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应该具有的属性

2020-10-20 06:13邬耀仿
科研课题成果通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属性诗歌

摘要:属性是事物特定的性质和内涵,它可以分为外在的,内在的,甚至是未知的,等等,我们只有充分并正确了解事物的属性之后,我们才能对特定的事物给予合理的判断。那么,什么是诗歌?我想这是个很抽象的问题,不管你如何解答,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否定,而正是这种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出现的否定,导致了当今的人对诗歌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和丑化,这对诗歌的发展是个致命的问题,所以以下的几个问题,或者说诗歌的共性,将会对诗歌解读和发展传承的引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诗歌;应该;具有;属性

诗歌应该具有的属性。

顾名思义,属性是事物特定的性质和内涵,它可以分为外在的,内在的,甚至是未知的,等等,我们只有充分并正确了解事物的属性之后,我们才能对特定的事物给予合理的判断。那么,什么是诗歌?我想这是个很抽象的问题,不管你如何解答,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否定,而正是这种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出现的否定,导致了当今的人对诗歌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和丑化,这对诗歌的发展是个致命的问题,所以以下的几个问题,或者说诗歌的共性,将会对诗歌解读和发展传承的引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 诗歌的文学性:

说起文学性,相信我们都很好理解,它既要来源于生活,它又要高于生活,它既是生活的痕迹,它又是未来的展望。那么,它就必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作为支撑:

⑴丰富的经历:

人的思维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能真是带着遗传基因天生,而另一部分就是后天的生活经历所提炼而成。我们常说没有生活就没有诗歌,我想这话一点不假,千千万万的我们,正是通过各自不同的经历和体会,来获得自身思维和智慧的提炼,以达到我们总体思维格局的丰富和提高。

我们要进行诗歌的创作,生活中的素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透过简单的生活现象,挖掘出创作的亮点,这样的作品才能鲜活丰润。但是不是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就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呢?当然不是,即使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没有正确地加以运用,恐怕也是无济于事,比如:

①没有代表性:

代表性指的是创作者本人所经历的生活,所走过的人生的道路具有很多人相同,类似或接近的这样一种情形,站在这样的一种立场和态度,创作者所描述或者所提炼出来的内容,便可为大多数人的接受和理解。

代表性的经历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从事的工作环境和岗位,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所面临过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当然也和经历者本人的思维方式及思想深度有关,这些都会给予创作者以丰富的积累,对创作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人都会认为只有苦难才能出诗歌,那就是经历,痛苦,失败的经历,我想也正是基于这方面的思考吧。

所以很多时候,单纯从作品本身去解读作品是不合适的,作品离开了作者生活的环境,离开了作者所经历过的精神触动,而片面性去评论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至少我认为是有所欠缺和不妥。

②缺乏引导性:

很多进行诗歌创作的人都有经历,并在作品中得以清晰地体现。但这显然远远不够,如果只是仅仅的纪实阐述而没有积极向上的倡导,那么作品应该是缺少必要的内涵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跳跃”,只有让作品适当高度的“跳跃”,读者才能在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得到新的感悟和进步。

引导是一回事,正确及良性引导却又是另一回事。丰富的阅历会给我们带来审时的优势和充沛的智慧,但要做到正确及良性的引导绝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具有正确的思想导向和精神信念。换句话讲,如果我们因为经历了坎坷而变得内心偏激,脆弱,甚至是极端,离开了时代这个大的背景,那么我们的引导就是一种错误。

毫不夸张地讲,如果作品的负面引导不加以适当的制止而任其蔓延,这将会给文学创作带来极大的困惑和迷茫,甚至给文学的发展带来可怕的灾难(这当中所涉及的便是作品责任相关内容,这在下文章节有所阐述,于此不作赘述)。

⑵真挚的情感:

诗歌毕竟是灵魂的语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感情作为承载,没有感情作为支撑,作品的内容空洞的,作品的内涵也是缺失的,现实中的“无病呻吟”便属于这种情况。对于诗歌的创作来讲,情感就是作品的主脉络,它牵引着作者所有的意图,意象,情节及细节等,并最终将作品中的意境引向巅峰。

情感是可以有很多方式的表达,热爱,思念,喜怒哀乐,甚至爱恨情仇,这些都是我们内心实实在在的感受,真实,强烈,激荡,这也正是诗歌作品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的最大原因。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及思维方式千差万别,每个人内心的情感强度标准也各有不同,但只要是真实的感情,读者都会有所感触,所以情感有个很明显的共通点,那就是真实,再真实。

真实的情感,诚挚的表达,这就是诗歌创作所要求的起点。我們需要用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内心,依托我们所经历的思想世界,释放出灵魂深处最璀璨的光芒,这就是诗歌!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应该为我们的心灵而书写,而不是为了他人的注视而做作,试想,如果剔除了作品中的情感主线,我们的作品还有什么灵魂可言,我们的价值何以能真正体现?

⑶多样化的文本:

文本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诗歌始终是文学体裁当中的一种,其他体裁有的,它也应该拥有。诗歌的文本较为简单(关于本节内容以下有详细的阐述,在此不做赘述),大致上分为写实性、情景性、构造性及感悟性文本,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并不是很难,但,仍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重视:

①纪实文本的通俗:

纪实(写实或口语)的写法自由,简单,甚至可以豪放,因为方便、实用性强,已经为不少人创作诗歌所用,这是种极好的现象,既丰富了诗歌文本,也活跃了诗歌创作的气氛,不能不说,这也是繁荣诗歌文化的一种贡献。

但不容忽视的是,凡事皆有它的两面性,纪实(写实或口语)性写法的盲目推崇,让很多的创作者痴迷于“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的写作,也导致了纪实性诗歌创作的泛滥和诗歌作品内容的失真,以致在选题立意、创作目的及作品影响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随意性和粗糙性,长远来讲,不得不说这是种创作上的隐患。

②构造文本的浮夸:

诗歌的构造性表达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完全依靠创作者的想象而创作的作品,合理的想象,有序的逻辑,再加上创作者本身具备的创作情怀和创作技巧,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是技高一筹,蕴含美学感及艺术感,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一件精湛的艺术品。

完全依靠想象思维而促成的诗歌创作,其情节难免有所浮夸,当然,可以浮夸到什么地步,可以想象到什么程度,目前在诗歌创作上还没有什么规定。但是,从诗歌的情感的角度加以考虑的话,如果作品离开了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情节,甚至真实的理念,那么这诗歌,还能称为诗歌吗?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以上的内容不难看出,无论诗歌作品以什么样文本形式出现,情感都应该是作品的主线,另外,文本所阐述的最终的目的,更加应该是价值传承的体现。

⑷未来的展望:

文学的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追求,它需要激情,自由,信念,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思考提出和倡导更加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精神自由,所以文学作品其实是有责任的,有责任的作品,才能符合文学的基本要求(关于作品责任的问题,下文有详细的阐述,在此不作赘述)。

通俗得讲,文学上的未来展望就是文学作品要有内涵,要有“看头”,可读,趣味,共鸣,高度等精神上阅读的指标。不容乐观的是,很多人的创作掺杂了过多个人内心的不良因素,动辄以谩骂、宣泄、甚至是极端的创作态度来创作,这其实是不允许的。

现实当中当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当然有充分的权利拿起我们手中的笔而公诸于众,但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的是化解、引导,直至消除,如若我们肆意仅以自身的见解来推波助澜,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我们势必会激起新的矛盾。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子孙后代需要我们传承的,究竟是什么?

不难看出,我们的作品只有具备对未来的展望,倡导积极向上、蕴含哲理等思想和思维,我们的作品才有世代相传的可能。

2诗歌的时代性:

时代性是个很好理解的概念,指的就是当今的时代,主流的时代,我们生存的时代。身为文字的创作者,我们作品的时代性至关重要,小到关乎个人情怀和信念,大到关乎大地和苍生,我们当与时代俱进,共同谱写和唱响时代的乐章。

作品的时代性是个大格局的问题,它要求创作者本身具有时代责任共担的思想意识,它甚至还要求创作者具有忧国忧民的苍生意识,换句话讲,它就是可能让你成为真正爱国者,真正具有爱国情怀的大诗人,大作家的考量标准。

毋庸置疑的是,任何的时代都会有相反方向的逆行者,甚至是逆施者,这不足为奇,甚至还应当视其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让百花齐放,这完全符合事物的辩证法则。

3诗歌的责任性:

作品的责任性也是极为容易理解的概念,责任,说的是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应当有顾及,那么,我们应当顾及什么,又应当如何顾及?这对言论已经充分自由的当今,对提倡文学创作自由的我们,会不会是一种枷锁的桎梏?不是,相反,这是一种精神的考验。那么,实际的创作中我们应该顾及什么?

①主题应当顾及:

不少人的诗歌创作仅仅是自娱自乐,作品责任担当的成分不大,但对于专业或专注诗歌创作的人而言,作品的主题责任应该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日常的创作中,我们当尽可能地站在时代的立场,充分考虑创作的主题是否符合当今人文世态的要求,是否符合多数读者的要求,甚至是否符合时代发展及文化传承的要求,决不能追求所谓的“先锋”,“标新立异”而试图将广大读者的审美观颠覆,否则,我们的作品很难成为时代的主流。

②方式应当顾及:

这里所讲之方式,应为作品的表达方式,涉及作品责任之部分,也就是我们该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方式表达出来的问题。

表达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纪实阐述,现象揭示,甚至是嘲讽,谩骂等,但最终都应该以积极的引导和真善美的倡导为主,切记勿将个人的喜恶强加于作品之中,又或者将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仅仅是完完全全地阐述,而不加半点的思考提炼和解决之道,那么,这样的作品将会是枯燥无味的。

作品表达的方式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当,再好的主题或是创作素材,都会将作品传承真善美的目的和初衷淡化而失去传承的价值,甚至,会激起新的矛盾和争论,而将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化。

4诗歌的传承性:

作品的传承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它功至千秋岁月,福泽子孙后代,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光荣的使命,也是极大的考验,作为诗歌的创作者,诗歌的传承性将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我们需要传承什么,又应该如何传承?我想作为创作者,我们至少需要做到:

⑴具有赤子之心:

创作者本身需要带有爱国的赤子之心,赤子的心态,赤子的立场,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作品才会具有传承的价值;不难想象,如果我们站在相反的心态和立场去创作,它会给我们的社会和子孙后代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影响。

⑵具有拓展延伸:

作品应当含有可读性,思想性及可以借鉴的思想延续性等特点,融入当今人群的思维和智慧,融入当今时代的改革和创新精神,这样的作品方能对读者向着真善美的方向进行引导,才能真正为子孙后代所受用。

综上所述几点内容不难看出,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要成为真正的好诗人,其实并不容易,它需要创作者本身具有非常高的素质要求,非常灵动活跃的思维,以及能够站在时代的立场,并为这个时代而书写的信念,方能成为中华诗词文化的真正传承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1]王迅.《丽水学院报》《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2006年2月.

[2]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3] 吴奔星,徐荣街.《现代抒情诗讲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

作者简介:

邬耀仿,笔名:九连山,广东河源客家人,为中国诗歌学会、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及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國远山文学网副总编,现居深圳;已在已在《参花》《牡丹》《北疆晨报》《宝安日报》《河源日报》《河源晚报》《齐鲁文学》《汉诗世界》《长江诗歌》《诗中国》《中国风》等报刊杂志及各大文学网站发表大量文学作品,并入选多种诗歌选本;新写实主义诗歌的倡导者,提倡诗歌的本真写作,致力于探索诗歌的精神高度。

猜你喜欢
属性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小小诗歌汇
互联网时代的生成性教学属性分析与实践研究
对两种实体观的探析
用好文件“属性” 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诗人
Winsock控件的属性及应用方法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