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 左权
摘 要 近年来,中国在通用航空领域发展较快,但是比起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国还存在很大差距,美国通用航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成熟、丰富的经验。对比中美通用航空发展的历史,利用数据进行现状对比,找出行业准入的差异、通航文化等问题,展望中国通航未来发展,从而助力中国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愿景。
关键词 通用航空;中美比较;通航文化;通航准入
美国是全世界的航空产业大国,其通用航空器制造与使用目前居世界领先地位,对比中美两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历史,从中找出我国通用航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我国目前通用航空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通用航空未来发展的建议,在当前我国通用航空日益发展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美通用航空发展背景
1.1 美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历史
美国通用航空产业目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其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到1913年属于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美国的通用航空大多属于私人飞机制造,出现了飞机公司,主要是航空爱好者进行探索以及进行飞行表演。
第二阶段从1914年至1979年属于发展阶段,期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战争期间涌现了许多包括喷气式飞机在内的先进飞机,极大地推进了美国的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从1980年至1993年属于低谷阶段。一些频发的坠机事件促使美国政府出台了飞机制造公司“终身责任制”等政策,使得美国的通用航空出现了低谷状态,影响了美国通用航空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阶段从1994至今属于恢复及大发展阶段。美国通用航空“复兴法案”出台,使得美国的通用航空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并出现了许多中国人眼中的“佛罗里达州通航小镇”等通用航空居住社区。
1.2 中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通用航空事业要从1949年的“两航起义”开始,中间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这些年我国发展通用航空的热情都很高,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无论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是投资商都纷纷涉足该领域。但是从运营情况来看,通用航空目前仍以投资拉动为主,大家对通用航空热情高涨,但飞行并未出现高涨,通航飞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最大的优势是快速、便捷,但现在飞机飞得快,却不便捷,起飞前提前申报、审批,通用小飞机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空域开放是目前发展通用航空最急迫的事情。起飞难绊住了通航发展的脚步[1]。
2中美通用航空现状对比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与美国相比,明显地出现了“四少”,即:飞行员少、航空器少、机场少、飞行小时少。
相比来看中国的通用飞机总数量相当少,通用航空器只有2495架,属于私人的只有几十架。美国通用飞机数量是中国的约85倍,中国远远落后了[2]。
美国的住所周围三十分钟车程内就有几十家通用机场,最近的机场只有3分钟车程,起飞时报备路线即可,机场没有围墙,机库输入密码大门打开,插入银行卡驾驶员即可在无人加油站给飞机加油,美国很多小通用机场都没有塔台,起飞的时候,飞行员只需用无线电报告一下飞行计划、路线即可,除了划定的禁飞区不能飞,美国大部分天空都可以自由飞行。
中国至少需要提前一天申报,美国只需在起飞前通过电话告知民航主管部门飞行航线,供对方备案记录就可以飞,用不着审批。
3中美通用航空准入的差异
3.1 中美两国通用航空市场准入理念不同
美国通用航空业从开始的自由竞争,到中间的严格审核新企业加入航空业市场管制,再到最后放松管制,表明航空公司自主选择选择既定航线,无须政府批准。而中国的民用航空,在1978年以前一直是严格管制的,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逐步向“放松管制”的方向发展[3]。
3.2 中美两国通用航空产业的支撑条件不同
美国国会于1978年启动了基本空中服务计划,以确保在脆弱地区长期维持固定数量的空中服务。根据基本航空服务规定,美国的每个中小地区都通过一个由交通部指定的枢纽机场,与整个国家航空网络相连,在这些脆弱地区设立最少的航班和指定的枢纽机场往返次数。这些支持条件有力地支持了美国通用航空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监管机构在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因此,监管行为可以更加理性,可以大胆地消除不必要的准入障碍[4]。
4中国通用航空未来发展展望
4.1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美国波音公司于2018年9月11日发布了《2018-2037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展望》,表示中国航空专业人才需求量为40万左右。其中12万名飞行员(年均6000人)、12.1万名维修技师和14.6万名乘务员(年均7300人)。目前我国此行业大专以上学历仅有20%;如想达到此标准,高校的学历教育,行业内、外培训任重而道远。
4.2 大力发展“通航文化”
由老百姓认为是高大上的产业逐步过渡和实现群众参与度高的通航文化氛围,通过引导、参与航模制造、表演、乘坐体验等活动从小培养国民航空意识。
4.3 放松管制
针对低空空域开放这一影响通航发展的瓶颈,我国从2010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意见、政策,为我国通航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相关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5]。
4.4 简化审批
在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背景下,對于机场建设、经营许可、飞行任务等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比如在申请人的资质审查中,政府无需对航空器的数量、资金额度等做过多的限制。再比如取消申请通用航空经营许可之前的筹建认可(美国通用航空许可程序没有设立筹建认可程序,美国更注重颁发许可后的持续评估和监管),这些应该是经营者自行承担的市场风险,无须政府替他们把关。
4.5 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幅员辽阔,工农业生产需提高效率、老百姓盼望更快捷出行、社会需要抢险救灾应急保障等等,通航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因此,通用航空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6]。
5结束语
美国通用航空业发展成熟、经验丰富,但是我们在学习美国通用航空发展的经验的同时,也要依据中国现阶段的实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航发展之路,从而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愿景。
参考文献
[1] 尚金秋,郭仁贵,王国卫.基于我国现状的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建设[J].国际公关,2019,(11):163-164.
[2] 韩文蕾,李江超.中美通用航空经营许可法律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2):18-23.
[3] 陈艾荔,肖坪芳.中美通用航空飞行员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差异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53.
[4] 韩春艳.中美通用航空发展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5):9-10,14.
[5] 董念清.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10-117.
[6] 候现前. 全产业链视角下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区域发展水平比较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