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摘 要:在桥梁施工工作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具有跨度大、结构对称的特点。基于现阶段可以使用的施工技术方法种类较为丰富,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桥梁施工工作的基本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结合不同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应当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从材料温度及施工规范性等多个角度,保障桥梁施工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推动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是新时期桥梁施工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其施工效果较好,但操作难度较高,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融入新的技术手段,从而提升施工效果。
一、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的基本特点
在开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的施工建设工作时,必须要了解这种桥梁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一)跨度大
这种桥梁一般用来连接河流两岸的城市交通,基本特点是河流跨度比较大。且这种河流大多用于通航,因此为了避免桥梁的支撑柱影响航运工作,就必须要设置大跨度的连续桥梁。这种桥梁只在河流两岸设置地面支撑点,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对于施工基础材料的质量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对称性
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工作中,可以使用的施工技术种类比较多。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悬臂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的基本特点就是:沿着桥的跨径方向,逐段悬出桥臂进行对称性的施工工作。这也是新时期连续桥梁的一个基本特点,在实际进行桥梁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要结合这些特点灵活拟定施工方案,绘制施工图纸,为施工工作的有序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现阶段施工单位经常使用的桥梁施工技术操作方法
实际选择使用哪种施工技术时,还应当充分结合每个施工步骤中的不同侧重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橋梁拼装环节的施工技术
拼装方法是施工效率相对较高的一种技术方法,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图纸明确桥梁的各项参数,包括桥梁的基本形状、总长度、宽度、高度等基础信息。然后,合理采购装配所用的施工构件,也可以采取制作构件的方式,这样可以节省一定的经济成本。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基础材料应当是钢筋混凝土,并且,需要对钢筋进行预应力拉伸操作,这是保证连续桥梁承载能力和抗侧力符合要求的基础前提。施工人员在具体制作构件时,应当预先制作试样,分析出该构件的质量是否符合施工需求。
(二)吊装环节的施工技术
在进行桥梁构件的吊装工作时,施工单位需要预先搭设可移动的支架,利用这个支架将构件吊至指定的高度,然后,通过操作机械设备完成结构的装配工作。在这个环节中,就可以使用悬臂吊装的技术。想要实现精准拼接,将施工缝隙和位置的偏移程度控制在桥梁施工工作允许的范围内,就必须要保证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同时,施工现场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连续桥梁属于大跨度桥梁,施工长度较长。因此,吊装施工工作应当分段完成,而如何选择施工顺序就是施工人员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其他常见的施工技术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在地面上的支撑点只有两个,分别在河流的两端,距离相对较远。为了保证整体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人员需要预先搭建出整个桥梁的框架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让施工材料污染水源或者周围的环境。框架结构通常以钢材为主,起到前期临时支护的作用。有了这个支护结构的帮助,施工人员就可以顺利开展混凝土灌注或者构件的拼装工作。在新时期施工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顶推施工技术也逐渐成为了连续桥梁施工环节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此外,这项技术的操作环节还涉及到对水平液压千斤顶的应用,这是该技术的施工难点所在,需要施工单位引起重视,应当积极展开人员的技能培训及安全知识教育工作。
三、科学控制桥梁施工质量的可行方法
在开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工作时,如何科学控制施工质量是施工人员的基本工作任务之一,这关系到后续桥梁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了市民群体的普遍关注。
(一)对材料温度的控制
施工人员在使用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工作时,如果没有科学控制材料的温度,就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差较为明显,进而产生裂缝问题,引发施工安全隐患。基于此,如何控制施工材料的温度就成为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温度控制主要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是混凝土浆液搅拌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可以通过合理加热或控制搅拌速度的方式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第二个方面就是关注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这还需要施工人员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最后一方面是在浇筑完成后通过开展养护工作的方式,控制混凝土凝固前的内外温度差异问题。这还需要施工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结构体系,结合国家对桥梁施工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健全内部管理工作的内容。严格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有效解决施工材料存在的温度差异问题。
(二)施工规范性的管理
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想要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施工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并比对施工方案所设定的数据信息,及时发现施工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隐患。这就突出体现了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质量监管工作的范围比较广,需要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具体包括对材料质量的管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管理、对施工工作流程是否有序运行的管理。最后,还需要在施工完成后开展全面的安全检查工作,将检查重点放在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上。并积极总结工作经验,研究技术的创新优化方法,以此来推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
四、结束语
施工单位在选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方式时,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地质结构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和图纸。从施工质量及施工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展开分析,选择合适的拼装技术,制作混凝土构件。并使用专业机械设备进行混凝土吊装工作,关注于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还引当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做好总结工作,保证桥梁施工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邹进,邱鑫.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简析[J].江西建材,2016(7)
[2] 刘海兵.大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技术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3] 申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6)
[4] 赵玲玲,马仁宇.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研究[J].同行,2016(10)
[5] 李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技术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4(8)
[6]王汉策. 预应力现浇桥梁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