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无线通信技术是当下各项信息化技术的基础。本文基于此背景,在查阅相关资料的情况下,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对当前的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来源、发展以及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并结合时下最热门的5G相关移动通信技术对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和分析,给出了发展的相关意见。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概念特点;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157-0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也随之而高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当下,人们对于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愈加的广泛,这间接性的促进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渠道。尽管在最早提出无线通讯技术的时候就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从2G到如今的5G,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的发展密不可分。本文从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始到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前的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再结合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发展意义。
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现象在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即能实现跨地区、跨语言、跨时段的交流。然而在无线通信技术诞生之初,这种技术由于所能够传递的信息较少,接受信息的范围较窄而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只能作为军事中应用加密手段操纵的一种方式。然而就是在军事范围内,尤其是二战时期对于当时无线通信技术——电磁传播的应用使得这项技术大放光彩,并逐渐投入战后的国家、社会、商业的建设之中,由此走上了无线通信技术的正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充满励志、充满苦难、充满着奋斗的故事,涉及到个人、商业企业、国家区域范围内之间的冲突,甚至是公开性的冲突。如果无线通信技术推辞若干年才投入使用的话,那么当前我们的社会发展将会与过往变得截然不同。
1.1电磁波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实质就是应用电磁波在不同空间介质内进行传播,并携带相应的消息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对于相关信息的传递。早在二战时期,电磁波技术就已经广泛的在各国之间进行应用,当时最具名气的就是战时用的船舶无线电传输设备。这些设备由于装配、应用以及不同领域的使用而具有不同的名字,但我们更多的耳熟能详的就是无线电报机。这种电报机就是在电磁波传输的过程中辅以加密的信息,接收者使用特定的解密工具在破解密码后对相应的信息进行接收。在战时军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摩斯密码。二战期间,由于受到希特勒等法西斯独裁主义的影响,德国军队在使用无线电报进行加密信息传输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十分复杂的密码系统——即Enigma密码系统。而这时对于无线通信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人物——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出现了。图灵设计并发明了破解德军Enigma密码系统的特殊装置,从而帮助盟军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加密与破解技术在无线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战争结束后,电磁波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传递技术而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如在以前的广播、电视、电台等器械设备中,以及卫星信号、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家用的家电设备等等。电磁波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2近距离的传播。近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第三次信息革命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首先,在有线家用网络、有线电视以及各种计算机信息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要求逐渐提升。由此促进了无线广播、无线笔记本电脑以及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的诞生。但是在诞生之初,这些相关的技术都不太成熟,主要还是以蓝牙设备、移动互联设备以及相关的互联通讯技术为基准进行信息的传递。在此阶段,世界范围内的移动通讯技术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和研究演变成为了上个世纪初出现的2G(2nd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和3G(3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个人蜂窝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普及刺激着人们的不同使用需求,由此推动了当前的蓝牙相关技术以及4G移动个人网络的诞生(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至此,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向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跨越时代的转变。
1.3跨时代的5G。5G(5th-Generation)作为当前最新的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是跨时代、跨世纪、跨国界的信息传输通信技术。任何技术的使用都必须在能够进行商用的前提下才能投入大规模测试之中,5G也不例外。从当前我国作为5G率先开发使用的第一批次国家来看,用户的需求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5G的使用范围目前只能限制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新能源相关信息的传输以及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超概念性的设计理念中才能投入使用。5G并不缺少合理的使用者,但是对于全面性的商业推广和个人使用则会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开发空白的阶段。毕竟高速、高效率的传输模式不是每个用户都能够接受、能够承担得了的。并且由于5G的低延迟效果,该项技术还可以广泛的应用在专业性、细节性以及操作性上的学科,如远程临床医学的实践与操作将在未来5G技术的普及下變成现实。
2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
尽管5G相关技术的开发已经投入测试及使用,但是当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还是以4G的应用、蓝牙技术以及无线局域网的使用为主。
2.1蓝牙5.0技术。2016年,蓝牙技术联盟对无线通信行业内部的蓝牙——这个自始至终都坚守无线传输路线——技术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每一代的蓝牙相关技术的发展之下,都伴随着传输距离的远近、传输资料范围以及信号检测的速度等功能上的提升,蓝牙5.0也不例外。在传输距离上,蓝牙5.0可以实现超过300米左右的传输,并扩大的传输的范围,这是在当前物联网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化改革,大大提升了传输距离,是传统的4.2LE版本的4倍之余。在传输速度上,可以达到超越4.2LE版本的24Mbps每秒的传输速度,并且在相关的移动通信设备蓝牙标准下,蓝牙5.0允许无需配对接受信标的数据即可实现连接,这大大提升了4.2LE版本蓝牙连接中出现的困扰和阻碍。此外,原有的定位辅助功能上添加了一米范围内的室内定位功能。在蓝牙5.0低功耗模式传输速度上限为2Mbps,是之前4.2LE版本的两倍。而且为应对移动客户端需求,其功耗更低,且兼容老的版本。
2.2 4G的全面覆盖。当前的移动通信技术上,还是以4G为当前的商用标准,并且在民用中也受到较为强烈的反响。针对以往的无线通信技术在信号范围覆盖上、信号可到达区域上、移动网络可使用的范围上有了质的提升。在此基础上的4G+等技术开始逐渐浮现出模样。如针对当下最热门的视频直播行业,就是采用的4G+无线局域网等模式。在4G技术之前,仅仅进行语音通话已经是无线通信技术的极限了。而在4G全面覆盖之后,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4G运转模式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互联网大潮的趋势之一。
2.3无线局域网互补。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在当前的家庭之中广泛应用,而结合相应的无线通信技术。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可以在实现当前的互联网智能操作的前提之下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服务。在当前的物联网技术逐渐趋向成熟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在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领域可以大放光彩的同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内容,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可以在当前的无线通信技术基础上实现对于技术上的互补。在4G+、云时代、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层出不穷的当下,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正在成为当前家庭用户发展的重要工具。
3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未来趋势
3.1信息技术化发展。由于现代无线通信技术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隐私性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相关信息的处理和传输会在当前的模式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在技术层面进行提升。对于相关的电信诈骗事件、网络劫持事件等,无不在提醒着现代无线通信相关行业要加强对于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技术的提升。因此,在未来随着现代无线通信行业相关的标准和准则不断规范,对于信息的技术化处理将会变得愈发的重要。
3.2个人隐私性保护。早在2016年初,谷歌公司就宣布在自家的浏览器上设置了对用户浏览历史相关保护的机制来增强用户在使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时能够对自身的隐私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当前信息化爆炸的时代,用户的个人隐私也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中必须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由于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获取信息的条件和门槛表得很低,很多的行业相关人员在进行技术性操作时难免会对用户的个人隐私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制定现代无线通信行业相关的规章制度或形成共识,在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进行技术相关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3商业成熟化发展。无线宽带在当前的商业化应用中较为广泛。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商业领域内,对于无线通信相关技术的要求会逐渐趋向于商业化、商务化和公开化。一方面,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能够带动商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商业性要求的不断发展,也会进一步促进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改革。二者彼此促进,相辅相成,从而形成良好的循环发展态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現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会逐渐向信息技术化、个人安全化以及商业成熟化方面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结合5G相关技术的应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会走向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旻昊.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前景[J]. 科技风,2020.
[2]李飞.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商品与质量,2018,000(013):178.
[3]高玥. 浅析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及未来发展[J]. 中国新通信,2018,20(23):20.
[4]徐子钧,刘孝宇,郑时越. 论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J]. 赤子,2018,000(006):175.
[5]赵强.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C]// 天津市电子工业协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 2017.
[6]白锐,李聪.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中国新通信,2017,19(022):33.
[7]张玲.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中国新通信,2017.
[8]徐连飞.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数字化用户,2014,000(018):11-11.
作者简介:李志彦(1977.4),男,汉族,河南鄢陵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职称:工程师,现工作于黑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研究方向:信息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