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2020-10-20 23:31冯海波
广告大观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应用

冯海波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于推动建筑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智能建筑的构建。通过对智能技术的定义以及基本框架进行概述,从而对智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更加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应用

引言

当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中,电气工程在其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器智能化设计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后期使用与运行起着积极的作用,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想要高速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促使电气智能化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文章主要从故障检测环节中的监管效率及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等方面,研究了电气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1、智能技术的定义

智能其实就是通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例如,射频识别装置、激光掃描、红外传感器等多种不同装置以及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然后构建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也是目前我国对于智能的一般概念。其实对于智能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将各种物品跟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使其能够在识别以及管理方面都更为便捷、迅速。所以通过分析总结,我们得知智能其实是一个将物与物相互连接起来的互联网,而且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逐渐转变为新型信息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对智能基本框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其主要是通过网络层、感知层、应用层这3个层面构建而成的。其中网络层需要涉及到接入网以及通信网,并且蕴含了 TCP/IP 协议以及互联网应用协议等多种通信协议以及互联网协议。感知层绝大部分都是从物体上的感知器,例如激光扫描仪以及红外线感应器等,然后结合一些其他控制以及执行设备联网构建而成。对于应用层而言,主要是通过借鉴Web浏览器的运用,例如针对城市管理、智能家居以及智能电网等某个实质领域的运用方法[1]。

2、电气系统控制中的质量问题

我国电气设备的操作方式逐渐趋向于复杂化,而电气智能化技术的成熟与使用能够改善此状况。结合我国当前建筑领域应用智能化设计的实际情况,TN-C-S 与 TN-S 的应用频率较高,明显高出于中性线的应用频率,促使电气系统在发展应用过程中实现精细化控制。与国外诸多发达国家相比,电气系统的精细控制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国家高新技术的组成要素之一。如在建筑工程的建设活动中,常见的系统精细控制装置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接地系统。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控制工作一直都是建设活动的难点工程,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会存在多种缺陷。如果在应用过程中将施工活动的连接点设定为变压器的中性点,那么施工活动便能够有效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次数,此方法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中的电气工程及配电所结构、变电所结构,在工作中想要对电气控制电路进行掌控,需要将 PE 与 N这两种类型的中性线分开,才能够促使智能化技术安全应用与长久发展[2]。

3、在建筑电气设计中 BIM 技术的应用

3.1、基于 BIM 技术的设计流程

运用了 BIM 技术以后,建筑电气的设计和数据传输都会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设计的质量会得到巨大的上升空间。对比传统设计过程,运用 BIM 技术后会有下列主要变化:①电气等专业的合作会贯穿整个电气设计过程。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能够实现动态协调,以免发生设计冲突。②增加二维视图的制作和调整步骤。在设计模型完成之后,将绘制过程转化为二维视图生产过程。但是,当二维视图不符合当前的设计深度要求时,需要对其进行调整。经过以上分析,在设计阶段使用 BIM 技术有着下列优势:①该设计方法直接有效,可以促进各专业的协同合作,有数据关联的特征,可以大量提升设计的整体质量。②由于增加了二维视图生成和调整阶段,虽然增加了实际的工作量,但能够减少相应的专业协调,还可以减少设计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对提高单位实际设计效率具有关键的效果和作用。③可以为设计优化提供诸多技术措施。

3.2、故障检测环节中的监管效率应用

智能电气工程主要包含有电气信息、网络控制等内容,在应用智能技术对施工建设活动的施工质量进行监测时,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效率。电气工程智能化的运行与实施是建立在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及电磁感应定律理论基础上的,这也是电气工程进行智能化设计工作的基础。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诊断工作,电气工程智能化能够有效检测出肉眼无法检测到的问题,这将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及设计结构带来影响,促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长久运行[3]。

3.3、应用到对电气设备的管理方面

我国电气行业内的竞争十分激烈,电气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胜并获得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电气企业需要依靠大量的电气设备,做好对设备的管理工作,能够促使整体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提高,最后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因此,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对电气设备的管理方面,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对电气设备进行保护,并且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方便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十分轻松、简单的实现对设备的有效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的智能化水平,并提高设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3.4、监控平台的合理构建

在科技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将智能技术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中,能够充分的体现出系统的特点,尤其是对相关信号的分析与获取等方面更具优势。如今,想要保证职能技术的全面发挥,必须对相关设备进行科学的维护,为了实现对职能技术的监测和调度,及时了解职能技术的状况,需要根据系统的特点进行智能化监控平台的建设,同时该平台要以 GIS为基础、。比如,在实际应用中,想要对各个设备进行自动化的控制,需要建立 ACC 功能模块,同时对调试系统进行合理的设置,实现电网频率调节的自动化控制,这样就能够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质量4]。

3.5、新风控制子系统

新风系统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将环境监测系统的空气质量数据整合起来的,然后合理将空气质量参数跟系统阀值进行对比,从而了解到更加真实的情况。如果是在比较合理的环境中,那么新风系统将处于相当于“休眠”状态的低能耗状态,因为其主要目的就是促进空气流通的作用。如果空气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指标时,那么便会通过采取一些应急方案,来推动大功率新风循环,从而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对于传统的新风交换方法而言,就是直接将室外空气作为气体源来进行转换,而对于该新风控制子系统而言,该系统是通过采用双向换气的方法来将外部空气传输到室内,然后再结合高导热效率材料实行热交换,从而使流入室内的外部气体与原本室内空气的整体温度都得到有效的降低[5]。

结束语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同样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及广泛的应用,并且将其与建筑电气节能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能耗。在如今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智能需要不断地加强中心计算机群,并且结合更加全面细致的方式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以实现真正的智能化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人民日常生活的资源利用率以及生产水平,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凌文青.智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18):57.

[2]  陈晓欢.电气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9(05):310-311.

[3]  樊强.智能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8):232-233.

[4]  王海深.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和展望[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81.

[5]  李多.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78.

(作者身份证号码:220284199204254214)

猜你喜欢
建筑电气智能化应用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