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西汾阳地秧歌的文化艺术特征

2020-10-20 06:39陈媚
艺术大观 2020年18期
关键词:汾阳秧歌民间舞蹈

陈媚

摘 要:通过对汾阳地秧歌艺术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大致对地秧歌进行了分类,并简单的认识到了地秧歌的社会功用,从中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语言特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体现了研究汾阳地秧歌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地秧歌;文化价值;艺术特征;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8-00-02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的“汾阳地秧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吸收汾阳当地民间传统艺术精华,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一带的具有广泛群众参与性的民间舞蹈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及历史与民俗学研究的价值,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然而,由于“汾阳地秧歌”的流行地域缩小、专业性差、传承人员老化、艺术特征被同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汾阳地秧歌”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一、汾阳地秧歌的简介和研究背景

传说在北宋末年间,当地人们非常敬仰和钦佩梁山好汉的侠情,就把他们的事迹与精神融入当地的秧歌中来歌颂他们,这就揭示了汾阳地秧歌与武术有着密切的渊源。由于地区的遗留问题,最初的地秧歌被分为“汾孝地秧歌”和“汾孝秧歌”,而在他的分类上也被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和以歌唱为主的“文场”。民国时期,兵荒马乱,人民生活窘困,汾阳地秧歌一度被禁演,当地百姓酷爱地秧歌,当地村官宁舍一顶乌纱帽,也要把咱的秧歌闹!在2008年,山西“汾阳地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

“汾阳地秧歌”作为一种独具广泛群众参与性的民间舞蹈艺术,它结合了当地人民刚柔并存的性格特点,将传统的武术动作转化为舞蹈动作,数百年来在汾阳一带盛行,是当地人民情感交流与生活状态的表达。它宛如艳丽的奇葩盛开在汾州大地上,为汾阳民间传统文化底蕴增添姹紫嫣红的光彩。然而,由于“汾阳地秧歌”的流行地域缩小、专业性差、传承人员老化、艺术特征被同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汾阳地秧歌”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2]

二、个性鲜明的文化艺术特征

(一)舞蹈角色的独特性。演员主要分为磕棒小生的武生、腰鼓花脸的时迁、小锣女子的孙二娘三种角色,在服饰上主要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服饰,塑造和突出人物的特点,图案多以写生为主,云彩、日月、百兽等,与古代祭祀有着密切的相关。

(二)舞蹈套路的多样性。主要有七十多种套路:“一条龙单引”“两条龙双引”“八角茴香”“卷垫席”“十二连勾”“单勾心”“天地牌”。演員们按照各自的舞步,互相穿插着交替表演,场面千变万化,整个舞蹈套路布局和编排细节完美配合,有序进行,欢畅而又自然。

(三)舞蹈动作的丰富性。花棒手有叫棒、弓马势、虎势、恶虎扑羊基本势法,小锣手有天女散花、踏步提锣和挑辫链等动作,腰鼓手有凤凰单展翅、双展翅、朝天一炷香和猴掏马蜂等势法。这些动作韵味十足、舒展大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受到了众多舞蹈艺术专家的喜爱。

(四)道具与舞蹈的融合性。地秧歌的主要演奏乐器是由打击乐和一些民间乐器组成的,主要有渲染气氛的花棒、小锣、腰鼓,烘托外围气氛的大锣、大鼓、铙钹和小汤锣作为外围的主要乐器,在制造强烈的感情氛围中,把演员迅速地带入规定的情景设定中,从而达到演出的最佳效果。

(五)舞蹈妆容的多变性。由于汾阳的地理及环境因素,而让它常年遭受虫灾祸害。当地人每年都会以地秧歌的舞蹈祭祀活动,祈求其免受灾祸,所以大多数汾阳地秧歌演员的脸谱,常会出现一些“五毒”的图案。而唱角一般不化妆,全凭唱功博人眼球。而扮武生的演员则将老羊皮袄反穿当戏服。

三、汾阳地秧歌的文化艺术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汾阳地秧歌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它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文化、情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祈盼,他的主要艺术功能有以下几点。

(一)娱乐功能

汾阳地秧歌在每年元宵节是秧歌队最为活跃的时候。是一种以舞蹈表演为主的民间艺术,是汾阳当地群众春节农闲娱乐的一项重要传统活动,参加第二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深圳中华大庙会民间艺术精品展演,均获得大奖。作为具有代表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汾阳地秧歌已被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二)祭祀功能

汾阳地秧歌在当地人心目中还有送瘟神的功用。由于地理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地人每年都要举行以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来祈求神明保佑他们风调雨顺、降福免灾。这些祭祀舞蹈的活动,都离不开地秧歌。

(三)情感表达功能

我们从地秧歌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来了解和观察舞蹈角色的各种情感,他们将生活中的人与事、文化与信仰、情感与寄托用舞蹈的艺术形式传承与发扬下去,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汾阳地秧歌文化艺术特征形成的因素

(一)汾阳地秧歌文化艺术特征形成发展的环境因素

由于汾阳地处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交融一地,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为三晋文化之乡,历史发展悠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汾阳地秧歌特有的文化艺术特征。

(二)历史及社会人文因素

地秧歌的形成则是由几个自然形成和人文因素造成的,遗存丰富。地秧歌所形成的环境起源于唐朝时的栗家庄,由于原本生活在西京长安的人们受到了时代的变迁来到了东京汾阳,就把当时盛行在宫廷中一种打击乐舞的表演形式流传到了栗家庄。就是现在的“地秧歌”。在这块宝地上曾诞生过唐代五律诗鼻祖宋之问、宋代名将狄青均。人民尚武习文,文化包容兼汇,给“地秧歌”的形成带来了有利的条件。现如今的地秧歌大多数都是从当时太监、宫女、侍卫们中转变而来的。在清康熙《汾阳县志》中曾记载到:“立春先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里人行户装渔樵耕读,伶人为抵角诸戏剧,充十二行,各执事前导。结彩为楼,城关乡镇老幼男女皆聚观焉......”可见,在古代“地秧歌”就早已形成,他的传载对于现今的“地秧歌”有着极其重要的前提条件。“汾阳地秧歌”历史久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现如今汾阳市还因此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五、汾阳地秧歌的传承意义

汾阳地秧歌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情感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也是当地人民情感交流与生活状态的表达,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的变化,地秧歌也在审视自身,并以兼容并蓄和继承创新的方式来发展完善自己,它宛如艳丽的奇葩盛开在汾州大地上,为汾阳民间传统文化底蕴增添了姹紫嫣红的光彩。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节奏也日渐加快,特别是互联网、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人们可选择的文化娱乐方式增多,以往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逐步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在地秧歌的发源地,村落间一栋栋楼房的耸立,骑着摩托车,开着小汽车的农民来来往往,昔日村里大伙经常敲锣打鼓欢聚的地方如今却“依然显得单调和冷清”。在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后,它的存在也日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而汾阳地秧歌作为历史遗留下最宝贵的现代文化艺术,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当地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来减少因人文因素而造成对汾阳地秧歌艺术价值的损伤。对当地秧歌老艺人们进行录音、录像的采集,尽可能完整的保留下地秧歌仅存的艺术作品。加大普及民间舞蹈艺术的宣传力度,让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开设地秧歌课程,让学生们更好的走进它,了解它,从而保护和传承它。组织当地民间艺术团来提高他的商业价值。

汾阳地秧歌应映了我们山西人一代代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是我们感情依托的避风,它的存在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传播弘扬我们华夏文明的活化石,是我们山西文化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而现如今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这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流传和保护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纂.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M].北京:中国 ISBN 中心出版社,1993.

[2]汾阳县志办公室.汾阳县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汾阳秧歌民间舞蹈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民国时期的《汾阳行政周刊》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近代基督教公理会传入汾阳探析
关于汾阳工业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汾阳出土唐代墓志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