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笑君 刘芸 赵冰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理念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核心战略。更多的译者开始由外国文学翻译转而进行中国文化外译工作。大学英语四级作为国内最主要的外语类考试,在翻译方面也更多地体现这一理念。本研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利用项目式教学探寻更加高效的四级段落翻译教学新模式,更深入地探究如何使学生准确、生动地进行中国文化外译。
关键字:中国文化走出去;CET4;项目式;翻译教学
“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于2000年10月首次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以国家意志为主要推力,通过翻译、出版、教育、政治、经济、交流等各种媒介与方式,向西方世界全方位展示我们的文化形象,加速推动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动,形成平等对话的氛围与机制。
大学英语四级(CET-4)作为高等教育中最普及且重要的外语水平考试之一,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后,各类题目更多地出现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其中段落翻译题型最能体现这一改变,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此进行教学改革。
翻译不仅是一门课程,一项技能,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媒介。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宝贵养分,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立足点,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起点。因此,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翻译水平,快速提高翻译得分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立足“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探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思想理念在四级翻译题目中的体现,总结规律并结合项目式教学法,尝试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得出对CET-4翻译教学的一些启示。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的关系
“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发展战略离不开翻译。卡萨格兰德曾经说过,“译者并不是在翻译语言,而是在翻译文化”。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的媒介,翻译就是传播中国国际形象的媒介之一,是“走出去”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一些中国文化的外译激起了全球范围的讨论。如动画电影《哪吒》的海外上映,其中有关于“急急如律令”等充满中国色彩的词语如何进行翻译,在国内外网络社交媒体上引起热烈讨论。这从侧面证实“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翻译。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在CET-4翻译题目中的体现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一项具有全国性测量标准的英语考试,是当今大学生普遍会参加的外语水平考试之一。2013年12月,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教育部决定对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改革,其中最为显著的改变就是翻译版块。首先,翻译版块的分值发生变化,由5%提升到了15%,此举充分显示国家对翻译重要性的肯定。其次,题目由最初的补全句子翻译变成了段落的翻译,这体现出翻译的考察更加侧重于对语言综合能力的考察,而不局限于对词汇和语法的考察,且段落翻译内容广泛,多为我国历史、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着重考察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现状的外译能力。如2013年的“中国结”就考察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外译;2014年有关于旅游产业篇章就体现了对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外译考察。这样的改革正是实行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目标,充分体现了文化“输出”的理念。
三、项目式教学与CET-4翻译教学
项目式教学是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作品并将作品展示给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规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关联的与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的新型探究性学习模式。以“中国文化走出去”为指导的CET-4翻译教学中结合项目式教学就是要做到,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原有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参与翻译学习,在过程中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各类学习资料,促进翻译能力,构建系统的文化传播能力,树立文化自信。
将项目式教学应用于CET-4翻译教学中有如下优势:
1.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项目式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学生主体性,关注的是学生的需求。教师应根据某次翻译题型的核心文化主题来设计教学。
2.有利于知識应用。项目教学法所设计的“项目”是紧扣事实,围绕题目的。教师在设计项目时既紧扣考题,又立足学生实际与未来发展,让知识具有应用性与技巧性。还应了解大学英语四级走向,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与国情国事。
3.有利于进程监控。项目式学习是进行时的教学。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是动态的,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发现知识的疏漏或者错误,可以及时补救,大大降低了学习成本。同时在小组中,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也是动态的,知识的交流使学习收益最大化。
四、具体应用
项目式教学法在CET-4段落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包括以下五步:
(一)项目设计
在进行项目式教学前,教师要对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说明课程的时间安排和教学形式,宣布课程任务,与学生共同研究翻译文本以便确定项目主题。项目的设计是项目式教学的关键,主题的拟定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以2013年“中国结”的翻译为例,设计关于“中国传统工艺宣讲”的项目,让学生分组模拟在进行展示,这充分契合题目内容。观察发现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搜集国内外相关新闻报道,在过程中积累单词与表达,并试图自行翻译优秀的中文文案。
(二)项目分组
明确教学目标和项目主题后,进行分组。一般4-5人一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分组时既要关注团队整体水平,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保证组间差距平衡。分组结束后,需制定具体学习计划、教师决定项目完成总时长,学生负责组内各流程的时间分配,要做到每位组员都参与其中。
(三)项目制作
该阶段是项目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实施项目的具体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构建新的知识与学习策略的黄金时期。小组成员在该阶段进行信息收集、调查研究、自我探索、分工合作等内容。整个过程既积累了相关主题的翻译知识,也锻炼了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本次项目中发现,各组选定的传统文化意向虽有重复,但每组所呈现的角度与形式是不同的,不同组之间做到了互通有无。
(四)项目展示
完成项目后,必须进行成果汇报,方式多种多样如戏剧表演、PPT汇报、研究成果报告等。展示项目成果的过程是知识得以应用的过程,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中国传统技艺、工艺宣讲”项目中,有小组选择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模拟某一技艺的发展脉络,也有小组选择以实验报告的形式科学系统地讲述技艺的精妙之处。
(五)项目评价与题目解答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每组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组织学生对其他小组展示中的疑点、难点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同时对好的翻译给予充分的肯定;对纰漏与疑点与学生展开充分地讨论,必要时要结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进行系统的答疑解惑。最后,在师生达成共识后进一步修改译文。整个项目的过程结束之后,要将本次项目最初涉及的题目,布置成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次所学知识进行自主翻译,于规定时间上交至教师,教师进行评阅。这一过程十分重要,它让整个教学回归本源,同时也是教师考察教学效果的关键。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CET-4翻译题不再局限于对外国文化知识的翻译,更多是中国传统及当代优秀文化的内容。教师应当注重在翻译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翻译的教学内容,利用项目式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中国文化外译与传播的能力,为祖国未来培养对外交流复合型人才,使中国文化能够更好更快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本课题为“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项目号:Yxm2019087】
【参考文献】
[1]朱丽云,徐静娴.“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2019(10):24-26.
[2]李素慧.加强翻译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重新解读英-汉成语的“对应”翻译[J].焦作大学学报,2011,25(02):115-117.
[3]王立松,胡明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翻译[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4):358-361.
[4]任笑君.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基于项目式学习视域分析[J].现代交际,2020(05):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