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人类伊始就用来沟通的“语言”——人体动作,其“语言”的功能在艺术化的过程中已发生质的变化。而作为舞蹈艺术的本体,人体动作承担了观众与演员间的沟通桥梁,即语言。本文就舞蹈语言的特点展开探讨,借此揭示舞蹈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区别。
关键词:舞蹈语言;生活语言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伴随着人类生存的历史长河,其已形成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然从它的功能性上说,语言是用于传递信息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这一精神的物质外壳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而各种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的形成中亦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性,但艺术又是如何担负上述功能呢?无疑也是借助了“语言”这一物质外壳。所以,当我们谈及舞蹈语言时,我们不由得发问:什么是舞蹈的“语言”?舞蹈语言在舞蹈艺术中具有怎样的功能?舞蹈语言与广义的生活语言有何不同?那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是谁承担了舞蹈中的“语言”。
一、谁来承担舞蹈中的“语言”这一角色
众所周知,舞蹈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交流情感,传情达意的功能,但舞蹈的这种功能又是怎样实现的呢?若按照“语言”的概念来说,无疑,舞蹈也需要依靠“语言”来实现它与欣赏者或者编导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那么在舞蹈中是由谁来承担“语言”这一角色呢?舞蹈中的“语言”又是指什么呢?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人体动作”,是的,没错,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具特征的主题要素,也是动作使得舞蹈能够得以存在和发展,因为没有动作便称不上是舞蹈。但不是所有的动作都是舞蹈语言,一些日常生活动作便不能称之为“舞蹈语言”。所以,接下来我们先从广义的动作——日常生活动作谈起,然后再由此及彼的简析舞蹈语言。
二、舞蹈语言的母体:生活语言
生活语言如果广义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一切生活用语,它既包括文字性的语言,也包括肢体语言。若只谈肢体语言——“人体动作”,我们便可以这样理解:生活语言即日常人体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除用文字性的语言来沟通以外,许多动作的深层含义都可以被迅速地传递给交流的对象。尤其是一些文字性语言无法解释清楚的现象,往往都是由人体动作,这一“语言”来完成的。所以动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交流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也正因人们能够自然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动作,了解其动作的含义,动作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语言的作用。但这些日常生活中举手投足间所形成的动作,我们只能将其划分至生活动作,也就是生活语言,因为其除了象征性以外,并没有艺术特质,也没有特殊的指代意义,更无“象外之象”的意境之说,它只能作为生活交流中对文字性语言空白的一个补充。因此我们说,生活语言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体语。
三、无声的言说:舞蹈语言
(一)何为舞蹈语言?
在隆荫培和俆尔充老师编著的《舞蹈艺术概论》一书中对舞蹈语言的解释是:“舞蹈语言包容和涵盖了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语汇或者说舞蹈语言就是他们所组成的。不过他们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要具有一定的传情和达意的表达功能,或是要具有表现某种抽象精神内容和一定的象征功能,或者要具有以此物比彼物和寄托隐含意念的比喻和寓意功能。当然,有些舞蹈语汇或者舞蹈组合并不具有上述的功能,但是他们却能形成一种诗的意境,或者制造一种特定环境的氛围,或是给观众在形式审美感受的满足,这些可以说都起到了舞蹈语言的作用,都属于舞蹈语言的组成部分。”①也就是说,舞蹈语言是舞蹈动作、舞蹈组合以及舞蹈语汇的总和,同时,舞蹈语言要具有象征性和指代性,要能够言明舞意。
另外,在袁禾老师所著的《舞蹈基本原理》一书中也给舞蹈语言做了解释,同时又提出了舞蹈语言构成的三要素。她指出:“舞蹈语言是依靠身体动作进行表达的一种艺术性质的交流工具。舞蹈语言构成的要素有三:舞蹈语汇、编舞技法和表现手法……舞蹈语言的三要素中,舞蹈语汇是舞蹈语言的基本材料,编舞技法和表现手法是舞蹈语言的形成手段,舞蹈作品的品质高低取决于舞蹈语言。”②换言之,舞蹈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其内核是人体动作。但舞蹈语言在发挥其交流这一作用时要依靠舞蹈语汇、编舞技法和表现手法。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的人体动作称之为舞蹈语言,也不能将生活语言称之为舞蹈语言。那么舞蹈语言又是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为自己创造“语法”和“修辞”的呢?
(二)以“时、空、力”为语法和修辞
1.置于“时间”中的节奏
“时、空、力”在舞蹈语言中承担着语法和修辞的功能。在哲学的定义中,“时间”是世界万物的一般规定和组成部分,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因为世界万物是由时间作为一般规定和组成部分的世界万物,没有时间规定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世界的运动和变化,只有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才能发生,才能存在,所以离开一定的时间段,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存在③。
在舞蹈中,“时间”通常被称之为“节奏”。但事件万物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殊节奏。不同的节奏形成不同的舞蹈动律,不同的动律又规定着不同民族的舞蹈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而舞蹈的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又是决定舞蹈风格和审美个性的核心因素。所以,在舞蹈动作的编创中,时间的变化不仅规定着动作力量和舞姿形象的变化,同时也规定着空间的变化。因此,舞蹈的时间起着对“力”与“空间”的整合与统领的作用,所以,也就决定着舞蹈意象的营造。
2.置于“空間”中的形式
在哲学中,“空间”是具体事物存在的形式,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和组成部分。因为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之中,所以没有空间也就没有舞蹈④。换言之,空间决定舞蹈的存在形式。舞蹈的空间是多维空间,由不同的动作运动方位、运动路线和构图画面组成,同时是包含着时间的意象空间。舞蹈空间决定动作的幅度、力度,决定舞蹈演员身体的运动形态和舞蹈意境的产生。所以,对舞蹈空间的掌握,也需要向对舞蹈动作时间的训练一样,进行系统的训练。
3.虚幻之“力”
“力”在物理学中的解释为:“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辞海》)“力”在舞蹈中的概念有两个层面:一是物质的,一是艺术的,在物质的层面,“力”的表现多种多样,有大、小、强、弱、松、紧、缓、急之分,俗称为“劲”。“劲”在舞蹈表演中体现为动作的质感以及松、紧、强、弱、大、小、缓、急的“劲”所形成的动作状态。在艺术的层面,舞蹈的“力”被苏珊·朗格称之为“虚幻的力”。⑤而苏珊·朗格的观点与中国美学对艺术创造的认识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中国人看来,艺术本身就是虚拟的。艺术家创造艺术的意图,就是要通过这些虚拟的符号去创造一种超现实的,纯粹的情感世界、哲理世界。所以,中国音乐中讲求“此时无声胜有声”;在中国绘画中又十分讲求“留白”;同样,在舞蹈的舞台中,虚拟的舞台为这些本来虚拟的动作、道具创造了不断变化的象征条件。所以,在舞蹈表演中,尽管演员运用了实实在在的物理的“力”,但从编导到演员均不是为了去展示这种物理的“力”,而是要通过这种物理的“力”去表现人体美和舞蹈美,塑造出一个具有形式意蕴的艺术境界。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舞蹈中的“力”才被称为“虚幻的力”。“虚幻的力”营造出千变万化的“虚幻的形象”,在“虚幻的形象”中,人们可以感知到千变万化的事物,并通过“力”的表现,感知舞蹈的意蕴。
由此,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经历着时间,占据着空间,使用着不同的力。由此,“时、空、力”的变化,也就形成了动作的变化,舞蹈语言的变化。故时间空间和力量的千变万化,必然产生出千差万别的动作,千差万别的动作也就创造出千姿百態的舞蹈。所以我们说“时、空、力”构成舞蹈语言的语法和修辞。
如此,我们便找到了舞蹈语言自身的特点,而在这一独特的本质下我们便可以将生活语言与舞蹈语言加以区分。
四、舞蹈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区别
自然的人体动作,也就是生活语言,虽然有其独立的功能性特征,但毕竟还不是舞蹈动作,也不能构成舞蹈语言。舞蹈动作作为舞蹈的本体,已经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传情达意的生活动作,它已摒除了生活动作的随意性和任意性,是经过提炼、加工后对生活动作的变形、概括和抽象做出的艺术化处理。
德国现代舞蹈先驱玛丽·魏格曼在其《舞蹈的语言》中指出:“单指示人体动作还不能算是舞蹈,但它是根本的和无可争辩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就不会有舞蹈。当舞蹈者的感情,越出了内在冲动,使不可见的意象变作可见的形象,那就全靠通过人体动作,才使这类意象能在第一阶段显示自己。那也全靠通过人体动作才使设计好了的舞蹈姿态得到他那有节奏的搏动着的力量的活生生的生命。”⑥因此,舞蹈动作除具有生活动作的形象性、指向性、多义性、涵盖性和不确定性,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性质,就是传情的直接性与强烈性。魏格曼还指出:“舞蹈是表现人的一种活生生的语言——是翱翔在现实世界之上的一种艺术的启示。目的在于以较高水平来表达人的内在情绪的意象和譬喻,并要求传达给别人,最重要的,舞蹈要求直接传达而不是转弯抹角。”
由此可知,当生活动作被提炼成舞蹈动作,成为舞蹈语言的材料后,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而舞蹈语言与生活语言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艺术,前者要创造意象;后者不创造意象。所以说,生活语言不是舞蹈语言,舞蹈语言虽来自生活,但与生活语言不同。也正因为舞蹈语言的内核是动作,因此,舞蹈用动作进行传情达意的方式,被现代舞者称之为“无声的言说”。
参考文献:
[1].隆荫培,俆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206.
[2].袁禾著:《舞蹈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5:17、40—43.
作者简介:
朱亭豫,(1988年—),女,汉族,籍贯:辽宁抚顺人,单位:沈阳师范大学,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