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宫艺科类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2020-10-20 07:23盛时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9期
关键词:校外教育专业化

盛时钟

摘  要:本文以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立项一般规划课题,立项编号2019SC343《县级青少年宫艺科类教师专业实践研究》中艺科类新教师专业化发展展开实践思考,艺科类新教师是青少年宫校外教育事业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立足宫本,多种培训,自主学习、多种提高方式结合,从而培养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艺科类骨干教师群体,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专业化;校外教育;艺科新教师

县级青少年宫艺科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青少年宫的整体发展紧密相联,谁都不能忽视专业教师在青少年宫发展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校外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宫的持续发展,青少年宫艺科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青少年宫的发展紧密相连。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戦中オ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在培养新专业教师过程中,应立足宫本,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多读书、读好书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关键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自觉 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己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作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可以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实践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员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自觉学习,关注校外教育系统的兄弟宫老师的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注意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是其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二、宫本培训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优组织

组建一个好的校外专业教研组,必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研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组织能力。青少年宫各教研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要带领本组教师积极开展宮本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能力,提高宫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如外出培训的教师回宫后必须要在宫内上一节汇报型的提高课,这样不仅使培训的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还使宫内的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宫内培训主要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起织广大教学,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青少年宫作讲座。青少年宫要为教研组成员提高业务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广大教师自觉地参加学历进修,把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

三、集体说评课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好方法

发挥教师团队精神,让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新教师在参与集体备课、说课、评课中能迅速成长。

第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期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第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期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课本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第三,个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时反馈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与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形成习惯。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

让新教师积极参与集体说评课,是校外教育反思性教研的常规工作,集体评课也是日常教研工作。在集体评课的教研定位上,是与宫本培训接轨的。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有意义的案例引领式的培训。以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共同提炼出新教师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再合作设计突破的方案,并从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升教研质量,从而提升教研质量,促进专业教师发展。通过每学期要召开几次全宫性的教一学研讨活动,包括宫级评优课、家长开放日观摩课、青蓝工程汇报课、优秀教师示范课等,形成“众人搭台,一人唱戏,大家受训”的良好局面,为新教师们集体评课提供了平台。集体评课应达到以下目标:其一,有方向。以教学为媒介、课例为载体的集体评课聚合老师们的视野,提出并解决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帮助新老师找到教学研究的方向;其二,有提高。有人说:“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新老教师们在具有浓厚研究氛围的集体讨论中时常迸发出教学灵感,受到启发,找出办法,加快新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其三,能合作。每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分享,会促使老师们用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团结合作。

因此,青少年宫要努力为艺科类新教师们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新教师个人与组织的良好互动,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方式,贴切教育教学和新教师的实际需要,构建校外教育新教师立体化交融的专业成长体系,在青少年宫校外教育体系让艺科类新教师尽快向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晓英.《师资培训研究》对新一轮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思考P29-34.

[2] 胡正昌.《上海校外教育实践与创新》上海教育出版社P182-186.

[3]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P81-85.

[4] 钟启泉.《教师的挑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P121-131.

[5] 常永才.《新校长的成功策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P67-80.

[6] 冉乃彦.《给年轻教师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59-63.

猜你喜欢
校外教育专业化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基于学科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校外教育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探讨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