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后,作为后周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率军发生兵变,夺取皇位建立了大宋。而宋朝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大一统的局面,宋太祖宋太宗虽然结束了“十国”的历史,但对于辽国却始终无力收拾,只好与契丹人时战时和、长久对抗。同时,党项族也不断强大,于1038年建立了夏国。面对两个劲敌,宋对辽每年要‘纳银绢,对西夏也每年要‘赐银绮绢茶。而千两银、万匹绢、万斤茶,是官府取百姓的劳动成果作为他们向辽、西夏进贡的物资。《河北民》作于仁宗庆历六年,即1046年,该年河北大旱,赤地千里。作为一个纯正的儒者,王安石自幼受儒家教育,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心中秉持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安石怀着沉痛的心情作了这首《河北民》。
王安石在诗中描写了“在辽与西夏的侵扰和汉族地主官僚压榨下的河北人民的悲惨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的民生状况。诗中从三个方面表现 “河北民”的“长苦辛”。
其一,“河北民”辛劳所得被用来”事敌夷”。河北民家家户户的孩子学习耕作与纺织,他们的劳动所得却尽数上交朝廷,被用来进攻给辽和西夏。“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事”字,钱钟书先生解释为“有事于——防御的意思”,朝廷御敌的方式并不是军队炮火,而是用给予敌人银绢的方式来御敌,可笑又可悲。辛劳所得不能为己用,即使上交也不能为国中人所用,反而被用来为朝廷耻辱的行为埋单。
其二,大旱之年仍需服河役。发生旱灾,朝廷本应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但现实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灾年民不聊生,州县的官员仍逼促百姓去服劳役。“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从”仍“字可以看出,朝廷官员墨守成规,毫不变通,在大旱的年份仍给予百姓沉重的劳役。“催”字向我们呈现出官吏逼促百姓去服劳役的画面,凶神恶煞的嘴脸彷佛尽在眼前。二字连用继续造势,加深对百姓的同情,对朝廷苛政的批判。
其三,见到南方丰年仍“无食”后的绝望。“老少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老少相携”含义丰富,青壮年都被官府召去服劳役,一家只剩下老人和幼童。南方虽风调雨顺,但百姓仍然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一点足以引起反思,开篇第一句说“河北民”“长苦辛”是由于“近二边”,但事实却是“南人”也吃不饱穿不暖。曾巩在《胡使》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南杰鳞鳞多送北,北兵林林长备胡。胡使一来大梁下,塞头弯弓士如无。折冲素恃将与相,大策合副艰难须。还来里闾索穷下,斗食尺衣皆北输。” 由此对比可知,这显然是朝廷的缘故让各地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以上三个场景的呈现足以看出河北之民境遇的可悲,透露出诗人对民生的密切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刻同情,可窥见“沉郁”之风。而本诗最后两句“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是借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典故,采用古今对比的手法,将宋朝的现状与“贞观之治”的盛状进行对比。据《资治通鉴》卷一九六记载,唐太宗在贞观十五年曾对自己的侍臣说自己有二喜:“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北虏久服,边鄙无虞,二喜也。”唐太宗的二喜在当时的宋朝一个都没有实现,对比之下,王安石讽刺了朝廷当政者,对黎民百姓也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步步深入,转折蓄势,最后古今对比抒情,又是得力于杜诗”顿挫“之妙。
“安石对于诗,推崇杜甫,颇能步欧阳修、梅圣俞后尘,尽扫西昆体之失。”王安石曾作《题杜甫画像》一诗,” 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可见杜甫对他影响之深之大。
王安石的诗歌以他五十六岁退居江宁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王安石诗歌在内容上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后期他的诗歌以写景抒怀诗代替了前期的社会政治诗,诗歌内容或描写秀雅幽静的自然风光,寄托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河北民》作为王安石前期政治诗中的代表,也体现了他学习杜甫关心政治、同情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精神。将其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对比,更能证实这一点。《河北民》中“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让我们联想到杜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中官吏捉人征兵、士卒服劳役疲惫艰辛的场景。再如“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河北之民的悲愁,“犹如阴云惨雾,弥漫太空,致使白日为之无光,天地为之昏暗。”杜甫在《新安吏》中写道“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送走服兵役的男子,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好像带着哭声。在抒情的过程中都巧妙借助自然事物为情助势。不论是在诗歌内容、风格还是情感上,都可看出王安石学杜甫诗的明显痕迹,可见他对于杜甫的推崇。
王安石是一个超越时代的改革家,一个充满争议的政治家,一个勇于任事的士大夫,一個理想主义者。《河北民》言简意赅,全面反映了北宋末年的民生状况,并与唐太宗贞观之治形成鲜明对照,这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诗中对于”河北民”“长苦辛”的描写层层深入,最后古今对比寄予感慨,造成文势跌宕之美,在诗风上逼近于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体现了浓厚的儒者情怀。
作者简介:朱奕璇(1999-),女,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在读。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