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2020-10-20 18:38何燊谭磊王之航
广告大观 2020年3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核算会计核算

何燊 谭磊 王之航

一、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情况

(一)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指导的提出,政府会计改革作为会计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政府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它的改革工作刻不容缓。为了跟上国际政府会计制度的步伐,在政府会计制度当中引入以权责发生制为核心的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在政府会计中全面引入财务会计揭示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慢慢步入了正轨。自2015年以来,财政部积极完善政府会计体系工作,出台了政府会计的基本准则之后又陆续出台了关于固定资产、存货等一系列具体的政府会计准则。财政部在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意味着中国的政府会计体系基本构建完成,这在我国政府会计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1]

(二)政府会计改革的意义

1.统一了预算会计制度。

在政府会计改革之前,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包含了三种制度,分别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政单位会计制度》。[2]大学、医院等等9个具体的行业会计制度又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之下的子制度,可以看出改革前制度的纷繁复杂。因为每个行业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具体的会计核算、决算报表的口径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它们所执行的政府会计制度不同。这不仅仅给外部的报表使用者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给财政部门汇总报表带来不便。然而制度改革之后,所有的单位采用了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使不同行业的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可比,解决了以前各行业单位的政府会计制度独立,分录报表的口径不同等问题。

2.引入财务会计功能,进一步与国际化接轨。

目前会计制度体系的建立,我国与国际仍然有一些差距,未能完全跟上国际的步伐。但我国一直不断推进会计制度改革的发展然而在政府会计改革方面。改革之前的制度存在着许多缺点,比如仍然执行单一的收付实现制,而仅在盈利性业务上采用权责发生制,而国外已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资产不计提折旧导致资产难以进行管理等等问题。制度改革之后,改变了原本行政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为核心的现象,借鉴的国外的制度,将财务会计全面引入行政事业单位,使行政事业单位如同企业一样,有了基本的财务会计功能。资产不是一次性计入当期支出,而是按期进行折旧,这不仅清晰准确地反应了当期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而且避免了资产虚增的可能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价值能够准确的反应,更有利于资产管理的工作。

3.防范财务风险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只核算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财政上的支出只对实际已经支付的部分进行核算。由此便有可能带来财务风险的问题,有些需要在未来期间支付的债务并没有在会计核算当中得到体现,光看报表很容易忽视这些债务,而这些未来需要偿还的债务很有可能是发生财务风险的关键。改革之后采用了财务会计,需要对单位的负债进行了核算,就能很好的体现政府的资金状况和履行债务的情况,提高了财务风险的预警能力。

(三)政府会计改革的未来方向

政府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一样是会计领域的组成成分,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现实情况是我国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时使得企业会计制度相对完善也相对先进,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可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还任重道远。政府会计改革是十八大以来会计领域最重要的改革。《关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政府会计制度》这些改革只是政府会计发展中铺路石。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要不断向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寻求探索之道,抛弃其中不好的东西,选择其中好的东西。

二、改革后对高校财务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模式发生了变化

在改革之前,政府会计制度是以预算会计为核心进行展开的,改革之后引入了财务会计,采取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同步进行,既有联系又有分离的核算模式。也就是高校既要采取预算会计进行核算,也要采取财务会计进行核算,决算报告的数据来源于预算会计所核算的收入、支出、结余。财务报告的数据来源于财务会计所核算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财务会计采用了权责发生制,而预算会计采用了收付实现制,在这种双核算制度下,高校的会计核算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政府会计核算的内容也大大增加,这些内容所能反应的信息也有了很大的增加,提高了政府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实行成本核算,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在以前,高校只在盈利性的业务时采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来核算业务的收支,而在日常业务中都是以预算会计来进行核算。这就产生了在日常业务中缺乏成本核算的信息的问题,缺乏成本的核算,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更有甚者出现贪污腐败。引入权责发生制后,按照权利和义务发生的时间划入各个期间,而且每一项业务都需要对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无论是资金的收入还是支出,其中的成本信息情况都一览无余,可以根据成本的高低来管理业务,也能更好的实行绩效评价。特别是在成本核算中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合理的归集分配各期间的成本费用,有利于高校对资产的运用和管理。

三、高校面对新制度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完善高校相关财务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高校的全面贯彻落实具有滞后性,其相应的财务制度不能紧跟改革的进程。经过一系列政府会计改革工作后,高校要根据政府发布得具体的制度和准则,再综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及时修改学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的方法。从总则到分则都要事无巨细的完善出来。特别是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折旧摊销的办法,高校拥有数量金额巨大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以在这方面的核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准确把握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功能,明确双报表分录的编制方法。

(二)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学习

政府会计引入财务会计,实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核算模式,高校的会计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财务人员原本的知识不能适应新的会计制度,无法很好的完成财务管理的工作。从前都是主预算会计,而改革后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并重,为高校的财务人员带爱了巨大的挑战。新的制度所要求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更高了,财务人员不能止步不前,否则必不能很好的完成高校的财务核算和管理的工作。需要主动去学习政府会计改革的內容,不断训练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高校管理人员在倡导财务人员自我学习的时候,也应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考察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抓紧学习新制度这项工作。

(四)完善高校的财务信息化

相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化来说,高校的财务信息化的工作就有些掉队,不利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的财务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如果仍然像传统的纸质核算方式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的财务管理要求,这就迫使高校转型使用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的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工作。但显然,目前的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工作远不如企业做的好,因此要加强高校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引进信息管理系统的高端人才,开发出更加完善,方便,细节的财务信息系统。这不仅仅能大大便捷财务核算工作,也让资金有及时的监控,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带动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李竹.政府会计相关制度的变迁[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0):1-1.、

[2] 毕立梅.非盈利组织会计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3-3.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2035.来源:重庆工商大学校级课题.名称: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核算会计核算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