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作品的教学、演奏、分析之间的互联性

2020-10-20 06:39苏敏
艺术大观 2020年16期
关键词:演奏钢琴教学分析

苏敏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当前艺术类教学体系已经逐渐丰富,而钢琴作为现代音乐中的主要代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本文便是结合钢琴的教学、演奏以及分析这三个阶段展开分析。首先分析了当前的现代化钢琴教学理念,其次阐述了在钢琴教学、演奏以及分析三者的理论联系,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验证。意在通过本文论述,能够为钢琴教学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钢琴教学;演奏;分析;互联性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6-00-02

从形式上来讲,钢琴教学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教学活动,也是综合钢琴作品以及演奏的行为方式落实综合分析和研究的艺术创造过程[1],因此当我们在讨论钢琴作品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程序进行综合阐述,无法完全将演奏行为、教学行为以及理论分析分隔开,而是要建立在这三者之上落实整体研究,这在进一步凸显艺术行为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使钢琴作品具有更加完善的内涵和灵魂。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演奏钢琴作品的过程中,对于现代化的钢琴理念研究不够透彻,导致教学和实践脱离,教学分析也未能从实际情况入手,这成为延误钢琴领域研究深度的主要因素。

一、现代化钢琴教学理论分析

现代化的钢琴教学理论往往与当前的新型教学改革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教学领域提倡要坚持在学生的角度来优化教学模式,重新制定教学规范,因此,在当前的现代化钢琴教学活动中,学生已经成了学习方式规划的主体,整体的教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由教师演奏讲解重点知识转型到,以教师的基础知识为基石,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理论分析能力作为优化方式,从而打造综合性自主性的钢琴学习环境。同时也需要结合当前对钢琴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不断跟进研发,促使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形成新的信息和资源,以拓展钢琴教学的领域和技能措施,从而打造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和学生实际音乐成长需求的科学教学模式。

以上,突出了当前钢琴领域教学的规范性和标准化,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能否真正领略现代化钢琴教学理论的内在含义,能否结合教学实践来落实教学模式的创新,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二、钢琴教学、演奏与分析之间的理论关系

(一)过渡联系

从整体钢琴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上来看,钢琴教学能够传授学生基础的钢琴知识和演奏技巧,而演奏实践可以检验理论学习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掌握程度,我们可以简单地将钢琴演奏实践作为将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能力的过渡环节。这种分析方式主要在于钢琴演奏实践是在摸索和尝试过程中不断练习的过程,难以根据学生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达成一蹴而就的目的,是不断提升学生演奏能力和自主分析能力的过渡阶段,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钢琴教学活动能够为作品演奏实践提供基础,而作品演奏实践活动又是检验理论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

(二)优化联系

根据现代化的钢琴教学理论来看,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利用实践进行技能升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分析来定位升级的重点以及解析当前存在的缺陷,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分析过程能够将基础知识学习的程度以及实践演奏的行为模式进行优化升级,使其具备进步的空间和发展的渠道。

这种优化关系是建立在提升学生学习技巧和掌控能力的目标上完成的,同时也是当前音乐教学素养培育的基础要求,音乐教学素养的形成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的主观意识进行音乐活动创新,结合既有的钢琴作品形成原则和演奏方式落实新演奏技法的研发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分析论证,检验创新是否具有合理性[2],也需要通过分析来发现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可以为钢琴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钢琴教学、演奏、分析的互联性实践检验

在钢琴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来检验教学、演奏以及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最具说服力,结合当前钢琴领域的诸多教学问题进行筛选之后,我们初步以在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手较小,无法在终止式中弹出完整的音符为例。从理论来讲,需要去掉其中的某一个音,但是如何选择去掉音节的类型,还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和演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一)教学决定了演奏的最终方式

当前k46在部分作品的终止式中作为常用的演奏技巧,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因此当前部分作品的结尾和声部分都是以k46-D7-t終止式为主[3]。能够标志着音乐到达了结尾,如果遇到了演奏者手小而无法弹奏完整的音符的情况时,必须要考虑将其中的部分音去掉,首先我们尝试着将终止式中的低音G去掉,这时主要留下的和弦以T和弦为主,这无法影响k46终止式的形成,因为绝大部分的终止感是由T和弦导致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四六和弦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若和弦突然以属低音的形式持续较长的时间,便可能预示着终止四六和弦的出现,这也表示着低音的存在可以给听者以音乐作品终止感的良好体验,能够有效提升音乐结构的对称性,因此在针对教学角度来讲,结合当前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认为,当演奏者的手较小无法完成终止式的完整结构时,首先需要保留和弦中的低音,进行其他的调节方式。

这便象征着在实践过程中若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演奏行为调整情况时,需要根据教学理论以及教学经验进行理论上的调整,这是首要的解决方式。

(二)演奏实践要在分析基础上完成

针对演奏实践的分析需要建立在自身作品基础上,结合其他作品的优势进行结合性分析,例如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包含了两个不同的动机,其一是对三和弦的分解,其二是环绕音的制造,这两个动机虽然较为短小,利用了两小节作为单位,本身材料不够完整,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短小的动机,为后世的钢琴音乐演奏实践提供了大量的创新和优化空间。而这些创新和优化便是建立在分析基础上形成的,结合作品统一规则来落实空间研究,针对不同动机进行分离重组,通过换调、离调等创新操作[4],将原本具有陈述性的元素转换成惯例性的元素,以此来实现音乐演奏的形式转换和结构优化,这是钢琴演奏史上的重大突破。

同时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盛极一时之后,舒伯特在基础的奏鸣曲写作方式的影响下,开创了一条具有个性化的创作道路。舒伯特在组建演奏形式结构的过程中,巧妙地利用了歌唱性以及抒情性较强的元素,这打造了新型的钢琴演奏结构,在处理奏鸣曲动机的过程中,坚持以完整的旋律作为主题,但是这种以完整音乐结构作为主题的形式,往往会导致部分材料之间的割裂感增强,因此舒伯特根据自身创作的音乐结构进行了分析调整,将惯例性的材料进行拉长,以此来淡化主部和副部之间的割裂感,从而达到整体音乐结构的统一。

这种分析是建立在整体音乐结构创作之初便形成的利用串联的方式,将不同音乐材料连起来,以实现演奏效果的极致提升。

(三)以分析提供教学和演奏的活力

在钢琴教学以及钢琴作品演奏的过程中,不同的音高仿佛是交互融合的密码,而演奏者往往是建立在不知道解码方式的前提下进行练习式演奏,在实践操作以及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及演奏者要分析不同音高之间的组织形式,建立在自身想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且结合美学以及哲学等基础理论,联合钢琴教学原则进行优化,这样打造出的作品才可以具备升级的空间。

例如我们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聆听者不需要了解不同音高之间的组织形式,只需要通过听觉直观的感受音符之间的旋律便可以判断钢琴作品的演奏效果。反观钢琴教学和钢琴演奏活动来讲,当教师已经传授了基础的演奏知识和理论知识后,便可以适当地放宽对演奏者的掌控,建立在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意识的基础上进行韵律分析,不断探究不同演奏技巧之间的优化方式和升级空间,赋予演奏行为灵活性和创新性,才可以为钢琴作品演奏,奠定良好的优化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琴作品的发展是需要建立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演奏者的灵活分析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音乐艺术形式,是结合不同阶段的本质形式,以追求统一整体的钢琴演奏规范为目标,以提升升级空间和创造水平为主要指导方向的新型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钢琴教学可以作为基础的理论框架,而作品演奏行为可以作为丰富框架内容的过渡环节,分析行为则是建立在框架和内容基础上,建立不同細节和主体之间关联的方式,只有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进一步提升钢琴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够为钢琴领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玢.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问题与改革分析[J].戏剧之家,2020(18):55+57.

[2]沈兴.元认知理念指导下的师范类院校钢琴启蒙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20(12):220-221.

[3]王曦.过程性评价的内涵、价值及其在独立学院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105-106.

[4]侯乐.钢琴教学的新思路——评《钢琴教学的系统科学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20(06):123.

猜你喜欢
演奏钢琴教学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