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工科院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模式探究

2020-10-20 05:46金慧明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宣传共青团新媒体

金慧明

摘要:高校团属新媒体已然成为高校服学生生活,开展活动宣传,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本文旨在探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工科院校共青团如何依托新媒体技术,提高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把握舆论导向,传递青春正能量,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引领。

关键词:新媒体;共青团;宣传

《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同济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名规模达到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10-39岁群体占总体网民的70.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从网民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结构的综合情况来看,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4.8%,在校大学生是互联网最广泛、最活跃的使用者,互联网早已成为青年学生获取各类信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渠道。

90后、00后的青年学生更是网络的“原住民”,互联网塑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对外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是新媒体,微博、微信、抖音、QQ、社交app等成了大学生青睐的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而言,网络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是他们生存的环境,是他们与生俱来需要的“空气”。在这样的背景下,团属新媒体如何做好网络思政宣传,如何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引领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及特点

工科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学校文化和所学专业的影响,大多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但相对来说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政治敏锐性不强,习惯“人机对话”,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欠佳,在思维方式上遵循一定的“公式”,缺乏灵活性。

因此,本次调查选择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这是一所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以其为研究对象,探索工科院校新媒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次问卷发放基本是网络问卷,最终收到有效问卷644份,问卷填写覆盖了全校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群体。

(一)工科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较高

在受调查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中,每天使用新媒体3-4小时的学生有39.44%,5-6小时的有28.57%,超过6小时的占20.19%,而不到2小时仅占11.8%,从调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每天使用新媒体的时间很长。结合“大学生乐于用哪种方式来了解并参与学校日常工作”,通过新媒体方式来参与学校日常工作的占到了95.34%,这两项数据表明工科大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较高。

(二)工科大学生使用新媒体主要集中在即时通信在关于“通常使用哪种类型的网络媒体”的调查中,有99.38%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了即时通信工具,63.98%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了使用社交网络。而使用新闻门户网站的只有17.7%,这表明工科学生在新媒体的使用方面集中在人际交往和参加网络舆论活动上,而对新闻、时事等的关心比较少,符合工科学生政治敏锐性不高的特点。

(三)新媒体影响工科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受调查学生中,有89.13%使用新媒体与朋友、同学交流联系,有81.37%的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消费娱乐、丰富课余生活,78.57%的学生利用新媒体了解时事,关注热点新闻。从调查可以看出新媒体成为大多数学生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也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实现了“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而在“使用新媒体进行资料的查找或学习是否会受到干扰”的调查中,有17.7%的受调查学生表示完全没有影响,62.42%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受到干扰。从调查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原住民”他们已经习惯了新媒体的存在,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二、“青春二工大”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分析

针对工科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以及使用情况,笔者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团属公众号“青春二工大”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分析解读。

1.名称及定位。“青春二工大”作为团属微信公众号,在命名方式上采用直接命名与修饰象征型命名相结合的方式,力图在“一目了然”的同时拉近与青年学生的距离。在功能上以“服务青年、引领青年”为定位,菜单栏目的设置上也是以一種结构化的表现形式来体现服务青年、关心青年的主旨,栏目设置主要有“查询、校园介绍及精选内容”三个方面,基本上承担了发布团学资讯、查询校园生活以及团学精彩活动的作用,从“思想性”和“有用性”两个途径着手达到为青年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和影响青年的双重作用。

2.话语体系分析。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社会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全过程。”高校共青团由于其政治特征的明显性,在原有话语体系中有着“权威”“严肃”的刻板印象。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要消除这种刻板印象,团属公众号会选择了“拟人化”的名称,在内容表达方式上除了纯文字的表达方式外,还有“文字+图片”“文字+音频”“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除了灵活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式外,还积极使用网络用语,原创漫画等方式丰富推文内容,增加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在分析“青春二工大”的推文中,我们发现,一般情况,阅读量高的推文基本上涉及投票、评选等信息,在这以外的高阅读量的推文是一定是立足于学生实际,关注当下成长。以《工匠·我们》和《中国近代航空发展》两篇推文为例,结合了学生实际的《工匠·我们》在“音频、经典名言和文字”的三种方式下,以正式风趣相结合的话语特点,阅读量有913,而《中国近代航空发展》的推文虽然也结合了网络图片和文字介绍,但是在话语表达上严肃、枯燥,阅读量只有133。这从一个方面表明学生还是普遍对严肃事件的关注度不高兴趣不浓,另一方面也说明起便是严肃事件传统枯燥说教的宣传方式也是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样以“青春二工大”的推文为例,《毕业季专题》和《迎新专辑》在议题设置上选择了贴近学生毕业和进校的实际,用了学生喜欢的语音表达方式,在阅读量上就有较高的水准。所以,微信公众号的学生推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关注学生的热点才能赢得学生的关注。

三、“互联网+”背景下团属公众号的积极对策

(一)通过变革话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1.转变话语方式,从控制式和劝导式转向对话式。传统党团政治教育多采用控制式和劝导式话语方式,教育者利用自身对信息掌握的优势进行“信息过滤”,能够将受众所接触的信息控制在正面范围。而新媒体通过互联网使广大受教育者可以灵活便捷地获取海量信息资源,并且可以自主筛选、选择这些信息资源,自由参加相关教育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网络话语权,允许他们表达不同思想观点,将传统的党团教育工作者从传授性的对话转变为互动型的对话,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开放式的真诚交流,教育者要对受教育者话语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进行反思,在反思基础上通过对话与讨论,为大学生供给可以信服的理由,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与醒悟,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接受并超越这些不足,取得进步。

2.转变话语内容,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走向“人”、走向“现实生活”,从崇高叙事转换到生活叙事。所谓生活叙事,便是从人的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发,来解答“我”的困惑,促使“我”在生活中获得合理解释的根基上建立及立于生活之上的价值观。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来源于实际生活,与当下的生活紧密联系。而结合前文分析,工科院校学生在关注热点上更关注当下的生活,学生在网络上传播的话语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写照,所以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必须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吸纳和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价值起点,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体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重视日常生活的价值建构,才能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和理性思考,从而达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3.转变话语风格,增强人文关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的话语多“高大上”,理论性强,专业性高,距离大学生心理较远,“互联网+”背景下的共青团宣传教育工作既要做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传声筒,也要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转化为适合大学生理解的话语,同时善于借鉴网络中的一些健康的有益的良好的话语,豐富共青团宣传教育话语内容,要善于“用小故事讲大道理”。

充分认识工科学生的特点,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情感和需求,营造温馨舒适的话语氛围,通过主动服务增强共青团宣传工作的感召力。针对工科生人文素养相对较低、社交能力相对较弱的现象,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关怀栏目。例如,开设“树洞”类的倾听咨询栏目,探究学生心理需求,鼓励其敞开心扉,大胆表达自己。同时,教授其沟通技巧,创造社交场合,提升其社交实践能力。除此,还可以利用重大节日的时间节点,推出主题类人文关怀专栏,凝聚人心,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从而实现情怀教育的目的。

(二)通过“议程设置”,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议程设置理论是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最早提出的。利用“议程设置理论”,可以使原本的“媒体议程”变成“公众议程”,“公众议程”被“媒体议程”左右。

1.主动出击,关注热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占领网上思想阵地制高点,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运用议程设置理论,新媒体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议程,提高大学生对特定议题的关注和重视。结合重大历史纪念日节点,教育者可以通过在多媒体信息平台上推出既设热点议题,并借助有效的传播方式,开展氛围营造和话题引导;结合重大事件,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及时在新媒体上予以回应,形成强大的宣传动态,吸引大学生关注,逐步把大学生在新媒体上的注意力引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方向上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牢牢把握,指导大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在争论中明辨“大是大非”,从而实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引导。

2.严格把关,加强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新媒体的风向标作用逐渐凸显,大学生往往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对新媒体的关注更加密切,尤其是对特定领域的信息关注度很高。而新媒体在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一些“不良”信息混迹其中,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就这样呈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之中。因此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议题设置方法,发挥在信息选择、加工和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作用,通过对信息的严格把控,帮助学生梳理、甄别和选择信息,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议题的有效接触度;同时合理控制议题报道的数量、增强信息的权威性和荣誉度,及时反馈大学生的关注点、在新媒体专题中热点新闻配发评论文章,组织跟帖,促成舆论氛围的尽快形成,增强学生对事件、问题和社会现象的了解和感知,要把握新媒体舆论导向,放大新媒体言论的建设性意见,尽可能消减新媒体不良信息带来的负面效应,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在此,也要提防新媒体“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冲击,及时把握话语权,做到公开透明、有理有据,增强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重大事件的可控性。

【参考文献】

[1]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李彦峰,盖小丽.“议程设置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84-85.

[3]郑寿.基于新媒体议程设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35-138.

[4]李岩,周长青.新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3):213-214.

[5]郭宝盛.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4):156-157.

[6]马健龙.新媒体跨入城门时代[J].中国报业,2014(21):35-36.

[7]范艳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调整[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1):53-54.

[8]任志芬.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3):93-95.

[9]郭莹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考虑的三个关系[J].学理论,2014(27):289-290.

[10]石义彬,王勇.福柯话语理论评析[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0(01):26-33.

[1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的报告》(全文)[EB/OL].中国网信网,2018.

猜你喜欢
宣传共青团新媒体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