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远嵩 刘晓瑜
摘要: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东·客家木偶戏为文化载体。对其进行特征色彩、特征形态、特征材质元素的提取,运用分解和重构设计排版以及再设计,非遗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相互结合,应用在文化创意产品上,才能在当今主流审美趋势下重拾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客家木偶戏;文创;视觉传达;设计理念
一、论文课题的动机与意义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和《广东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粤府函〔2015〕314号),促进我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支持文化遗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推动绿色健康区域性文化产业带建设,打造一批省文化区域性特色化示范区。
现今,受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影响,不同的区域文化正在发生碰撞与融合,区域文化元素在逐渐消失或者同化。在这个大环境下,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然而,在这新媒体时代,旧时的口口相传和纸质媒介传承方式逐渐转化为数字时代。因此如何对区域的文化元素进行提取与应用研究,怎样保持区域文化独具特色是现在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人们不断接收着外来的新文化,大众审美标准不断提高。传统的文艺活动逐渐难以满足现代的生活娱乐要求,使得一些年轻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跟风随大众心理认为木偶戏、客家山歌等地方文化、风俗习惯是落伍的,土里土气的。很多现代年轻人为了展现自己的洋气新颖与地方文化划清界线。他们没有认识到没有年轻鲜血的注入,木偶戏文化势必会消亡在历史长河之中。木偶戏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倾注了人们对新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不应在文化更新的潮流中被淹没,它应当被保护传承下来。
三、粤东·客家木偶戏文化元素的提取
(一)粤东·客家木偶戏原生素材文化元素提取
木偶戏是客家人从中原搬迁与华东地区本土文化相互结合,所衍生的风俗习惯,经过代代相传,所遗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木偶戏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之一,作为戏剧文化必定有舞台、服饰、音乐、宗教、民俗、色彩等原生素材。每个原生素材还分为一些特征素材,作为原生素材的代表符号,诠释原生素材的存在性。
(二)粤东·客家木偶戏与宗教的渊源文化元素提取
中国木偶戏简称“傀儡戏”源于宗教,把宗教仪式和戏曲表演糅合到了一起,称之为“宗教仪式剧”更为恰当。在古代,傀儡戏被奉为百戏之首,敬畏自然,敬畏神秘。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宗教文化始终密切相联。至今民间傀儡戏的生存,仍以宗教民俗为载体,流传于一些农村地区。宗教与戏剧文化在木偶戏中的融合,使得木偶戏这类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和文化价值。
(三)粤东·客家木偶戏角色色彩文化元素的提取
色彩心理学在设计中经常都能运用到,例如“红色”给人的视觉感觉是热情、积极。“蓝色”则是冷静、理性。色彩感觉是依存于传统想象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戏曲文化中色彩常常辨别角色人物性格的依据。
木偶戏在宗教和民俗的背景下,角色的色彩表达往往是充满着神秘感,但是经过对它色彩的系统研究,可以发现角色的色彩表达也有一定的规律。跟“南国牡丹”的汉剧一般,也分“生 “丑”“旦”“净”。但因为木偶戏既可娱人,也可娱神,所以脸谱刻画会更加狰狞,以驱鬼逐魔。木偶戏的角色色彩表达没有像京剧的脸谱那么讲究,生净旦末丑没那么多分类,其颜色纯度高,色相分明,色彩简单粗暴。
(四)粤东·客家木偶戏木偶工艺特征形态文化元素的提取
古称“悬丝傀儡”,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角色造型以人的比例缩小,材料除关节部位多以木头为主,服饰特点以古风韵调。每个角色设定的造型皆不同,都有其自己的风格特点。木偶在人们潜意识略显僵硬笨拙,每个细微的动作都得由操纵着,不能自已,所以提取的造型文化除了“生旦净丑”角色风格外,再加上动作形态,来凸显木偶特征风格。
(五)粤东·客家木偶戏提取文化元素的再设计
“再设计”是实现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重要设计方法。即把旧的文化元素拆分,以原有的造型特点为核心,利用形式美法则排版。对原生素材进行分解与重组,使设计出的新产品收到打破常规、凸显主题、增强视觉效果的效果。对初级提取文化元素一般都会再设计,加强文化的形式感,否则只会造成文创产品看似有文化实则无内涵的状况。初级文化元素只能承接原始文化的原型,并不能很完整的表达非遗文化的精髓。如元素1便是原型,虽然是个符号,但是跟上不现代美学审美标准。
四、粤东·客家木偶戏文化元素创意产品设计上的应用
文化元素符号作为文化主要的表达形式,是文化特色的视觉识别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附着在创意产品上才能体现设计的价值。文创材质为竹木、印刷制品、玻璃陶瓷、金属、针织布料等筛选合适载体材料。提取客家木偶戏文化元素典型特征、色彩、特征材料及特征纹理等,经过提炼概况、重组分解、解析并深化设计客家文化元素符号。应用在以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品牌设计、招贴设计构成客家木偶戏非遗传统文化文创。标志设计主要为客家木偶戏logo设计。包装设计主要以一些文具用品、旅游纪念品、生活用品包装,品牌设计主要以VI设计为主,如书签、CD、马克杯、帆布包、T恤、纪念章、日历、手机壳、渔夫帽等既能凸显其木偶戏非遗文化内涵,又有商业价值的商品。招贴设计主要以海报设计,把客家木偶戏所提取的特征形态、特征色彩、以及再设计,经过现代形式美原则排版的非遗文化传承的特色海报。在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前提下,打造出更具创意、更为时尚、年轻化的产品。尽可能的突出客家木偶戏文化的特点,使文化创意产品识别度高。
五、结 语
客家木偶戏文化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它能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其最初的祭祀祈福的功能,而是因为它蕴含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元素与内涵,是一辈又一辈人生活智慧的产物,是区别于现代快餐式文化的标志。
对于现在层出不穷的文化产品和消费者追求的特色文化消费的潮流,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设计,开发文创产品,必定可以满足许多消费者的要求,并且这也不失为一个让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延续的好办法。对于国家现在提倡的文化创意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让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与生活,让沉淀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焕发新生。
参考文献:
[1] 张志雄.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应用——以闽南文化为例[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2019.
[2] 李广云. 浅谈客家提线木偶戏的艺术传承与发展[J]. 大众文艺,2013(16):62-62.
[3] 罗春娜.客家木偶戏的困境与传承——以龙川手擎木偶戏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
[4] 马扬梅 许平山 张津. 基于情感设计理念的文创产品開发研究——以傩文化元素为例[J]. 池州学院学报,2019(02):122-125.
[5] 孙志伟,王家科,张帝雄,等.广西牛娘剧文化元素提取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探索与实践[J].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2019.
作者简介:古远嵩,1997.02.03,男,汉族,广东梅州,广州工商学院美术设计系,16级在读,本科生,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方向:非遗文化创意设计。
指导老师:刘晓瑜,广州工商学院美术设计系
(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