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学数学理性思维的培育路径

2020-10-20 16:11唐三桂
数码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性思维培育小学数学

唐三桂

摘要:小学数学会为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指明方向,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事物或问题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令学生在抽象、概括中获得能力的有效锻炼和提高。本文就以让学生得以更好成长和发展为目的,对小学数学理性思维培育途径略作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性思维;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187-01

Abstract: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assoc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ational thinking direc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observe things or problems, comparison, analysis, synthesis an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so that students in the abstract, summary of the effective exercise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his paper aims at making students grow and develop better, and explores the way to cultivate rational think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Rational thinking; To cultivate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包含观察、实验、计算、推理、验证等一系列复杂学习活动的开展,自然就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行培育,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各项数学学习活动,准确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深入理解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迅速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顺利形成数学思维的习惯,从而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才能得以更好地形成及提高。

1  用学习需求来明确理性思维培育的方向

理性思维培育的关键在于“方向的明确”。就学生这一学习个体而言,学习需求是驱使学习的原始动力,是学习行为顺利产生的根本基础,是强烈学习兴趣产生的主要诱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住学生的已知,由学生的基础认知和固有经验入手,把握学生实际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心理,结合具体教学需求及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对未知事物所持有的好奇型,来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激活,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更有质量的数学思考,从而学生理性思维培育的方向才会变得更为明确。

我们不妨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就不用急于引导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习,而是要先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带领学生回顾2、5倍数的特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入手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把握,综合本次教学的内容来对学习需求进行进一步确定,以此来明确教学中学生理性思维培育的具体方向。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对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思考3的倍数的特征可能有哪些表现,令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是有区别的,光凭个位数是无法对其进行确定的,使得知识负迁移的负面影响得以顺利消除。

2  用学习过程来作为理性思维培育的土壤

理性思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事物或弄清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其包含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过程,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合理抽象及有效概括的关键。就学生本身而言,其进行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接收到的新知识会逐渐形成新的认知,开始与原有認知结构不断同化,并内化成为新的认知结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务必要确保学生完成所学数学知识的内化,让学生能够在头脑中构建起相对完善的良好认知结构,令学生能够由数学知识而掌握与之对应的知识技能,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以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而学生理性思维培育的土壤才会变得更为肥沃。

我们不妨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就要着手于学生的已知来对学习过程进行安排,先引导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复习,让学生能够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予以重温,令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确定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到“三角形面积计算”,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为肥沃的理性思维培育的土壤。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去思考“三角形面积计算”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相互联系,让学生能够用纸裁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又将两个剪成的三角形拼接还原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令学生能够顺利形成将新问题变成已解决问题的转化思想,使学生能够弄清楚“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接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道理,帮助学生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  用直观表现来提供理性思维的依据

理性思维的进行是有理有据的,这是理性思维的核心要义。就学生而言,抽象的数学知识应进行直观化转变,直观的表达更利于条理化理解的进行,是有理有据地解决问题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抓住“抽象”转变为“直观”这一关键,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表达,令学生能够迅速确定分析及解决问题所要使用的方法,从而学生理性思维培育才会变得有据可循。

我们不妨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给学生布置诸如“一班和二班一共有60名学生,一班学生比二班少8个,两个班分别由多少名学生?”之类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是极具挑战性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去进行理性思维,教师可以用“画线段”的方法来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行表示,令学生能够更为清楚地理解“60-8”是两倍的一班学生人数,而“60+8”是两倍的二班学生人数,使得学生能够更为顺利地将解题思路予以确定。此时,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成功地实现了“抽象”到“直观”的转化,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问题解决经验积累以及理性思维依据的把握,从而学生将会在理性思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  用实际实践来促成理性思维的回归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最后的归宿是“应用于生活”。就学生学习数学而言,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不是学习的全部,其还需要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实践之中。教师在重点强调学生认知的巩固之后,就要立刻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之中,令学生能够更为直接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使学生的成功成为理性思维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学生的理性思维培育才会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总之,理性思维是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得以形成的重要标志。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已有认知和经验,把握好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明确理性思维的具体方向,提供足够肥沃的培育土壤,有理有据地进行引导,积极地向生活回归。最终,学生才会更为理性地去进行思考,运用数学方法来了解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赵红星.小学数学教学理性反思自省途径探微[J].数学教学通讯,2018,665(28):56+70.

[2]徐万军.思维让数学阅读走向理性——浅谈小学数学阅读中积极思维策略[J].辽宁教育,2011(3):45-46.

猜你喜欢
理性思维培育小学数学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