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背景下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融渗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

2020-10-20 06:54覃勤李月发马秋平
高教学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大健康人才培养护理

覃勤 李月发 马秋平

摘  要:新时代大健康背景下高等护理教育要以培养优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树立大健康理念,将中医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渗于护理人才培养,构建“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是任务、传承创新是动力、国际交流是主题”的“职能融合、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适应新时代护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大健康;中医文化;护理;人才培养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eneral health in the new era, higher nursing education should aim at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ed nursing talents, establish the concepts of health, integrat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to the training of nursing talents.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nurs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a training mode of "function integration and five-in-one" should be established, which is "talent cultivation is the core, scientific research is the foundation, social service is the task,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s the theme."

Keywords: general health;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nursing; cultivation of talents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护理教育承载着弘扬优秀中医传统文化和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护理人才的重任。我们以“应用型中医护理人才”为培养目标,研究和探索将中医传统文化融渗于护理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培养适应新时代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护理人才,提升高等中医护理教育的质量。

一、新时代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树立大健康理念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世纪,广大人民群众对促进健康和保持健康的愿望日益迫切。大健康理念就是根据新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疾病谱的变化,提出的一种全局性的理念。大健康追求的不仅是个体的生理健康,更追求自身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环境、道德等各方面的完全健康。大健康理念不仅强调是“治病”,更是强调“治未病”和“维护健康”。当前,中国进入快速变革的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自然也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新时代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起健康的社会观、疾病观、人文观,构建大健康的理念,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才能促进健康中国的形成和发展。树立大健康理念,不但体现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更体现了新时代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

二、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融渗中医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与医学相关的内容,通俗来讲,就是中医行业所呈现出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以及人文习惯。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整体理念,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中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并且中医文化区别于西医文化,对疾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纵观我国古代医家的人文精神,有以仁善为先,怀揣恻隐之心认为医乃仁术之情怀;有不分贵贱与贫富,普济众生之气度;有以兼容为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雅量,有洋为中用、衷中参西之胸怀;有以博极医源为创新之源,探赜索隐、与时偕进之志向。这些中医传统文化融渗高校的护理人才培养,既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促进了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同时还促进护理人员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积极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大健康强调的是全局性的理念,与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谋而合。在中医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下,护理人员可以运用辩证施膳、生活起居指导、养生保健、疾病预防、情志调护、体质辨识等中医知识和技术来维护和促进人们的健康。对护理学生来说,也能使其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于将来的职业岗位。所以,在护理人才的培养中融渗中医传统文化是必行及可行的。

三、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融渗护理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一直是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高等中医药院校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为社会培养健康服务人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的通知里明确提出,将大力开展中医药特色助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在此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融渗中医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既要让其发挥大健康产业的医疗作用,也要做好大健康文化传播传承发扬的非医疗贡献。

(一)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需要

我们在对我校2018级护理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到,73%的学生都认为学习中医传统优秀文化非常有必要,且对学习和生活以及将来的职业都有帮助,影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医理论水平(88.52%)、健康信念与行为(78.69%)、日常行为(60.11%)。但有5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医传统优秀文化了解较少。认为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的中医传统优秀文化内涵排名前三的内容分别是以养为主、治在病先等中医养生观(85.79%);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等医学道德(81.97%);阴阳理论、五行辩证观等中医思維(75.41%)。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现在在护理人才的培养中对中医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承仍然不足,对学生的需求、健康社会的需求还不能很好地满足。

中医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对现代社会都有意义的价值观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如“大医精诚”,要求医务工作者在行医的过程中要秉承“精”“诚”二字,就是要求大家在追求技术精湛以胜任“至精至微之事”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需真诚待人并竭诚为病人服务;“仁爱救人”则强调医务人员必须有仁爱之心,悲悯之情,才能更好地运用精湛技术治病救人。

(二)护理学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中指

出,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需注重护理实践技能能力的提高;要增强人文关怀意识;要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目前大健康背景下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融渗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专业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精通中医传统文化的护理教育师资力量较薄弱[1];中医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渗护理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不够多;融渗的教学和评价方式与临床结合不紧密;护理人员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养生指导和中医技术的运用[2];学生未能很好地形成中医辩证施护的思维。也未能将中西医知识融合运用[3]。

中医传统文化中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融渗入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护理人员尊重人的价值和主体精神,在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同时,以中医道德修养启迪自己、武装自己,升华自身的思想,这与护理人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是相吻合的,也很好地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护理的专业素质。

四、构建“职能融合、五位一体”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五大职能。在大健康背景下,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融渗护理人才培养必须构建“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是任务、传承创新是动力、国际交流是主题”的“职能融合、五位一体”的模式,适应新时代护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要求。

一个行业及学科要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如此。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既面临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还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只有抓好顶层设计,从宏观上把握趋势,从根本上找准症结,从整体上明确对策,才能架起从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桥梁[4]。因此顶层设计对培养护理人才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将影响着高校护理专业未来的发展。

(一)人才培养是核心

1. 提升教师的中医文化素养,弘扬师德正气

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中医传统文化素养是顺利进行中医文化融渗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加强对“仁和精诚”等中医道德观的理解及思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弘扬自身的师德正气,才能对学生起到育德树人的作用。

在良好师德的基础上,强化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传统优秀文化和专业课渗透融合的意识,将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医德教育、哲学思想及养生观等优秀的内容与专业课有机结合,完善课程培养体系,突出中医护理特色,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医传统文化。

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各种中医文化活动、鼓励教师自行学习中医经典古籍和优秀人物传记故事等,并将这些内容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中医优秀文化渗透给学生。通过起草中医护理案例、谋划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发挥学生主导、课内课外互补等方法,多渠道、多方位地将中医文化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综合运用护理综合实训、课堂案例讨论、查阅文献、见习访谈、第二课堂活动等教学环节和教学载体,打造“听(案例)、看(视频)、说(故事)、演(情景)、议(心得)、评(典范)”六位一体具有浓郁中医传统优秀文化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营造一个中医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

2. 强化学生德育教育、促进中医文化认同感

在护理人才培养中融渗中医传统文化,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借鉴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机制作用,依托专业课程、思政课、第二课堂及主题班会等形式,将中医传统优秀文化与护理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开展以“医乃仁术”“仁和精诚”等中医医德为主题的班会,通过经典阅读及书写心得等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中医文化中“德”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个体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医疗行业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所以良好医德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还可以在思政课等课程里融入中医传统文化的故事,结合中医道德观,分析及思考相关人物和事件。在专业课程的案例讨论、情景演示、实训实践课上,让学生充分体验仁爱护理、心理护理、人文护理的魅力及力量,使其能更好地理解护理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除了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外,培养他们对中医文化的认同感也非常重要。文化认同教育是传承中医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化认同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只有对中医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才会有助于践行和弘扬,带动周围的人积极投入到弘扬中医传统文化的进程中[5]。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喜欢中医、运用中医,通过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建立中医的思维。现阶段国家大力强调中医文化和人才教育,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各医学院校应以此为契机,构建“培养大健康人才”格局,多渠道全方位加强这两方面的教育,促进二者的融合,引导学生从认知中医传统文化到自觉甄别、理解、认同中医传统文化,切实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二)科学研究是基础

强调中医的“治未病”理論,研究中医传统优秀文化与护理人才培养有机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在护理学相关教材中多引用中医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未病先防”的思维;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临床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由“从疾病为中心”转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思想,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中医“治未病”思想所蕴涵的健康哲理[6]。

鼓励学生及教师开展中医传统优秀文化于护理理论及实践的科研活动,让护理学生在中医文化科研创新过程中,充分体验中医文化的魅力与活力,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医文化的信心和兴趣,从心里激发学生学习运用和传承发扬中医文化的理念和信念。

(三)社会服务是任务

要向社会弘扬中医文化精神,其中传播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中医药高校的师生队伍服务于社区。通过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师生们的中医素养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升和锻炼。

通过打造“听(案例)、看(视频)、说(故事)、演(情景)、议(心得)、评(典范)” 主动学习、自我实践的立体实践模式,以公益性社团为平台,从学生的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健康信念教育多方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中医传统优秀文化进家庭、社区、进学校等活动。特别是实现礼仪廉耻、礼让宽容、伸张正义等道德规范的生活化,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普及等,提高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进公众的频率、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最后融合公众生活,促使学生成为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传播者。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中医风范,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中医文化的精神底蕴及文化魅力,将有助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5]。开展各种中医药健康养生实践活动的第二课堂活动后,能使学生达到提高自身中医素养、提升职业道德品质和促进健康观念与行为的目的。

(四)传承创新是动力

中医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是一项关系到中医命运的长期系统工程,是当前中医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7]。按照中医“探赜索隐”的内涵,做好对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按照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规范,认真做好典籍的整理和创新性的运用。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融入民主精神、竞争精神、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新理念,赋予中医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新的生命力,进一步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激发为中医文化事业奋斗终生的理念和信念。

(五)国际交流是主题

利用“一带一路”的良好契机,秉承中医“衷中参西”之胸怀,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实现中医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推动中医文化国际化,必须要以中华文化为基础,构建文化、教育、医学“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模式;搭建“互联网+中医文化”模式,拓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范围;充分运用护理学生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学术会议、交换生项目等进行交流,对外讲好中医故事,让学生成为中医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大健康的背景下,将中医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渗护理人才培养,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理念,符合对复合型护理人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的时代要求。学生能更好地感悟到精辟、独特、具有深厚的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对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参考文献:

[1]郭红,李艳琳,韩丽莎.对我国中医高等护理教育的SWOT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2):87-89.

[2]袁小红.中医养生健康教育在中医医院开展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1,25(4):963-965.

[3]朱蓝玉,隋琬婷,刘兴山.多元文化视阈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5):939-941.

[4]方晓珍.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94-98.

[5]张季芳,吴楠.发展中医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路径研究[J].中国培训,2017,6(14):274.

[6]罗飞霞.中醫“治未病”思想与高校健康教育[J].学习月刊,2011,2(476):109-110.

[7]陶莹.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中医护理工作室的构建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大健康人才培养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大健康”时代到来了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