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学前教育改革的人文精神之歌

2020-10-20 05:33谷珵
教育家 2020年36期
关键词:公办普惠民办

谷珵

每到一个城市,机场往往是了解这里的第一扇窗。这是一种细微的、充满趣味的辨识方法。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留给人的印象,除了整洁明亮、四通八达,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渗透在诸多细节中——几乎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饮水机、一次性水杯,供人取用;洗手间配备母婴室,为带孩子出行的母亲提供便捷的私密环境;“蜂巢”形的室内单元引入了自然光,流动的光影令人愉快。整个机场展现出一股待人的友好,出发充满希望,回归感受温馨。就像深圳这座城市的风貌——活力与温情并存,一代代他乡人为希望而来,与本地人共同构成了城市发展的筋骨,仿佛回到了家。

2020年是学前教育普惠关键年,而对深圳来说,公办园占比50%的挑战巨大。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园“民转公”的工作在深圳全速推进。近两年,深圳学前教育的投入持续加大,屡次在广东省对各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中居于领先位置,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成绩有目共睹。

同时,由于地区的特殊性,深圳学前教育学位供应不均衡。在没有大量财政支持的条件下,民办园用质优价廉的教育带来了惠及普通百姓的办学成果,曾经几乎撑起了学前教育的整片天空。经年累月发展后,有些民办园的办学质量已经超越公办园,享有良好的社会口碑。这其中既有为有较高教育需求家庭提供服务的营利性幼儿园,又有发展经验被其他地方当作榜样学习的普惠幼儿园,共同满足着深圳百姓“上家门口好幼儿园”的基本需求。在一批有教育情怀的举办者的带领下,深圳学前教育闯出了一条生态多样化的活力之路。这是市场化竞争效率的体现,也是改革发展的成果。

需要看到的是,伴随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发展,学前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重构参与力量的利益、如何满足新时期人民的迫切需求,考验着改革决策者的智慧。这就意味着改革要有整体化的思虑和系统性的设计,建立在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状况上;要维护平等、公平的现代文明,用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促进整个学前教育体系的良性运转。

以此审视“民转公”遭遇的波折,不难发现症结所在。从长远发展来看,“民转公”让政府承担了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统筹发展职责,教育回归公益属性,避免过度商业化,建设更规范的教学体系和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具体执行中,怎么转公、要用多长时间完成转公,却不能忽略了刚性因素。

在幼儿园“改名换姓”进程中,对民办园能否予以更多的关怀与理解?政府能否提供更多解决和善后的方案?公民的合法财产和权益不容侵犯,这是国家权力机关和法律对每个公民做出的庄重承诺,也是法治中国的精神要旨。无论受惠于“转公”的家庭有多少,都不能作为损害举办者合法权益的理由,这是“民转公”应该秉持的基本原则和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根基。一直以来,学前教育因其非义务教育属性而注定体制多元,这对幼儿的发展和家庭的选择是有益的,也是符合现实所需的。公也好,民也罢,只要是规范办园、提供优质学前教育的,就是应当大力鼓励发展的。

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时,对家长能否确保信息的公开化与即时性?能否为家庭提供选择权和平稳过渡的办法?雷厉风行的“民转公”,打乱了一些深圳家长的安排。一方面,一些想要获得更多高端服务的家庭,面临近便可及的园所因“转公”消失的情况,导致要“折腾”解决学位,反而增加了时间和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将一些优质的普惠性民办园变成公办园,表面上解决了家长“进不了公办园”的困扰,但如果并无新增学位,对于解决“入园难”的实际功效究竟几何?在谁能进公办园的标准制定中,是否会产生新的不公平?不少深圳家长深表担忧,在学位竞争激烈的片区,有房有户籍的幼儿进入公办园都十分困难,遑论无房无户也没有“路子”的平民子弟。我国适龄儿童享有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学前教育若缺失了那些为现实所困的人们,则与真正的普及普惠尚存距离。

检视普惠关键年的成果,数据自然是硬指标。在完成指标的同时,需要兼听各方主体的不同呼声,审慎地维护操作程序的公平与正义,坚守改革精神的内涵,杜绝“一刀切”的懒政思维。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其成就离不开民办幼教力量、离不开为梦想而奔赴深圳的普通拼搏者的艰辛努力。改革创新是深圳的魂,而改革的内涵切不可失了人文精神和素养,即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对人的个性、选择、理想的追求。

将人文精神贯彻于学前教育改革中,就要承认“民转公”的历史基础,承认民办园对深圳学前教育发展的功绩,是未来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民转公”不应该是简单地派一个体制内的园长去接管民办幼儿园,还要有具体公正的补偿方案、及时到位的财政补贴、教师队伍的维稳和培训等提质措施、幼儿和家长的顺利接手,以及应对学位波动问题的预案。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守住执行政策的伦理底线,真正按照“一园一策”的原则,细化操作流程,保障举办者合法权益,分类有序地推动转型工作。同时,坚定不移地走“培育扶持非营利性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幼儿园”的发展道路,确保政策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保护社会力量的办学热情,多渠道拓宽办园途徑,促进学前教育多样化发展。此外,要进一步推进公办幼儿园办园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办园活力,让公办园切实发挥引领作用。

将人文精神贯彻于学前教育改革中,就要觉察“民转公”的现实脉络。深圳户籍人口比重整体偏低,区域不平衡状况突出,外来人口增加了大量的适龄教育人口,解决这部分幼儿的入园问题,是深圳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民转公”需要从顶层设计上贴合民众的改革诉求,针对学位竞争激烈的区域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建立畅通、透明的意见互动平台,保障政府和教育部门及时收到来自基层的反馈,包容不同的表达和期待,为改革注入鲜活的动力。而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家长能及时收到主管部门清晰的行动计划和入园安排,不用为“踢皮球”或者消息公开滞后而奔波焦灼,让城市中的每一分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让我们描绘一幅理想的教育图景:清早,阳光洒满大地,孩子与家长小手拉大手,纷纷来到家门口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们将孩子迎接入园。在愉悦的问好和亲子道别声中,是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个个温馨满足的家庭、一个个激情投入的幼教人。这种希望冉冉的幸福场景,意味着良好机制的有力支撑。

从民众的智慧中,从市场的积极性中,汲取蓬勃发展的力量,才能让普惠政策释放出最大的红利,惠及学前教育中的参与力量;用人文精神呵护学前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才能让城市持续洋溢着牵绊人心的家园感,让“幼有所育”“幼有善育”成为触手可及的梦想。

猜你喜欢
公办普惠民办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公办学校不插手民校,避免“民贵公轻”
神数据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