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探析(1)

2020-10-20 05:22原武宏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房建工程施工工艺

原武宏

摘 要:房建施工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施工部分紧密衔接共同作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结构主体的重点,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对其施工工艺技术的应用,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实体质量使用安全,工艺落实的好坏对工程结构质量有很大的差异。合理的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成本,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加利润。基于此情况,本文对房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工艺;混凝土浇筑

1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房建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是建筑物的主要构成部分,以框(剪)架形成了建筑物的受力支撑体系。随着建筑物设计超高大复杂,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使用混凝土与钢筋的数量都十分庞大,结构的设计强度也相应要求较高,以上特点引发了混凝土结构施工时的各种不利因素,给混凝土浇筑带来施工困难。在面对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施工时,应当积极地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措施,确保其施工质量。房建工程随着建筑物高度增加操作空间会受到一定制约,在浇筑施工中,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合理的制定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专项方案,按有效的施工措施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房建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工艺工法

2.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前置条件,必要充分的施工准备,必将带来有利结果。若要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有条不紊,浇筑后的质量满足要求,技术人员在施工准备阶段,设立见证取样专员,原材料进场必须上报并及时送检,合格后使用;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等试件检测合格前不得封模;杜绝材料以次充好;必须根据结构特点、施工顺序、劳动力配置等因素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具体操作流程,施工过程的重难点和应对措施,清晰实际施工时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最后的施工效果。项目在混凝土施工之前,制定施工计划与施工方案,并按照相关流程对计划和方案的可行性、适用性及经济性进行审核,并根据每个工序做好技术交底和签字工作,各层技术质量人员心中有数,同时,在具体施工操作当中,严格落实计划与方案,并对与实际情况有偏差的部分及时纠偏调整。

2.2 混凝土钢筋的控制特点

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原材进场复试合格方可使用;盘圆钢筋只能调直,严禁冷拉;半成品严禁污染并覆盖防锈;不得改变箍筋大小或倾斜绑扎、不得漏绑、不可朝同一方向,设计有放射筋的不能缺少且为单数平行排列;二排筋、腰筋不得漏绑且间距满足要求;主次梁交接部位次梁两侧箍筋需加密;阳台、卫生间等结构降板部位钢筋不可打弯;严禁对已完钢筋作业造成踩踏变形,砼浇筑时确保负筋的有效厚度;剪力墙柱相邻主筋错位留置;砼浇筑前用箍筋对剪力墙柱钢筋进行定位,防止砼浇筑过程中造成主筋偏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剪力墙柱主筋断开;钢筋型号不足时,只能以高等级置换低等级,不得低于设计要求。为了保证施工技术的质量与安全,必须对钢筋的梁柱节点箍筋施工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控制。1)根据设计技术方案的具体节点对箍筋的高度进行标记,通过对钢筋开口的位置进行一定的焊接,同时根据箍筋的间距大小,合理的将定位筋与架立钢筋进行焊接,在箍筋、构造钢筋、主筋的焊接形成了上下开口的封闭性骨架,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打下基础。2)钢筋模板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禁使用废机油当脱模剂;钢筋作业前调整模板垂直度、平整度、板底高度、梁柱截面尺寸等;模板拼缝;剪力墙柱根部封堵,以免漏浆,墙柱封模前焊渣等杂物清理,对拉螺杆间距设置符合方案要求;卫生间防水反梁与结构一次浇筑,防止反梁偏位。在进行梁钢筋安装处理时,采取措施控制钢筋变形,做好自检和互检工作,确保钢筋梁柱节点箍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安全。3)在梁柱钢筋完成了绑扎作业之后,对完工的钢筋骨架进行一次自检。因钢筋箍筋的工作量较大,且每一根钢筋的节点都需要利用箍筋扎丝进行固定,若是工作人员出现工作疏忽,或工作质量控制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后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对其进行质量专检有效的检测,若是发现了质量问题,则进行及时的处理,最后进行互检,合格验收,提高建筑工程的钢筋部分施工的质量品质。

2.3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重要的施工环节,在浇筑施工之前,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强度标号、支撑的模板、支架的标高、尺寸、位置、混凝土的质量等进行有效的检测与记录,清理。构件强度与设计标准不得相差一个以上等级;梁板柱交接部位砼设计相差两个及以上等级的,必须采用专项方案,以剪力墙柱的砼标号施工交接部位并延伸至梁;同一构件不得多次浇筑,形成冷缝;与模板接触的钢筋合理布置保护层垫块,成型后不得出现露筋现象;砼浇筑前需要对浇筑区域(梁底、板面、柱跟杂物)内部清理和浇接面进行凿毛,不得出现夹渣现象;严禁出现漏振、露筋、烂根现象,不得擅自修补;楼梯部位施工缝留置;通泵砂浆严禁用在楼板层内;预制构件搭接长度;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避免浇筑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则需要按专项施工方案采取分层分段浇筑的技术方案;分段浇筑时必须按施工规范及交底要求,注意各部分混凝土标号不同,预留浇筑区域试块不能错误。混凝土试块留置必须建立计划、台账,施工现场根据混凝土浇筑时间,按检验批划分,除同楼层同一位置留置同条件试块,不得出现多余试块,并标注试块部位时间;根据日平均气温试块累计达600℃天,及时送检。

2.4 混凝土的养护

为保障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与效果,对钢筋混凝土的养护方案进行设计编制。依据现场环境,安排专人负责进行洒水养护,特别是竖向构件,注意成品保护。在拆除模板前,根据同条件试块强度满足要求,报质量检验员确认签字后,按方案和交底要求进行拆模,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及观感效果。为避免钢筋混凝土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制定严谨科学的混凝土养护方案,对可能出现的混凝土裂缝进行预测,根据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材料,选择最佳的養护方案。根据措施中的裂纹种类选相应的灌浆处理、注浆处理、凹槽处理等的方法进行。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由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混凝土内部环境的变化,混凝土水分的变化形变等。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养护人员严格的按方案要求,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散热处理、浇水等。通过养护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凝固质量,充分的发挥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优势,确保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

3 结语

目前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及施工特点。而混凝土浇筑技术,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单体建筑整个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理论创新成为必然。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当制定和结构施工计划相符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在方案指导下科学合理的施工。保证浇筑施工的可执行性,可靠有序的进行,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和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宏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6(21):115,121.

[2]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8):154-155.

猜你喜欢
混凝土浇筑房建工程施工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措施
混凝土浇筑工艺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桥梁施工中的悬臂挂篮技术探讨
桥梁现浇箱梁支架工程施工方案探究
房建工程节能技术新进展
浅谈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