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鹏
摘要:我国东部某油田中高渗砂岩油藏储量、产量占比大,是油田稳产的基础,目前动用地质储量约6亿吨,年产量200余万吨,占稀油年产量的一半以上。主力油田为特(高 )含水,注水效果差、低效循环严重,油田控制递减及保稳产难度非常大。针对以上难点,寻求探索新的开发模式,通过细分单元,分类评价,在完成了单砂体级别储层精细对比、低级序断层识别和微幅构造精细解析、岩性砂体井震结合预测的基础上,开展了单砂体构型表征及分类,为最终单砂体剩余油表征奠定了基础,形成精细研究的技术系列,开发效果好。
关键词:中高渗砂岩油藏;构型;储层分类;剩余油
1 砂體叠置关系的内部构型
扇三角洲前缘叠置砂体内部构型单元的展布分为不同期复合与同期复合两种方式。前者在垂向上表现为独立型、叠加型和切叠型三种叠置模式,不同期的河口坝或水下分流河道相互叠加。后者同相复合砂体高程没有明显差异,基本在同一时间段形成。异相复合砂体由不同微相砂体拼接而成,砂体趋向于独立分布或者拼接分布。同期连片状复合砂体主要为各种8级构型单元侧向拼接而成,根据不同构型单元的组合关系,将拼接模式分为以下4种:砂坝-砂坝拼接,砂坝-分流河道拼接,分流河道-分流河道拼接,分流河道-前三角洲泥拼接。
通过深化单砂体构型研究发现,平面上看似连片的河道砂体是由多期河道拼合而成的。各构型单元之间存在着垂向和侧向屏障,这些渗流屏障主要由非渗透的或低渗透的岩性组成,从而影响流体渗流,导致注采不对应,影响开发效果及剩余油的分布。
在不存在构型边界的单一河道方向,单向注采井由于注采井间单砂体连通,化学驱效果好;反之,复合河道内部多存在构型边界,而构型边界可能存在储层物性变差,砂体连通性变差,所以多向注采井由于注采井间单砂体弱连通或不连通,化学驱效果反而较差。
通过多期砂体叠置关系的内部构型研究,优选射孔层段。对于存在物性较差条带的注剂井、采油井均需避射。
2 隔夹层识别技术
隔夹层侧向延伸范围有限,一般对流体起局部遮挡作用,对流体渗流及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很大,是储层内部非均质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同时也是识别构型界面的关键。所以应用岩心刻度测井识别隔夹层技术,识别构型界面上下分布的如粉砂质泥岩、泥岩或成岩作用形成的钙质砂岩等细粒沉积形成的隔夹层,
在厚油层内部物性夹层的存在影响了储层的均质性。夹层电性特征表现为微电位(或微梯度)回返大于20%,0.45m梯度回返大于25%,浅侧向电阻率回返大于40%。
其岩性以灰色、褐灰色泥质粉砂岩为主,主要分布在韵律段之间,厚度在0.5~1m,平面分布不稳定。一般厚度越大,夹层就越发育,在厚度小,分选较好的粉、细砂岩中夹层不发育,甚至无夹层。通过识别不同层次构型界面上下分布的隔夹层,从而指导了优化射孔井段与厚度,结合对应注水,提高单井产量。
3 储层质量分类
3.1 储层质量分类标准
不同吸水程度的孔隙度、渗透率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孔隙度及渗透率与水淹强度相关性很好。二类砂岩油藏沈67块储层属于中孔储层,有效储层的孔隙度大多分布在15%~25%,分布区间很小,微小的误差会大大影响储层质量划分的准确性,因此选用渗透率作为储层质量划分的主要参数,在储层构型表征的基础上将研究区扇三角洲前缘储层划分为三类。
Ⅰ类储层:K>100×10-3μm2。该类储层质量最好,岩性以中-细砂岩、细砂岩为主,颗粒支撑,点式接触,接触式胶结。测井解释时差大于260μs/m,电阻大于20Ω?m。孔隙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为大孔-特细喉型较均匀型,分析认为这类储层注水见效快,吸水效果好。
Ⅱ类储层:50×10-3μm2 Ⅲ类储层:K<50×10-3μm2,此类储层物性较差,岩性以粉砂岩为主,颗粒支撑,线-点接触,接触-孔隙式胶结。测井解释时差小于260μs/m,电阻小于17Ω?m。孔隙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为中孔-特细喉不均匀型,连通性差,吸水差或不吸水。 3.2 储层质量差异分布特征 利用测井解释得到渗透率参数,结合岩性和电性特征对工区内29口井进行单井储层质量分类。从单井储层质量划分成果看,Ⅰ类和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相内,Ⅲ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河道间砂和前缘薄层砂中。 3.3 储层砂体连通关系 对于化学驱来说,只看单井的储层质量还是远远不够的,Ⅰ、Ⅱ类储层的连通关系才是更为关键的因素,它决定了聚驱的控制程度,更决定了注采能否见效。虽然有效储层的连通系数达到了84.6%,但是有效储层的渗透率下限为19mD,不能全部满足化学驱的物性要求,因此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选用渗透率作为主要参数,将研究区具有注采关系的有效储层连通类别划分为四类。 Ⅰ类连通:注采井渗透率均大于100mD。在沉积相上主要表现为“河道-河道”、“河道-河口坝”的连通模式。 Ⅱ类连通:注采井渗透率均大于50mD。在沉积相上主要表现为“河道-薄层砂”、“河口坝-薄层砂”的连通模式。 Ⅲ类连通:注采井中一方渗透率大于50mD。在沉积相上主要表现为“薄层砂-薄层砂”的连通模式。 Ⅳ类连通:注采井渗透率均小于50mD或储层不连通。在沉积相上主要表现为“薄层砂-湖泥”的连通模式。 4 结语 通过建立连通层分类标准,绘制了试验区6个井组Ⅳ1-5砂岩组有效储层分类连通图(图4)。经统计试验井组聚驱控制程度达78.6%,其中Ⅰ类连通占46.7%,Ⅱ类连通占26.9%,Ⅲ类连通中有5%的层虽然注入井渗透率小于50mD,可周围三个方向以上的层渗透率都大于50mD,通过压裂等手段也可以动用。 参考文献: [1] 李阳,刘建民.油藏开发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2] 韩大匡.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研究[J].石油学报,2007,28(2):73-78. [3] 马丽娟,金之钧.复杂断块构造的精细解释[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40(6):688-692 [4] Tonn R.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eismic quality factor Q from VSP data: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mputational method[J].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1991,39(1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