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状况调查研究

2020-10-21 05:34崔玉超崔乃伦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研究

崔玉超 崔乃伦

摘    要:新时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指明方向,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研究从“新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手,以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状况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状况,旨在满足当前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以此培养加强大学生體育锻炼意识,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新时代;生活;高校;研究

一、前言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重视大学生对“美好生活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每年要投入大量精力关注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从历年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肥胖现象日益凸显,身体素质呈下降状态,大学生心理问题剧增。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新问题之一。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与“美好生活需要”密切相关,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视角,通过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进行分析,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以此加强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为大学生体育锻炼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影响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与体育锻炼思想认识及行为状况分析

健康的体质是大学生美好生活的客观需要,是大学生校园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是有契合点、共同点的,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客观需要,高校在加强内涵建设、重视教育科研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大学生日常生活问题,要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使大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1、调查获取的数据及分析

依据调查结果来看,从调查大学生性别分布看,参与此次调查的大学生共597人,其中男生333人,占总人数55.78%,女生264人,占总人数44.22%,男女比例为1:1.26。

2、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背景下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

(1)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态度情况分析

新时期,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新时代新矛盾,人民对体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强。体育具有诸多功能,包括政治、教育、健身、娱乐等。新时期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之外,对体育锻炼需求也日益增加,体育锻炼认知态度可以有效了解和把握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状况。

通过调查研究以及上述图表内容显示,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认为很重要人数为117人,重要的人数为277人,占据总人数的66%,认为体育锻炼一般重要的为176人,占据总人数的29.48%,不感兴趣或无所谓仅占总人数的4.52%。从上述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都认识到体育锻炼重要程度,仅有极少一部分同学不关注体育锻炼。通过相关数据发现,对于体育锻炼认知程度随着年级的增高,认为体育锻炼的重要程度也随之增长,大四毕业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更加认同,经过大学四年,准备走向社会,更明白健康的体质和身体素质是开展工作重要基础。

(2)大学生体育锻炼次数和时间分布调查分析

大学生一周内参与体育锻炼次数,是反应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需求的重要衡量指数。通过调查研究表明:一周内参与一到二次的大学生人数为289人,占总人数比例为48.41%,三次为191人,占总人数31.99%,三到五次人数为67人,占总人数的11.22%,几乎每天锻炼的人数为28人占总人数的4.69%,不参与的人数为22人,仅占总人数的3.6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一周内参与体育锻炼次数和频率集中在1到3次,可以看出愿意参与体育锻炼的同学占据的总人数绝大多数。

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决定着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调查结果数据来看,多集中于课外时间,其中早晨锻炼大学生人数为127人,占总人数的21.27%,“一天之计在于晨”,选择这个时间段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相对来说比较有锻炼计划,有较好的起床习惯。选择下午和傍晚锻炼的大学生分别为25.96%和29.48%,人数为155人和176人,合计为55.44%,占锻炼人数的一半以上,选择晚上锻炼的大学生为80人,占总人数的13.4%,选择这些时间段大学生一般情况是根据大学生生活作息相关,相对来说这些时间段空余时间比较多,一起锻炼的人相对较多。上午和中午只有极少数人会选择进行体育锻炼,只占总人数的4.86%和5.03%。

(3)大学生喜爱体育锻炼项目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排名分别为:第一名跑步、第二名球类运动、第三名散步、第四名舞蹈类、第五名游泳等项目,其中跑步成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首选项目,占锻炼总人数的37.69%,人数为225人,这也于跑步的项目特点有关,不用特殊的运动装备和器械,场地要求相对较低,对于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要求低,成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必选项目之一。其次是球类运动,包括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运动乐趣较大,是大学喜爱的锻炼方式,但是对于运动技能和运动装备,场地等要求较高,占锻炼总人数的28.31%,为169人。排在第三位的是散步,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大学生经常会相互邀请一起散步,这也是散步较受大学生喜爱体育锻炼方法的原因。舞蹈类和游泳也是大学生会选择体育项目,分别占总人数的8.71%和3.35%。在运动项目选择上,男生和女生会出现差别,男生偏向于运动量大,竞技大的项目,女生倾向于运动量小、对抗性小的项目,舞蹈类塑身项目也是女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4)大学参与体育锻炼目的动机调查分析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目的动机是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根本出发点,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体育锻炼第一目的动机就是增强体质,占总人数的54.1%,为323人,健康的身体大学生学习生活之根本,因此,在课余生活中大学生愿意拿出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其次,是减肥。据相关调查,肥胖在大学生群体中逐年增高,很多大学生选择体育锻炼的目标就是为了减肥和塑身。课余时间休闲、缓解压力也是大学生选择体育锻炼目的动机之一,打发时间只是很少一部分学生的选择。由此看来,大学生选择体育锻炼动机与目的,绝大多数为了增强体质,改善身体健康为目标的。

三、结论

高校在加强内涵建设、重视专业教育、科研工作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大学生日常生活需要和体质健康问题,要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使大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从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到增进体质健康、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锻炼意志、运动技能,再到大学生智力发展,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贯彻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去,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使其明白体育锻炼重要性,自身自觉保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健康。在满足当前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以此培养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对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工作提出建议,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武东海,明应安,赵云雷,孙国栋.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问题反思与策略优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2):52-54.

[2]杨辉霞.大健康视域下高校大学生体质全面发展的新思路[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3):97-100.

课题研究: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研究(SKL-2019-49)

作者简介:崔玉超(1988-) 男,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时代高校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