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动画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高校作为培育动画人才的主要机构,承担着培育动画人才内在素质修养及外在职业技能的重要职能;快速发展的动画产业亦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 2019 年 3 月到 6 月动漫公司稀缺人才种类数据表中,专业型人才占据 69.57%。而动漫行业 3 到 6 月接收到的人才简历数据表中,专业型人才仅占 8.7%,且 2019 年动画行业招聘,52.17% 的公司招聘到的人才质量是低于预期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动画教育产业的“红火”现状并不意味着动画产业拥有了充足、优质的人才资源,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依旧存在一些显著的矛盾。
河南的动画专业尚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省内动画设计公司无论从数量、规模与综合实力、或是经济效益来看,都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河南的动画发展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动画专业毕业生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动画设计、游戏设计、影视后期合成及相关项目的工作。虽然目前河南有较多的动画公司,如河南西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约克动漫集团,河南微表情动漫公司,河南金秒动漫公司,河南华豫兄弟动漫集团等知名公司。但目前动画专业学生的就业并不乐观,多数动画专业的毕业生很难真正走向专业对口的岗位,大多转行进入和设计相关的其他行业。从我院2015届、2016届学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动画公司企业,部分学生选择平面设计等其他设计岗位,有的学生转行从事其他工作或自主创业。每年毕业生人数很多,但整个动画设计市场人才仍然匮乏,满足动画公司的人才少之又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动画人才达不到到动画公司的需求,人才供求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矛盾,其中课程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郑州科技学院已经迈进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学导向和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动画专业2018级的教学培养计划在领导和同事共同努力下,经过反复的锤炼和数次的淬火,已基本定型,有待出炉。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和专业特色也都已确定,课程体系的架构和课程群的形成是急需要课程知识模块来搭建,而知识模块搭建的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的优劣,进而会影响到培养计划的成败。
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现存问题分析
2.1 课程间呈现割裂状态,衔接整合不到位
经过几次培养方案的调整,较以前相比,课程体系逐渐趋向合理。但是目前较为严重的问题是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脱节,理论课程与设计类课程之间呈割裂状态,设计类课程之间存在分割和重置现象。每门动画设计类课程均需要包括设计构思、草图及模型、后期处理等。然而每门设计课程受课时量的限制,无法深入推敲,使得课程的教学始终处在一种赶时间的状态,效果较差。其结果是学生毕业时对动画设计过程很熟悉,但是设计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研究深入程度,各方面的能力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水平。教学模式上,教师为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安排,需要保持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对本门课程如何与其他课程进行衔接、整合等考虑不够,这也加剧了各课程之间的割裂关系。
2.2 知识点的分散讲解全面,知识整合尚有欠缺
现在的课程体系是以知识传递为目的,通过分解知识点确定课程设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模式,寻找课题以巩固相关知识。每个课程的任务联系相对分散,以至于有限课时内对问题研究不够深入透彻,最终导致学生肤浅的掌握部分知识,以至于工作后没有足够的责任感及钻研精神。如动画剧本创作、动画场景设计、二维動画制作、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课程之间没有连续性,过于分散,需要整合进行课程的深入整体研究,在课程安排上应该围绕一个课题方向进行,也就是项目带动式的培养,这样才能达到知识点整合的完整性。
3 项目研究成果
3.1 建立岗位群与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对应关系
通过前期深入企业走访、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主要为河南西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约克动漫集团,河南微表情动漫公司,河南金秒动漫公司,河南华豫兄弟动漫集团等。这些公司具有专业对口、门类广泛、用人经验丰富等特点,具备调研样本的典型意义。进一步明晰了河南动画人才需求状况,掌握动画专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项目、职业能力要求,研究动画的知识构成、能力特点,建立了岗位群与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对应关系。
3.2 构建了以课题为中心的课程群的框架
通过建立岗位群与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对应关系,确定课程整体知识架构。根据培养目标,建立以能力为目的的系统性课程体系,探索整体逐步推进、重点突出设计课题研究性的教学方法,以课题为导向,分解知识点,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关注知识的深入整合。
教学体系内形成一个系统而连贯的、具有不同层次的设计训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打通基础课程、理论课程、设计课程、实践环节之间的壁垒,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优化,使得课程之间形成延续性和支撑关系。基于此,建立以设计课题带动课程,构建需求知识与学科知识的统一、教学理论与课题实践的统一、实施产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其根本是以知识整合为目的,通过设定几个不同领域的研究课题,将大学四年的专业课的学习串联起来,打破按照知识分类的课程设置方式,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学改革的难度,要求专业教师务必统一思想,忌各自为政,要对学生作品的前因后果保持关注,根据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认真调整各个环节的衔接。
如在大一基础绘画学习阶段,教师要根据动画专业的特点,多偏向构成、透视、形体动作和五官的绘画练习,为下阶段的造型设计打基础;大二的专业设计类课程,要结合项目带动式教学法,如选择古代小故事题材的短片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行业现状入手,培养学生适应市场新风格,洞悉市场走向的能力;大三的专业软件课,则在前面的环节中继续完成古代小故事题材的短片设计,其中要通过引入真实商业项目,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查漏补缺,并通过对行业的全面了解,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模块,为之后的就业打基础;大四的实习和毕业创作,要注重将学生分流。一部分已经进入企业的学生,要更加注重转化学生作品的商业价值,另外对潜心毕业设计的学生,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特长的作品形式。
这样的设计实践过程就完整了。通过特定的课题项目将大学所学专业课程串联起来,学生会一直关注自己的设计作品,并且不段的进行修改,进步。循序渐进,一个倾注了学生四年心血的作品,学生肯定会认真对待,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了学完一门课,丢掉一门课的情况。
根据动画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将其划分为 6个课程群,即基础理论课程群、设计表达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动画设计课程群、动画推广课程群和专业拓展课程群。理清各课程群的总体教学目标以及内部各课程的分工合作关系,把动画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细化到各课程中,使之相互协调、相互弥补。分层次构建每学期的设计知识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相对完整并且互相支撑的小系统内容。每个小系统重点解决某一个层次的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数个小系统形成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上升循环。学生修完一个小系统就能获得解决该层次设计问题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各课程群按照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模式安排,更有利于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培养模式上,强调以课题为中心,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知识,使学生在这些课题项目学习过程中培养综合设计创造能力,使几大课程体系通过课题组合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在教学模式上,引入“工作室 ”制,强化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 傅凱.动漫速写[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5.8(10).
[2] 梁利东,刘有余,王建彬.浅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果导向理念的正向实施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
[3] 张晓青,王君,王晓玲.本科一流专业OBE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6).
[4] 夏瑜,龚声蓉.基于OBE理念的数字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7(4).
[5] 秦旭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教育,2015(2).
[6] 邹晓雪.创新型城市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丁传锋,1983年10月出生,男,山东省聊城市,副教授,2010级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