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给领导干部带来哪些危害

2020-10-20 05:57戴焰军
人民论坛 2020年26期
关键词:偏差决策现实

戴焰军

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用,以及处理各种工作关系中会发生失误。失误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偏见是重要原因之一。所谓偏见,就是持有者所固守的、不符合实际的思想认识和思想观点。这里特别强调“固守”,因为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出现偏离实际的不正确认识是经常出现的事,但只要能够根据事实和别人的正确意见及时加以矫正,认识偏差就不能说是偏见。偏见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固守”,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甚至在事实面前也不愿改变自己的看法。形成认识误差可能有各种具体原因,如个人认知能力的不足和认知方法的错误、实际利益的左右、个人情绪的作用以及客观环境限制。仅仅因为上述各种原因或其他原因产生认识偏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产生了这种偏差又走不出认识误区,形成一种偏见。

偏见对于个体来讲,可能会对其工作、生活、学习、交友以及处理各个方面具体问题构成直接影响。在现实中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人,就是大家都看出他在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认识上是不对的,但谁都很难使他改变自己的看法,他认定了自己是有道理的,于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时常碰壁,与其他人也很难相处,就是人们常说的“认死理”。个体的偏见主要是影响到他自己,可是如果领导干部持有偏见,其结果则大不一样。因为领导干部手里掌握着权力和公共资源,领导干部的认识偏差,可能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为其所管辖的范围内各种公共事务带来负面影响,对其领导下的组织和群体造成损害。而且这些损害往往和领导地位的重要性成正比,越是级别高、权力大、责任重的领导干部,其偏见所造成的损害也就越大。

领导干部的偏见可能给决策工作带来直接影响

作为领导干部,决策是其重要职责。不管是地方领导、部门领导,还是单位领导,现实中都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出决策,例如,工作的思路、工作的重点、工作的方法、工作中要处理好的各种关系,等等。对于地方领导来讲,还需要制定许多政策。如果领导干部在某些方面抱着一种偏见来处理这些事情,那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差错。

现实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工作中由于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利益带来严重损失的情况并不罕见。投资决策的失误,造成国家大笔的钱打了水漂;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造成很多重复建设,浪费大量国家资源;工作思路决策的失误,造成工作中抓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搞得下面手忙脚乱、穷于应付,最后却收效甚微;处理各种关系中决策失误,造成现实工作中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受到影响,等等。如果这种决策失误发生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如抗洪救灾、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因为空间和时间上纠偏的余地都很小,那危害可能就会更直接更明显。

当然不是说现实中出现的各种决策失误,都是领导干部的偏见带来的后果。但凡是决策失误,肯定都是思想认识脱离实际的结果,如果决策者不是从自己的主观认识出发,而是能够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虚心进行多方咨询,认真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那么决策失误的概率毫无疑问会大大降低。至于那些由于个人利益而形成的偏见,如在工程承包中对开发商的选择、在项目审批中对项目的认定、在发展规划中对规划取向的坚持等,如果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或个人已经从中谋取了私利,那就不仅仅是认识偏见的问题了。所以,有一些偏见一旦发展下去性质就可能发生变化,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这也是十分需要警惕的事。

领导干部的偏见可能给选人用人带来直接影响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而用人是最忌讳偏见的。现实中任用干部方面出现的问题,许多就是由于认识上的偏见造成的,诸如少数人在少数人的圈子里选干部、根据个人的好恶选干部、根据文凭选干部、靠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印象选干部,等等。

为什么在圈子里选干部?就是认定圈子里的人都是自己最了解的,或者和自己长期交往,或者和自己长期共事,或者过去一直是自己的部下,而圈子外的人自己心里没有底。岂不知这种圈子,常常都是十分有限的,圈子以外有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什么根据个人好恶选干部?就是认定自己喜欢的必定是好的,自己不喜欢的,必定是不好的。岂不知人由于个人性格、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在某些方面的个人好恶跟工作其实没有多少实质性联系。例如,有些人个性很强,棱角分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有些人处事更讲究方法,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工作谨慎细致。这两种人从工作的角度来讲,其实很难说谁优谁劣,如果仅凭个人好恶,以谁更合乎自己的好恶标准来选人,没有从干部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进行全面考察,则可能造成干部选拔任用的不公平。

至于靠某一方面的印象选干部,则不仅可能造成选拔的失误,还有可能导致一种不好的倾向,那就是有一些人会故意在领导面前制造一些假象,给领导留下好印象,以实现官场投机的目的。这些年犯有严重错误的干部,许多都具有这方面的“表演天赋”。有些之所以能够带“病”上岗,甚至青云直上,就是他们的表演蒙蔽了很多人尤其是有关领导的眼睛。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考察干部不能只看他的一时一事,而要看他的全部工作和全面表现,要注意群众口碑,广泛听取多方面意见,就是要防止因为个别领导的自身偏見给干部选拔任用造成失误。

领导干部的偏见可能给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带来失误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作为领导都有很多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尚未完全为人们所了解的关系,往往是对领导者领导水平的严峻考验。因为对实际情况认识和判断上的失误,会给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动甚至损失。而对各种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判断,需要领导干部的清醒、冷静和客观,如果领导干部的认识上存在偏见,就会导致认识和判断的失误。

现实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领导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其原因之一就是认识上的偏差。例如,搞征地拆迁,自以为让群众住上新房子,生活方便了,离城更近了,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不用跑那么远了,群众肯定会很高兴。结果却可能是不但没有让群众高兴,反而带来很多问题,影响了党群和干群关系。这中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领导对各种关系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或政府的角度,一厢情愿地处理问题。如果能够认真的调查和研究一下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研究一下现实条件下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了解一下农民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意愿,这种情况可能就不会发生。

作为领导干部,还经常需要处理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一致性的关系。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中,特别提到一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表现,那就是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为什么会干这种蠢事?因为在这类领导干部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识,那就是上级满意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忘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忘记了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支持不支持才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才是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高度统一起来的基础。

领导干部的偏见会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

所谓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不是专指仕途的发展和职务的升迁,而是指领导干部个人人格的完善。对于一般人来讲,偏见会影响其对很多重要问题的处理,会使其可能在事关人生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决定,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这方面的影响会更为突出。这是因为领导干部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手中所掌握的权力,会为其赢得很多特殊的尊重,当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因为偏见而对许多问题得出错误的结论时,他的下级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保持沉默,如果遇到那些为了个人目的不择手段、阿谀奉承、拍马溜须的下属,很可能还会恭维一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领导本人缺乏必要的清醒,往往会使自己的偏见进一步强化,以为自己任何时候的认识都是正确的,甚至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无所不能,导致滋长骄傲情绪,在工作中犯下更为严重的错误。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写过一本小说《傲慢与偏见》,不谈其内容,仅就把傲慢与偏见放在一起本身就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持有偏见的人,往往都比较自负,甚至傲慢,而人所生存的环境对于滋生和助长这种自负和傲慢是非常重要的。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官气十足、个人专断、搞一言堂和家长制,就是因为随着职务的升迁,权力越来越大,周围听到的都是附和赞扬之声,自我感觉越来越好。这几年有些犯了错误受到党纪国法处理的领导干部在忏悔中讲到自己这样一个变化过程,是一种极其沉痛的教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领导干部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实在是非常重要。如果说人对外部事物认识的偏差是产生偏见的外部表现的话,那么人对自己的认识偏差,则经常会成为其形成偏见的根源。人最难的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但最重要的也是正确认识和評价自己。只有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才能够更客观、正确地认识外部世界,即使在这种认识中出现了偏差,也更容易得到及时纠正,不至于使其成为一种偏见。

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来避免或纠正偏见

偏见对于领导干部如此有害,那么怎样尽可能地避免个人的偏见,使自己的认识更为合乎实际,出现了偏差也能及时加以纠正呢?对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早已作出了回答。所以,要认真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会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来认识问题。

一是要提倡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品格和作风,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有虚心求教的态度。特别是要虚心向那些在实际工作一线的群众学习。不要总觉得真理都在自己手里,别人的意见一概听不进去;不要不懂装懂,以为当领导对有些问题不懂是一件丢人的事,其实世界上没有全知全能的人,有些问题不懂是正常的,装懂才是不正常的。不能虚心求教,还要不懂装懂,那样就很难纠正自己的偏见。

二是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问题,不能总是把自己个人利益摆在首位。有些偏见就是因为不能正确处理利益问题而形成的,这实际上是一个立场问题。作为领导干部,是站在人民的利益、公共的利益立场上,还是站在自己个人利益的立场上来认识和判断问题,其结果截然不同。现实中有些犯错误的干部,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意见是错误的,但却一意孤行,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其错误的性质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问题,而是立场问题。

三是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把调查研究比作十月怀胎,把解决问题比作一朝分娩,并一再强调,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结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那种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乱叫唤的态度,几乎没有不出差错的。

四是要避免带着个人情绪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不可能没有情绪。但如果让情绪左右了人的理智,完全按照自己的情绪来认识问题,就难免会出现差错。比如和谁关系好、谈得来,就认为他的缺点也是优点,和谁关系不好、合不来,就认为他的优点也是缺点,甚至一无是处。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个体身上,可能只会影响其为人处事,如果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那后果可能会很严重。所以,领导干部在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时,一定要克服各种情绪的干扰,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

责编/李丹妮(见习)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偏差决策现实
50种认知性偏差
加固轰炸机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真相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