险。因此及时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既能使采购过程流程规范合理,又能提高专业人员素质,使采购过程顺利、圆满。
(三)进行采购过程的跟踪审计
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被审部门及时整改落实,查漏补缺。被审部门按要求整改,在今后工作中起到借鉴、防范、改进的作用。
(四)建章立制规范采购行为
采購部门要执行医疗设备采购过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及医院物资采购和设备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物资采购及设备管理制度,如:工作制度,物资、器械、仪器、设备验收制度,工作人员廉洁采购规定等。
总之,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应实行招投标制和合同制,采购方式应实行公开招标、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设备采购审计,应从制度出发为突破口,对设备招投标全过程进行监督,遏制采购环节滋生的腐败。
参考文献
[1]韩琼.医疗设备采购招投标的内部审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