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020-10-21 04:08杨波
写真地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砂土水文地质灾害

杨波

摘 要: 我国疆域辽阔,有着诸多不同类型的地质和地形,一些地区容易出现地质灾害,进而影响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论述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做好防治。

关键词: 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7-0010-01

1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1.1 熔岩塌陷

这种灾害的发生非常严重,同时,这种灾害形成过程需要一些特定条件,即开口型溶液,碳酸盐是其内部的主要岩石,疏松的土壤覆盖在岩土上层,岩石下层具有较强的流动力,长期的水流影响,不断沖刷和破坏岩石,使其底部结构遭到巨大破坏,降低溶洞底层岩石结构稳定性与牢固性,承重能力也出现明显下降,当这种情况不断加剧,就会促进自然塌陷的形成,尤其是陡河断裂地带,熔岩塌陷灾害时常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1.2 砂土液化

砂土受临界地震作用因素影响,水分大量进入疏松粉内,短时间内破坏细沙土,使其表现液化状态,受到震荡因素影响,处于饱和状态的砂土显得越发致密,在各种压力作用下,砂土中空隙水压会呈现不断上升的特点,达到一定范围后,由于高水压因素影响,很多颗粒物会表现为悬浮特点,和液态非常类似,在各种地质条件下液化的砂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会引发各种地质破坏现象。

1.3 地面沉降

在自然界的发展与演化历程中,如果地表以下的水资源受到人为的影响被大量采集而又无法及时获得补充时,就会致使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不可恢复的改变。地下水资源的减少会造成地面的沉降。不管是农业耕种还是工业生产制造都需要紧密依赖地下水资源,而如果不加节制的开采和利用,当地下水的消耗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导致地表以下多孔洞结构的出现。再加上地表外力的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地面沉降现象。严重的地面沉降不但会影响当地的地质环境和生态平衡,还会对地面的建筑物结构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

1.4 地基变形

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类工程建设施工越来越多,而在这些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常常遇到地基变形等地质问题,不仅对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响,同时还严重威胁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多是在软土层打地基,但是对地层结构的构成进行分析发现,软土层的稳定性较差,而且地下水常常会影响软土层的稳定性,这就对地质工程造成很大破坏,特别是一些复杂水文地质因素影响,更加重了地基破坏的程度。由于软土层存在触变特性,地下水作用会对其形成强大冲击,从而影响其强度,导致其承载力下降[1]。

2 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与解决对策

2.1 全面做好水文地质因素的实时监控

水文地质因素给地质带来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潜移默化的,随着各种水文地质因素影响的不断加剧,会瞬间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但是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通常会表现出一些变化,及时掌握这些外在的细微变化,对于提前采取措施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非常关键。因此,应当全面做好水文地质因素的实时监控。在进行监控时,首先应当对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工序进行监控,防治由于施工工艺出现问题而导致水文地质情况的不利变化,最终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其次,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监控,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2 灾害治理

在全面、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前提下,有效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并加强地质灾害源头控制与治理,在治理水文地质因素过程当中,可以重点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治理工作,以提升治理效果,达到稳定地下水的良好作用。首先,地下水会受到污水的影响,对地下水生态构成很大破坏,危害性较大,所以为了避免水文地质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对地下水污染加强治理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首先,应当通过综合的治理措施,来治理水源污染,对于污水的范围科学控制,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同时详细分析污染源,进一步提升污水治理技术,增强治理效率,针对污水治理,构建完善的治理系统,对没有招到污染的地下水加强监测与保护,从源头上控制地下水污染,在治理地下水污染过程当中,构建完善的评价系统非常重要,在生态评价系统中纳入地下水治理内容,并加强科学指导,更好地保证地下水治理效率与质量。同时,在治理水污染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的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但在地区分布上还有很大的差异性,对地下水过度开发,开采问题还非常突出,严重影响到地下水文地质系统稳定性,如果地下水量过多,其冲击力会破坏地下结构,对地质系统稳定性构成不利影响。而过度开采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便会导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漏斗区造成地面塌陷灾害,所以,应当对地下水资源科学,合理的进行判断与计算,并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的进行安排,制定科学而又完善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合理的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控制和降低地下水文地质因素影响,造成的地质灾害问题,减少和控制损失。

2.3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适度的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能在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农业耕作和灌溉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依赖性较高。而过度的开采和使用会导致相应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的短缺,如此持续下去会对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的利用必须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绿色环保化的应用方式,严格控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程度。人类活动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2]。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保障社会得以安全、有序地健康发展,就应当对地质水文环境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尽可能地避免由于水文地质因素而引发地质灾害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制订科学合理且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切实解决水文地质因素问题,全面保障社会安全,不断促进社会得以健康、稳定以及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恩勋.矿山地质施工中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20):288+292.

[2] 韩雷,黄寄洲.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J].世界有色金属,2019(24):150-151.

猜你喜欢
砂土水文地质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饱和砂土地层输水管道施工降水方案设计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龙之中华 龙之砂土——《蟠龙壶》创作谈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