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社会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治理

2020-10-21 10:12陈坚,东方,文良
共产党员(辽宁)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专项斗争共治

社会公平,也是衡量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公平,把它作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发生,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但我们也看到,现今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环境更为复杂。应对这些新的挑战,解决潜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时刻居安思危、强化底线意识,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与方式。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科学研判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譬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社会治理的全部活动之中。立足公平正义,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净化社会治理环境,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权利;完善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促进社会治理的公平正义提供制度保障。兼顾秩序与活力,强调既要追求稳定和秩序,更需要激发社会活力,防止“管得太死,一潭死水;管得太松,波涛汹涌”的极端情况出现,正确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这些新的理念,为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学化、治理过程的民主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党中央全面贯彻社会治理新理念,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

注重加强法治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为此,我国加快了社会治理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和相关政策制度制定完善工作,例如,组织修订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形成上下贯通的社会治理法律制度体系。各级领导干部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促进和谐。广大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在强调法治的同时,党和政府还注重发挥传统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作用,做到礼法并用。

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也为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利益纠纷、公共安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手段。当然,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带来诸多新的社会风险。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是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的一个代表,它们既为人类带来福祉,也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治理方式,为解决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便利条件。

注重提高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深入推进,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事务越来越复杂,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呈现分众化、小众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特点,社会治理进入了精细化和专业化的时代。实施精细化治理的前提是准确地把握人们的具体要求,把握社会问题及社会矛盾的本质及个性特征,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专业化是精细化的要求和保障,两者密不可分,共同服务于高质量的社会治理。在精准定位社会需要和社会问题的基础上,更多运用专业人士、专业方法服务群众、解决难题。

在新理念和新方法的指导下,我国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社会治理新的格局日益形成。但是,要打造完善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把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必须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预防治本,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深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必须协调推进网上网下社会治理。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快速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诞生虽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购物、交流交往等带来极大方便,但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往往充斥着暴力、色情、欺诈、谣言等有害信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一些言论不理性、不负责甚至有政治目的,对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构成威胁。网络社会有时成为违法犯罪的工具和罪恶的避风港。因此,统筹开展现实社会的治理与网络社会的治理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必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竞争压力、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家庭、熟人社会的支持网络却日益缩小,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又很不稳定,难以满足人们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心理健康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精神异常、心理脆弱,不仅严重影响个人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幸福,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无论是出于保障人的身心健康,还是维护社会平安和谐,心理服务都必须得到重视,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刻不容缓。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必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所在。城乡社区的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的和谐稳定。社会治理的重心应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加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坚实了。这对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辽宁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020年以来,辽宁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更高政治站位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开展。省扫黑办坚决贯彻全国扫黑办和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工作要求,聚焦目标任务,紧盯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强力推进“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等“六清”行动,扎实推动专项斗争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依法打击惩治了一批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取得了阶段性战果。截至9月中旬,辽宁省已累计侦办涉黑案件26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53起,打掉恶势力团伙478个。

猜你喜欢
专项斗争共治
“三创三树”工作法形成共治合力
“多元共治”乐融融
协同治理理论下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共治措施分析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扫黑除恶”知多少
中央扫黑除恶第13督导组第3下沉督导小组 深入四平市部分县区基层开展下沉督导
工商银行湖南隆回支行认真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部署
黑龙江建三江:深入农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
湖北 全国首个地方扫黑除恶决定出台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