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让学生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建议教师教给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概括 主要内容 方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9-0104-03
2019年最新修订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明确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内容是叙事性的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重中之重。在部编版語文三四年级教材中,编者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的训练进行了周密安排,循序渐进地落实语文目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向上向纵看,训练目标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中,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小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简洁、完整、通顺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一、题目拓展法
题目拓展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标题扩展成完整的话。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只要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基本能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学《盘古开天地》时,笔者让学生发散思维,围绕课题提出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的问题,再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最后,提醒学生扩句与题目拓展的不同。
师:哪位同学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围绕课文题目所提的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1:盘古为什么开天地?
生2:盘古在什么时候开天地?
生3:盘古用什么开天地?
师: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并在练习本上写下这3个问题的答案,也可以用上原文的句子,时间5分钟。
(5分钟过去了)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
生4:盘古开天地的时间是很久很久以前。
生5: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生6:盘古开天地是因为当时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师:这3个同学都能用课文的句子找出问题的答案,真棒!下面,请同学们有序地组成四人小组,根据同学的提示一起讨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写在小卡上,时间3分钟。
(3分钟过去了)
师:哪个小组的代表向大家汇报一下学习成果?
生7:我们小组的汇报是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生8:传说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巨人盘古劈开天地后,每天双手撑天,双脚踏地,累得倒下了。他用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变成了世界万物。这是我们小组的看法。
师:表扬同学们的精彩发言。刚才老师在巡堂指导时发现,有一个小组运用了扩句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这是不对的。题目拓展法并不等同于扩句。扩句是在原句加上合适的修饰,使语句更具体生动。而题目拓展是和文章内容相联系的,它能让题目叙述的内容更加明白,让大家知道写了什么,是从哪些方面写的。(板书:题目拓展法≠扩句)同学们可要注意区分。
二、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教学《爬天都峰》时,笔者先让学生回顾、熟悉记叙文的四要素,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找出四要素对应的内容,最后指导学生厘清人物关系,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记叙文一般包含哪四要素?
生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请大家对这个同学的回答做出判断。
(学生都做出了对的判断手势)
师:是的,记叙文的四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板书四要素)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课文的四要素并写在小卡上,时间5分钟。
(5分钟过去了)
师:请2人小组交流文章的四要素分别是什么。
(2分钟过去了)
师:哪位同学愿意与大家分享学习收获?(指名学生回答)
生2:时间是假日里,地点是黄山,人物是爸爸、“我”和老爷爷,事件是爬天都峰。
生3:时间为假日里,地点在黄山,人物是爸爸、“我”和老爷爷,事件是天都峰高而陡,一位老爷爷鼓励“我”要克服困难,最后我们三个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师:听了两个同学的发言,你们认为谁的回答比较完整?
生4:我认为后一个同学的回答比较到位,大家都知道人物是爸爸、“我”和老爷爷,但我们得思考这三个人是一起出发的,还是路上相遇。后一个同学回答了我们在黄山里遇到了老爷爷,最后才结伴同行的。
师:你的看法非常独到!是的,当我们明确了文章的人物后,心里还得明白人物间的关系。接下来,请大家根据同学的回答整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写在小卡上。也可以先和同伴说一说,再写下来。
(2分钟过去了)
师:现在,老师来检测同学们是否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啦。谁来发言?
生5:我概括的主要内容是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我们遇到了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鼓励“我”要克服困难。最后,我们三个人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生6: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们遇到了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最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师:这两名同学都能厘清文章的四要素和人物关系,很好地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老师整理的主要内容(展示PPT),与大家一起分享。
三、合并法
合并法也叫串连法,就是把每个自然段的段意连起来或把文章所写的事件连起来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教学《梅兰芳蓄须》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弄清每件事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把几件事连起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指出不管是段意的连接还是事件的串连,在加以整理的同时需保持原意。
师:刚才,同学们已把课文读通读顺。现在,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做了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分钟过去了)
师:谁来按顺序说说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做了几件事?
生1:第二自然段告訴我们他留在香港深居简出。
师:表扬你的细心阅读,并能用自己的话陈述内容。
生2:第三自然中“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师:你找到了对应的句子,能否用其中的关键词来表达?
生2:蓄须明志。
师:用句中的关键词来提炼句子的主要意思,也是学习的一件法宝。
生3: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是让我们知道了梅兰芳在上海卖房度日。
生4:第六自然段写梅兰芳让朋友打针,自伤身体。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大家能帮助老师把这几件事写下来吗?(学生说,教师板书)同学们都已知道课文分别讲了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留在香港深居简出、蓄须明志、在上海卖房度日、自伤身体差点丢命四件事,现在让我们连起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家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分钟过去了)
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来汇报?
生5:课文主要写了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深居简出、蓄须明志、卖房度日、自伤身体差点丢命四件事。
生6:梅兰芳以深居简出、蓄须明志、卖房度日、自伤身体等方式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师:两个小组的发言都很到位,都能把四件事情进行合理地概括和组合,使其形成语意完整、连贯的一段话。同样的道理,我们在用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并不是把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累加起来,这样很容易出现语病,而应该加以整理,使之成为一段通顺而又不改变原意的话。
四、取主舍次法
一篇文章,往往包含几部分意思且有主次之分,舍去次要的意思,抓住主要的意思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去旁枝,抓主干”。如在《麻雀》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再引导学生甄别筛选出重要部分的大意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3自然段,第二部分为第4~6自然段,第三部分为第7自然段,现在请大家在小卡上写下每部分的大意,时间为5分钟,开始吧!
(5分钟过去了)
师:我们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请大家快速地组成四人小组一起交流每个部分的大意。
(2分钟过去了)
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一说第一部分的大意?
生1:第一部分是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这是故事的起因。
生2: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师:大家都同意这两名同学的看法吗?
(学生异口同声表示赞同)
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一说第二部分的大意?
生3: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生4: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不让猎狗伤害小麻雀。
师:两个小组代表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谁又来说说第三部分的大意?
生5:我唤回猎狗,小麻雀得救了。
生6:小麻雀得救了。
师:这是老师归纳的每一部分的大意(PPT展示),同学们知道作者详写的是哪部分的内容吗?
(学生不约而同回答是第二部分)
师: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我们可以把重点部分的大意,或者对重点部分大意做必要的补充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是否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回答)
生7: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师:同学们,让我们齐读一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班读)平时大家用取主舍次的方法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同样,我们可在知道每部分大意的基础上,用取主舍次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还有:1.问题回答法,即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可以提出下面问题:(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2)主人公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把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2.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只要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可根据总起段概括,课文主要写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还有很多,不管用哪种方法,都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另外,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内容具体,不能用“首先”“然后”“经过”“最后”之类的词代替内容,切忌空洞;二是要点全面,有的文章内容要点不止一个,要抓全不能丢;三是语言简明,表达简单明了;四是突出重点,把文章无关紧要的“水分”去掉。
语文阅读以文章为本,学生核心素养之下的思维发展体现在对文本阅读的理解与体验。在教学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知识点时,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与学科核心结合起来,进行梳理与总结,再通过后续的练习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学习效果。其中,因为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教师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样样精通,而是掌握2~3种方法,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即可。
注:本文系2019年度玉林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阅读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B04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蒋瑜(1980—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阅读教育策略研究。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