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作为严重威胁人们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的关键因素,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几率不断加大的基础上,要求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必须结合更加先进的科学方法,提出有效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
引言
岩土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同时岩土工程也是土木工程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岩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那么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岩土工程的建设质量。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建筑行业在其中的整体发展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所以对于岩土工程项目而言,必须要意识到地质灾害问题在其中的重要性,提高对地质灾害的处理力度。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与危害
1.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分类
岩土工程引起的地质自然灾害也可分为二类:一是由许多自然灾害造成的原因;二是人为灾害造成的。自然灾害,不能由于社会需要、现代人的努力和其他相关措施就不能发生。人为因素,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生几率逐渐增加,损失也会逐渐增加。目前,主要的地质灾害包括泥石流、岩流、瞬时崩塌和地面变形,是相互关联的,在其一种重要因素的巨大影响下,这些灾害中的很容易导致另一个或多个灾害的发生。因此,有效地实施岩土工程的各种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1.2主要危害
岩土工程引起的多方面自然灾害,具有重大的突发性灾害性质。若发生,往往会嚴重威胁人们的安全及周围的生活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财产。同时,由于岩土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的泛滥和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各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和进度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企业需要对现有的施工计划进行定期调整,甚至重新开始规划,这将导致整体成本的显著增加。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各种灾害,必须重视和改进各种灾害的预防和控制。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2.1滑坡防治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滑坡是最常出现的一种地质灾害。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能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这一灾害。相关人员需要以预防为主,遵从防治结合的原则,认真分析和研究出现滑坡的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克制,解决滑坡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控制好地下水和地表水,这样能将水对坡体的威胁大大降低。通常情况下,如果不存在人为因素的话,那么出现滑坡的主要原因就是含水量大。如果可以将水对边坡产生的作用消除,那么就能避免滑坡问题的发生。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第一,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好整个滑坡区域外围的地表水,防止这些水流入到滑坡区域内,可以在边界处秀患处一个截水沟,截流地表水;第二,在滑坡区域内修建排水沟,尽可能排除与曲内的地表水,防止这些水威胁到边坡;第三,采用支撑盲沟、垂直孔排水、水品钻孔疏干等方式,逐渐排出地下水。具体应用等方式需要施工人员能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防治措施。其次,充分了解边坡的实际情况,改善其岩土力学强度。施工人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逐渐改善和优化边坡岩土体所具有的力学强度,借此提高整个岩土体的抗滑能力,尽可能减少滑动力。
2.2崩塌防治技术
崩塌本身灾难来临迅速,威胁较大。对崩塌防治,需对对应岩土仔细检查,看岩土是否不稳,若发现确实不稳定,应对岩土加固处理,避免岩土发生滑落,减少土体产生裂缝几率。相较于滑坡防治,对崩塌防治难度较低,治理简单。但是,就陡峻边坡崩塌治理而言,其裂缝和沿途结构组合及地质情况具有不确定性,无法以人为方式很好的预控制,受卸荷裂隙区扩张、扩展影响较大,裂缝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需对危险性岩土进行清理,之后采取锚杆加挂网喷护锚固方式实现对土体的加固保护,避免崩塌发生。
2.3泥石流防治技术
我国部分地方非常容易出现泥石流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制定好恰当的避绕措施。如果无法避开这些地区,那么就需要采用以下几种防治措施:第一,排导。在经常出现泥石流的区域,需要在其下游修建出排导沟,借此更好的阻挡泥石流,使其能慢慢改道;第二,拦挡。在经常出现泥石流的区域中,可以在沟道的上方修筑出拦砂坝,这样才可以拦截下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最大程度减少泥石流所带来的危害;第三,储淤。相关人员可以在泥石流的下方修建停淤场,借此合理控制泥石流的流量,避免泥石流影响到下游人们的安全以及建筑。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控策略
3.1动态监测
为降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对生命财产造成的严重威胁,采取合理的地质灾害预控措施提升地质工程的稳定性,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举措。施行灾害预防概念工作,规避地质风险是控制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城镇多、人口密集的河流上游区域内,如果存在复杂地质、有滑坡和崩塌现象的高山和峡谷地区,要采取合理的风险规避手段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态监测上游河段内雨量、水文,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在雨量大的时候如果存在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将附近的居民转移到安全的地区内,降低生命财产损失。
3.2工程预控
以滑坡预控而言,对于小型的土质滑坡就可以运用工程防治,采取前缘支撑拦截、滑坡后缘排水的工程,从整体上提升岩土工程地质的强度,增强地基的稳定性。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岩土工程的强度达到预控的真正效果。对于地质情况复杂的地区,尤其是软土地基很容易就会发生地质灾害,为增强地基的稳定性采取合理的手段稳定地基,实现对岩土工程的合理预控和防治,让其达到理想的岩土工程预控效果。
3.3生物预控
生物预控措施是指运用生物条件改善自然环境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的一个过程,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属于经济性非常强的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并且有很好的生态效果。对于很多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基本上都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工程建设破坏形成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内植树造林,保护原本的生态环境,合理放牧,禁止过渡开垦、放牧等,减少对生态环境平衡造成破坏,从理念上吻合我国当前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建筑施工上也需要树立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减少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合理开采自然资源,避免过度破坏毁坏生态平衡,造成更严重的生态破坏。
结语
岩土工程在中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针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研究,应详细分析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应结合新的技术以提高总体预防水平。
参考文献:
[1] 薛劲锋.探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J].西部资源,2019(04):93-94.
[2] 钟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J].世界有色金属,2019(06):244-245.
[3] 阙东明.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93-94.
[4] 宋睿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22):68-70.
[5] 廖何森,崔茂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对策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5):223-224.
[6] 王雷.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3):175-175.
作者简介:刘满,1982年4月出生,男,汉族,甘肃兰州人,研究方向:岩土工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68023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