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钗记·见娘》中的老旦表演赏析

2020-10-20 10:37张静芝
广告大观 2020年3期
关键词:赏析

张静芝

摘要:《荆钗记·见娘》此出唱做并重,哀惋动人,为冠生重头戏“书(书馆)、见(见娘)、惊(惊变)”之一。《荆钗记·见娘》的程式并不很繁冗,它要求演员注重在内心的体验和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只有深入地体味主人公内心的隐痛和痛定思痛后的绵绵思忆,把握其情绪的流动,才能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自然真实地反映生活。结合自己对《荆钗记·见娘》的思考,谈塑造人物的心得。并结合这个戏,就昆曲的传承、发展、创新等问题表达个人思考。

关键词:《荆钗记·见娘》;老旦表演;赏析

老旦,顾名思义,为老年妇女的角色,凡戏中上了年纪的妇女(含中年妇女)均可归入这一行当。然而并不是自有戏曲以来就有这个脚色的,在宋元南戏中就无老旦一角,戏中年老妇女或由净扮,如(张协状元)中的张协母、李婆,《琵琶记》中的蔡婆;或由外扮,如《西厢记》中的崔夫人;或直接写“母”字,如《千金记》中的高母、漂母。由净扮。表明年老妇女的角色在戏中并不重要,在旦行体系中尚未建立该行当,需由其他行当兼扮。徐渭《南词叙录》记载南戏角色名还未有老旦,老旦被轻视的情况到明代后期才有所改变。明末的民间职业昆班也按剧本所揭示的脚色要求以老旦去老年妇女,之后在戏曲的创作中老旦行当运用愈见普遍,老年妇女在戏中的地位也愈显重要。

清代,文人创作的传奇、杂剧中的老旦成为广泛出场的行当,它虽较正旦、贴旦(后来昆班又有正旦、四旦、五旦、六旦、作旦之分)为次,但已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改变了老年妇女在戏中的尴尬场面。那些庄重、干练而又心地善良的慈母形象更是受到观众青睐老旦扮演的人物大多为慈母形象,“要显出旧时所谓教子有方的贤母风范”,代表剧目有《倒精忠·刺字》岳老夫人,《铁冠图·别母》周老夫人,《荆钗记·见娘》王老夫人,合称三母戏。

《荆钗记》是元代戏剧家柯丹丘的名作,昆曲《荆钗记·见娘》取材于其中的第三十一出《见母》。众所周知,南戏在《荆钗记》诞生之前,其婚姻方面的中心主题是批判“负心郞”,同情被抛弃的痴情弱女子,旨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与封建礼教的黑暗。其代表作有《王魁负桂英》《赵贞女蔡二郎》《三负心陈叔文》以及《张琼莲》《崔君瑞》《李勉》等,不一而足,统称为“负心戏”。正如温州学者唐湜在《南戏探索》中所说:“这是一种历史的悲剧。”必然会受到新兴市民阶层的强烈谴责,他们实在无法容忍他们中某些出身“寒门”的子弟高攀之后即忘本,将同样出身于这一阶层的“儿女”抛弃。于是即借用“戏文”这一武器,以表示强烈的愤慨,让这些受迫害致死的阴魂化作厉鬼去活捉负心郎,或祈请天雷击毙丧失天良的“状元公”,充分体现了早期南戏所具有的强烈人民性的批判精神。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变化,南戏的中心主题与斗争手段也势必随之发生变化。《荆钗记》正是时代变革的产物,它一反负心戏的传统主题,塑造一位忠于爱情的“义夫型”形象,给当时的戏曲舞台带来质的变化。全剧48出,演王十朋幼年丧父,赖母张氏抚养成人,乡试中举。乡绅钱流行早年丧妻,留下一女玉莲,欲招十朋为婿。王家清贫,以荆钗为聘。同里孙汝权却是富家子弟,见玉莲貌美,以一对金钗,加四十两压钗银,托玉莲姑母为媒提亲。玉莲继母姚氏贪财,欲允孙家。钱流行作做不了主,让女儿自选。玉莲慕十朋才学,择选王家。姚氏大怒,不办首饰房奁,选择“十恶大败”之日,以一顶破轿将玉莲送往王家成亲。婚后半载,十朋上京赴考,中了状元,授饶州佥判。万俟丞相欲招其为婿,十朋以有妻为由拒婚。万俟怒,将十朋拘留听候,不让回乡。十朋托承局寄家书,接家眷来京一同赴任。适孙汝权落第在京,乘机将十朋家信改为休书,谓已入赘相府,命玉莲改嫁。孙汝权回乡后,再度向玉莲求婚,玉莲被继母与姑母逼得走投无路,投江殉节。幸被赴任而路过温州的福建安抚钱载和所救,并收为义女一同赴任。张氏闻儿媳死讯,至江畔哭祭后上京寻儿。十朋见母,知玉莲已亡,痛不欲生。万俟为报复十朋,又将他改调烟瘴之地潮阳佥判。钱安抚至福建任所,即遣使赴饶州向十朋报告玉莲信息。谁料现任的饶州佥判也姓王,因水土不服刚亡故。使者误为死者即王十朋,回报讣讯。至此,十朋与玉莲皆以对方已死,彼此不时烧纸祭祀。越五载,万俟被免,十朋升为江西吉安太守,此处离温州不远,乃寄书接岳父母来任所享福。钱安抚也调任江西安抚,路过吉安府,欲将义女玉莲许配十朋,十朋、玉莲均坚守贞操,誓不娶嫁。元宵节,十朋赴玄妙观追荐玉莲亡灵,玉莲也来此为十朋亡魂祈求冥福,彼此邂逅生疑。钱安抚宴请十朋,席上出示玉莲一直佩戴的荆钗,十朋确认,感慨万千,于是夫妇相认,全家团圆。剧本歌颂了王、钱二人坚贞不渝的爱情,描写了他们对黑暗势力的反抗精神和不屈的斗志,是一部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

《见娘》是昆曲老旦重要的家门戏,唱念和表演并重,常见于昆曲舞台,已经打磨成经典。这个戏也是昆曲中经典的“三鼎脚”的戏,其中小生、老旦和老生三个人物的戏份都很重要。在人物关系上,小生和老旦如同一根绳子的两端,一边紧紧逼问,一边步步搪塞,而老生又好像夹在两人中的中间人,这样的人物关系,才更突出了戏剧冲突。三个人物的关系处理好,配合得当,做戏才能出彩。

在《见娘》中,不同于王十朋前后情绪的转变,老旦从开头便是了解事情原委的,但是她并没有打算和兒子和盘托出。因此,多重情绪表现的复杂性是老旦表演的关键。

老旦在出场的时候,已经隐含了双重的情感。一方面,收到儿子“一幅鸾笺”,千里迢迢母子相会是欣喜,而媳妇投江一路来“万种孤凄”是悲痛。开场的一段引子,两种情绪便交织在一起。这时候的王母,并没有打算把媳妇投江的事情和儿子和盘托出,对儿子那封“休妻”的家书,她自己也暗含责备,打算一问原委。

老旦进门前后,小生和老生一段程式的寒暄之后,母子正式相见。见面的时候,王母首先问“儿吓,你在此好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念白,有一语双关之意。一方面只是字面意思的多时不见的寒暄,而除此之外,更隐含了一层“你最近在有什么事导致了你写这封休书”的含义。在《荆钗记》全剧中,王十朋是一个非常正统的人物,恪守传统礼教,所谓休妻再娶攀高枝这样的事,是断然不会做的。从人物的社会关系上,王十朋性格的养成,这位母亲的严苛管教自然功不可没。于是在收到儿子的“休书”之后,王母的责备溢于言表。

开场寒暄之后,《见娘》步入了主要的戏剧冲突中。王十朋从母亲“缘何愁闷”开始,问及到了妻子。这里的一段【刮鼓令】是老旦在全折中的主曲。这支曲子主要回答王十朋“她怎生不与娘共登程”的问题,开头的“心中自三省”亦加重了责备。这里演唱的时候,演员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此时,王十朋还蒙在鼓中,而观众则是全知视角,于是在表达悲伤之余更要显示出搪塞之意,既表现得让对手的演员看不到原委,又要让观众看出演员在思考以什么样的借口来回答儿子问题的状态。

王十朋问母亲得不到答案又不敢紧紧相逼,转而逼问李成亦不得。这时他跪下来,像个孩子一样,亦逼问亦撒娇地重新把问题交回给母亲,一来一往之间,藏在王母袖中的孝头绳落下,这件事终于瞒不住了。这里通过一段三个人的念白,一问一答一拦,“千不是万不是都是你的不是”王母一边责备,十朋一边疑惑,讲篡改休书和玉莲投江的经过交代出来。这段对白非常经典,其中人物对白接口的节奏是表演的关键,因为说及最重要的事情,三个人的情绪都非常紧张,接口要咬合得严丝合缝密不透风,却又要交代清楚,对关键点予以强调,因此三个人的配合和爆发力的张弛成为了这段表演的关键,亦是全剧表演的最高潮。

《荆钗记·见娘》的程式并不很繁冗,它要求演员注重在内心的体验和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只有深人地体味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把握其情绪的流动,才能细致人微地刻画人物、自然真实地反映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猜你喜欢
赏析
汉字赏析(广、上)
书画作品赏析
画作赏析
书画作品赏析
书法作品赏析
数列新颖题型赏析
青年画家作品赏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