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序宁(1957.1.22-),男,汉族,山东威海人,本科学历,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
摘 要: 本文对文登—皇帝召苏轼进行了浅析,论述了历史人物苏轼和文登的关系,并最终解释了其含义。
关键词: 文登;苏轼;皇帝召文人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1-0267-01
始皇帝齐东召文人登山(坡)庆丰功—始皇召文人—皇帝召文人。故事遗址—文登召文台位于文山,文山和丰山因此典故而得名,两山名都是此典故的缩写。文登地名是上述故事缩写,象征皇帝召文人,是顾名思义。
朝廷变故,“公元1085年,三月神宗卒。哲宗(赵煦)即位。王安石变法(新法)先后废黜”《资治通鉴》。
苏轼对时局的认识,被贬下调苏轼,此时(1085年10月)、此地(登州),清醒地认识到,朝廷当局已发生颠覆性变化,不仅皇帝换了新人,而且治国理政的理念也变了。王安石变法(新法)先后废罢,旧有王安石派将被清洗,同时要启用新人(保守派),所用新人当被王安石打压之人莫属,苏轼正是,且是“孤根捍滔天”的人。被王安石打压被贬下调苏轼,命运转机已经来到,争取皇帝召见已成当务之急。新任皇帝此时正需要,“孤根捍滔天”,反变法才人苏轼,辅佐皇帝废变法,重整朝纲,重振大宋江山,是皇帝需要苏轼。再就是文人才干,使文人高度自信,必将返朝高升,舍我其谁,而且就在眼下。
文登是被貶下调苏轼,誓做皇帝重臣的道具。文人桀骜不驯的性格和不服输的精神,文人迫切希望皇帝召见返朝高升之心又难于言表(你直接表示要皇帝召见,必遭奸臣人身攻击);此时(1085年10月)、此地(登州),文人用暧昧隐喻的文学手法,诗句引用文登—皇帝召文人—皇帝召苏轼—苏轼朝里有人(皇帝)好做官,来暗自祝福自己定会返朝高升;念念不忘,唯此为大。苏轼自称东坡居士,东坡—皇帝召苏轼,都是文人用文学作为表达自己的抱负。“文登”的隐喻比“东坡”的隐喻更加直白、坚定和自信,坚定自信来自苏轼对朝廷时局正确判断和对自己才干肯定,是借势(新皇帝废罢王安石变法,更是对王安石变法的批判)。除上述因素外,还与苏轼倔犟性格,不服输及文化素养有关。此文登非文登地名,文登—始皇帝齐东召文人登山(坡)庆丰功—皇帝召文人—皇帝召苏轼—苏轼朝里有人(皇帝)好做官,文登—皇帝召苏轼也,这才是被贬下调苏轼心中所愿。
文登—皇帝召苏轼,苏轼云:“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1082年)。“起知文登”与白居易引用“东坡”同源,皇帝召文人寓意。“文登弹子涡石”“文登蓬莱阁下”(1085年)的诗句是活学活用。展现出苏轼敢于直言、直谏的性格,也是被贬下调的症结所在,与白居易同病相怜,真是好一个“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
公元1085年10月,苏轼自常州来登州(蓬莱)任太守,履职五日。在登州(蓬莱),记录弹子涡石时,时任登州太守苏轼,写作“文登蓬莱阁下”。,
文登弹子涡石:文登-皇帝召文人-皇帝召苏轼。苏轼来登州,恰遇新任皇帝重整河山,废变法,用新人,所用新人,当反变法之人莫属。苏轼不仅是,且是“孤根捍滔天”的人,才人苏轼志在必得,苏轼机会来了。皇帝召被贬下调苏轼—皇帝召苏轼—皇帝召文人—文登。弹子—弹弓用弹子,用来打击靶向物;弹子涡石—弹子涡里被攻击的靶向物;这弹子涡石,不正是身陷被攻击宦海旋涡里,“孤根捍滔天”且“时有碎裂”的苏轼吗?苏轼顽强的斗争精神,坚不可摧的意志,不正如同旋涡中鹅卵石一样吗?圆熟应对来自各个方向攻击,迎风斗浪,坚不可摧,不惧风吹浪打。文登-皇帝召苏轼,弹子涡石是形容词。皇帝召在宦海生涯中遭受残酷打击的苏轼。
文登蓬莱阁下:文登—皇帝召文人-皇帝召苏轼。蓬莱阁下—太守苏轼官邸,登州府。皇帝召登州太守苏轼。
数日后,1085年10月,苏轼“任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居舍人,三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后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三品),知礼部贡举”《苏轼生平》。
苏轼引用文登其它诗句:
余将赴文登:余,我。将,将。赴,投入。文登,皇帝召苏轼。我(余)要将心思投入(赴)到皇帝召苏轼(文登)这件事上来。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次,第二。韵,意味。刘景上书说“……”,皇上不予答复。唐景宗即位,认为刘景忠实,提升为礼部侍郎,迁任尚书,宣政殿学士。皇帝想倚重他,于是在他的笏上写道:“刘景可为相”。文登,皇帝召苏轼。介,耿直。亭,正,当。我是第二(次)个刘景,自意味(韵)像刘景一样,皇帝召苏轼(文登),是因苏轼像刘景一样耿直(介)忠实,忠于皇帝,皇帝召这样的苏轼,是正当(亭)然的事情。
结论:(苏轼引用)文登—始皇帝齐东召文人登山(坡)庆丰功—皇帝召文人—皇帝召苏轼—苏轼朝里有人(皇帝)好做官。“非东坡之名”,同理、非文登之名,文登—皇帝召苏轼。苏轼引用文登与苏轼引用东坡同源寓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