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进行信息传递、交流的渠道也愈发丰富,为工作与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弊端。部分网民不管不顾、散播谣言,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对面向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展开研究,探讨了对现阶段网络谣言规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举措。
关键词:网络;谣言;法律规制
引言
伴随着网络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网络技术以及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发展,但同时网络犯罪、网络谣言等网络风险也逐步出现。网络谣言在网络空间传播的过程中极具迷惑性,不仅对网络社会生态产生影响,还会引发舆论导向的偏差以及社会信任危机的出现。因此,进一步完善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迫在眉睫。
1.现阶段网络谣言规制存在的问题
1.1相关立法较为滞后
在我国针对“言论自由”有着明确的规定,网络言论自由是“公民享有的,由法律规定、认可和保障的,通过互联网公开发表言论、传递思想、表达意见、主张、观点、情感等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或惩罚的自由”。但我国法律的制定起步较晚,针对网络谣言的法律法规制定则是更为滞后,难以对网络谣言进行有效地约束與规范。并且,针对网络谣言泛滥的问题,现行的法律有很多不符合实际发展需求的情况,为加速打击网络谣言,很对法律法规在制定的时候也显得十分仓促,难以有效提升网络谣言打击的力度与精准度。
1.2法律界限不明确
网络谣言定罪界定的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方在对网络谣言加以界定的时候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另一方面是司法在对案件具体细节进行解释的时候存在困难。例如《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虽然网络谣言的情节以及后果进行规范,但缺乏主观方面的认定不标准,对信息发布者的责任追究也缺少明确规定。另外,在进行网络谣言事件的执法司法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针对网络谣言的相关法律规范比较完备,但仍有立法效力不高的问题。
1.3互联网缺乏相关的管制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视频、游戏软件日益丰富,购物渠道和新型的支付方式应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再此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互联网行业恶性竞争乱象丛生,包括不计成本的恶意营销以及造谣诽谤其他商品的现象等[1]。同时,激烈的竞争并没有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网络病毒、软件漏洞等问题依旧困扰着广大网民。另外,网络销售和网络借贷行业缺乏相应的规范,网络传销的管控难度日益提升,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意识的发展进步,也使得互联网中网络谣言的现象不断严重,给人们的带来伤害。
2.针对网络谣言规制存在问题的有效举措
2.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立法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政府管理的法治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在体现民主的基础上提升网络谣言治理的科学性与合法性。在此过程中,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立法的目的。一直以来,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制定应致力于为互联网的有序运行提供保障,进而有效实现资源的互通与信息的交换,进而实现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仅需要其适用范围,提升法律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管控力度;还应进一步提高立法等级,加大对造谣者、传谣者打击力度,对参与造谣、传谣的网站以及网络媒体等进行法律制裁,通过衡量其情节轻重来判定处罚为停业整顿还是关闭[2]。提升网民的犯罪成本,有效加强对媒体和网民的规制力度。最后,明确对网络谣言界限的规范,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不应为打击网络谣言而降低了网民参与言论自由的积极性,在保证网民加强政治参与和舆论监督的基础上,有效维护网络社会的公共利益。
2.2加大执法力度、明确司法职责
加强执法力度的举措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网民在进行互联网活动的时候可以实行实名制。实名制可以有效对网民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并在此过程中督促网民提升上网意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而站在执法的角度上来说,一方面可以提升网络执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优化国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实名制的推行过程不能盲目,必须要充分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其次,要在源头上对网络的造谣、传谣者以及破坏网络信息传播环境者进行打击,提高执法的力度与威慑力。最后,各个职能部门应不断明确职位司法职权,坚决杜绝“踢皮球”的现象,避免司法重叠以及司法真空的现象发生。
2.3互联网提升管理力度
在对网络谣言加强管控的过程中,互联网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促进网络信息传播相应的规范与要求,提升传播网络谣言的犯罪成本。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参与互联网的民众不断增加,参与意识也日益加强。移动社交媒体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也使得网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面对网络金融的繁荣发展,以往的网络行业规范并不能很好地对现阶段的网络环境起到约束作用,因此建立新的互联网行业规范迫在眉睫。一方面应加大对移动社交媒体的管控力度,着力于治理各类商业营销微信号,坚决抵制移动社交媒体上的传销行为;另一方面要不断对互联网金融实施管控,制订并完善相关的经营管理规则以及行业标准。提升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力度,为网民提供更为优质的网络服务。
结论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应用日趋广泛的今天,只有进一步加强法律约束,才能使网络更好地发挥其真实效用。网络谣言不仅会对个人造成伤害,还会影响社会的治安与稳定。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公民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约束,从而打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姜璎桓.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J].区域治理,2019,(44):153-155.
[2]冯杰.浅论网络谣言的法律制度规制[J].领导科学论坛,2019,(13):67-70.DOI:10.3969/j.issn.2095-5103.2019.13.017.
作者简介:邹叶锋,1979年11月,男,江苏常熟人,本科,四级律师,劳动法、保险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