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锋
摘要:历史课程并不是仅仅是简单的一段段文字,文字里包含的是历史的经验以及家国情怀。初中阶段是学生转折的关键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应该具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在历史教学中要渗透家国情况,提高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策略以及途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
前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摆脱了小学生的幼稚,但是思想依然是不成熟的。初中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历史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历史的教学中记得历史知识,关键是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思想的成长。在历史教学中国渗透家国情怀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但是,在历史教学中关键在于教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历史知识中感受到家国情怀。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也要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习的好坏并不在于学习成绩的多少,而是自己的思想和能力的提高。
一、家国情怀的内容以及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家国情怀主要指的是一种情感,是个人对于国家、民族、家乡的一种热爱情感。家国情怀包含了人的感情的各个部分,学生不仅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更要热爱自己的家长。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不良的信息都会阻碍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具备家国情怀的学生才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才能够为祖国将来的建设贡献自己力量。在当今这个社会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学生的人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阶段。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时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历史主要讲述的教师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变,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最重要的载体。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
1.深度挖掘历史课本中涉及到家国情怀的知识
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课本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深度挖掘课本中涉及到家国情怀的知识,从而既要学生学习到历史知识又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的成长。历史中的文字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带着情感的文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历史文字中所包含的情感传授给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读历史教材课本,从而在多次的阅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
2.通过观看历史视频渗透家国情怀
在历史教学中国渗透家国情怀文字的力量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视频进行教学。视频中的片段对于学生的冲击会更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心灵的感受。教师在视频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中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寻找一些合适的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来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可以相互地交流起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一定的点评。但是,教师也要认识到网络上的视频虽然很多,但是,很多的视频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偏离了历史,教师要选择一些正确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教师也可以让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视频,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很多学生对于文字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观看视频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历史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
3.通过典型的故事渗透家国情怀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典型的故事来渗透一些家国情怀。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很多优秀的历史人物在体现着家国情怀。例如,在抗日战争中表现比较优异的勇士,朱德、彭德怀,这些爱国人士的英勇事迹都可以成为历史教学中的素材。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历史故事也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采用典型故事的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优秀的历史人物起到榜样的力量。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搜索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然后再分享给班级里的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是學生能够将优秀的历史人物作为榜样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向优秀人物靠近,将会有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
4.加强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家国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应用。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历史知识趣味竞赛的活动,让历史知识变得有趣起来。当然,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学生可以结合地域形式去参与一些革命圣地,学习优秀的历史精神。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后还要做成相关的PPT,分享在活动中的所感所想。学生亲自到革命圣地后对于革命精神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对于家国情怀的感受也会有所提高。
5.改进考核方式
对于历史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改进一定的考核方式。将家国情怀方面的内容也要融入到考核中。例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思想品德等都应该在考核的范围中。而且,考核的形式也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时间活动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考核之后学生还要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行改进不断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总结
家国情怀关系到学生的心理成长,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采取创新的教学形式,将家国情怀的知识融入到各种活动中,让历史课堂“活”起来。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记住知识还要对历史进行一定的思考,从而才能够在历史的学习中增强自己的家国情怀。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不仅能够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更加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秦丽璇.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C].2019.
[2]张雪美.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8(25):74-75.
[3]蔡冬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知识窗(教师版),2018(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