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2020-10-21 04:13范雪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9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范雪苗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科技不断创新的今天, 尤其是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进行综合性训练和培养,塑造具备良好心理特质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资源共享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觉悟的逐渐提高,人们关注的不只是自身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个性特征易于塑造的关键时期,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四方面,作为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学校的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师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根源

社会的快速更替,生活条件的大步提高,导致生活加快物质化。长辈们的盲目攀比奢靡之风,让学生的心理充满着负面情绪。很多学生家长对子女只注重物质给予,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导致他们滋生了诸多心理方面的疾病,加上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不重视,导致同学间关系冷漠缺乏爱心、有困难时没倾诉对象、对考试过分紧张、出现自卑厌学、报复社会甚至轻生等心理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加严峻。

1.自尊自卑,矛盾交织

大多数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但有的学生受到家庭和自身条件的限制或长期失败的经历,始终认为自己“后进”, 便产生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产生自卑感特别重,其表现主要是对外界敏感, 胆小怕事,不思进取,尤其喜欢独处,不合群,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冷嘲热讽。

2.意志薄弱,不愿学习

绝大部分学生内心深处都有求上进的愿望,也常常为这一愿望付出一定努力。但大多数学生不能坚持,经不住外界诱惑,特别是对网络的沉迷或自身惰性,上课不动脑,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退步,在学习中遭受多次失败后,就产生厌学和自责心理,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子,功夫花了没啥用,导致意志消沉,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悔改之意,想振作精神奋发向上,但由于自控能力差,一遇到小小挫折就有可能产生知难而退的心理,长期如此,就放弃自己,任之由之。还有就是许多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学生们的身上,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 却忽略了他们自身承受能力,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反应迟缓、过于敏感、成绩低位徘徊、厌倦考试、对学习缺乏信心。

3.逆反心理,容易偏激

“逆反”心理是当今小学生的普遍现象,当遭遇到批评、挫折、委屈、打骂时,不能客观对待事情,思维狭窄,心理承受能力差,与老师同学交往时常表现出“敌视”“小气”喜欢负面思考,索隐猎奇,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心理倾向。因此,他往往非常敏感,抱有很大的戒心和敌意,不信任别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对身边的朋友、老师、家长的善意提醒,他会不理不顾,一副“我行我素”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持无所谓的态度。

4.学校家长,不够重视

现在的学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头肉,加上家中兄弟姐妹不多, 没有吃过啥苦头;或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过分溺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家长的重视, 认为这是一门没必要关注的学科,不是升学考试的课程内容。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不重视,往往片面化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教育,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对待, 认为学生只要语、数、英三门主课学好了, 心理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学校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娇治对策

1.家长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中形成的,有些学生怪异的行为或思想,实际上就是家庭问题的集中表现。家长要打心底地重视起来, 深刻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们的重要性, 多给他们灌输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 多留意他们心理的变化,一旦发现不良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和开解,做到防患于未然。树立健康的人生观,给学生营造健康舒适的心理环境,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未来的重要性。

2.学校要高度重视,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在其它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周安排特定的课程, 安排有经验的专业的心理教导员来给学生们授课,通过不定时的进行抽查、家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掌握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变化情况, 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家长,让班主任及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心理的变化,及时地与其沟通交流, 纠正学生错误的心理倾向,学校也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和开解等,引导他们从困惑的心理疾病中走出来。

3.创建家校合作的形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和老师真的在意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愿意与家长和老师倾诉自己的心声,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校也可以将近期的工作事项,家长心理健康课程等,放在校园网页中,供家长去浏览。在互联网这个平台里,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更为密切,能够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征程,心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我们作为教师要言传身教,运用教师的综合素质去影响他们,通过我们的笑脸去创造和谐和温暖,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内心,用我们的真情换取他们的真心。实践证明,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空间,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0-11.

[2]史丹萍.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贵州铜仁万山区: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