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6个月以内
6个月之内的孩子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只要做到能让他们吃饱、及时换尿布等,他们便很少会哭闹。但是从2个月开始,孩子就会与妈妈建立起感情,看到妈妈就会露出微笑、晃动小手小脚等,这样做可以加深母子间的感情,也是孩子心理需求的满足。但是如果孩子住院期间看不到妈妈,这种需求就会被中断,所以很可能会哭闹。
●6个月以上
6个月以上的孩子已经能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对妈妈的依赖也会更强,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住院会有非常强的分离焦虑症,经常会哭闹不止,拒绝和陌生人接触和说话。如果这个孩子住院的时间长,长时间不接触妈妈,可能会表现得很抑郁,变得不开朗,对周围的事也会不感兴趣。
●学龄前
学龄前孩子对父母的需求更大,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陪伴和照顾,虽然与父母分别后孩子也会很难过、会哭闹,但是和幼儿相比表现得不会那么强烈,可能会悄悄地哭,或者不爱吃饭、不想睡觉。
学龄前孩子还会对陌生的环境表现得比较害怕,他们不喜欢这种陌生的感觉,虽然对疾病有所了解,但是了解得不够全面,害怕治病过程中伤害到自己。
●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孩子住院后周围的环境都发了生变化,在医院的感觉与在家里的感觉也完全不同,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孩子对所有的事物都会感觉生疏,特别是看到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穿着白色的衣服会更加害怕,而且离开了父母本身就会有一种恐惧和焦虑的感觉。
●治疗过程痛苦
孩子在住院时需要经常抽血检查、打针、换药等,这些都会让孩子感觉不舒服或者疼痛,会加重孩子害怕的感觉,所以一看到针或者穿白衣服的人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哭闹。
●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
孩子的年龄比较小,耐受能力会比较低、反应性强。对外界的一些刺激较为敏感,特别是本身疾病的痛苦加上治疗的痛苦,会使孩子感觉非常难过和害怕,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出现失衡。
●受家长的情绪影响
孩子生病后家长会表现得特别焦虑和紧张,每次看到孩子就满脸愁容,虽然孩子年龄较小,但是也能从父母的脸上看到他们的不安,进而孩子会对自己的疾病产生怀疑,或者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生病才会惹父母不高兴。
●加强亲密感,减少恐惧感
对于6个月之内的宝宝要按时喂奶、拍嗝,要经常到床边逗孩子,可以做鬼脸或者唱歌等,建立与孩子的亲密感,孩子害怕的心理也会慢慢消除。
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把孩子平时最喜欢的衣服、被子或者玩具等放在床边,减少环境带来的陌生感。
医护人员也可以经常与孩子做一些小游戏,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使孩子感觉到护士也像自己的家人,这样一来,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症,在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建立孩子与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总之,要多和孩子耐心沟通,细致照顾。
●让孩子正确认识生病住院这件事
一般会说话的孩子都可以说出身体各个部位的名字,但是不知道这些部位是做什么的,他们只知道生病是一件令人不舒服的事情,但是不知道是因为身体出现问题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有些甚至会把生病引起的疼痛与因为惩罚受到的疼痛联系到一起,误以为自己是因为做错了事情才会住院,进而增加了心理压力和困扰。
家长和医护人员可以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话告诉孩子为什么会住院、在住院时怎么治疗、治疗之后就可以出院回家等。在孩子需要吃药、打针和抽血化验前都要先和孩子解释好,不要让孩子害怕。让孩子知道住院、打针都不是对孩子的惩罚,是帮助孩子恢复健康的必要手段。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
如果孩子可以自己活动、吃饭和穿衣,要让孩子自己做这些事,在不影响孩子病情的情况下,让孩子自由活動,这样孩子会更开心。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绘画、游戏、电视等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消除孩子对住院的恐惧心理。
如果孩子身体的哪个部分不能活动,要耐心地为孩子讲解,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帮助孩子活动。比如孩子的腿不能活动,可以用轮椅推着孩子到处走一走,满足孩子活动的愿望。
●减少治疗的心理压力
在父母没有在场的情况下,如果孩子拔针之后皮肤破了,医护人员必须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处理,让孩子感受到医护人员是爱护和重视自己的,虽然父母没在身边,但是还是会有人照顾自己。
●利用榜样给孩子做示范
小孩对英雄都会很崇拜,所以在孩子生病害怕或者打针怕疼时就可以用榜样的作用为孩子做示范,孩子在“英雄事迹”的鼓励下就会变得更坚强。比如可以说隔壁床的小宝宝很棒,打针没有哭,在这个小朋友的带动下整个病房的孩子都会以这个孩子为榜样不哭。如果孩子没有哭还要马上表扬,这样孩子才会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孩子不懂什么是住院,为什么要住院,他们只知道住院后要和父母短暂地分开,而且每天都有穿白色衣服的医生和护士给他们吃苦药和打针,所以住院的感觉并不好。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哭闹不止,不配合治疗,而且还可能会出现其他心理上的影响,所以家长和医护人员可以相互配合,不仅要做好临床上治疗,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使孩子明白住院的原因是为了治好疾病,只要病好了就可以回到家里了,而且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非常喜欢他们,愿意照顾他们,这样的话,孩子才会配合治疗,不会出现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