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技术在通信维护中的应用探究

2020-10-20 07:55李春明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7期
关键词:监控技术应用

李春明

摘 要 新时期灵活运用监控技术,对日常通信进行维护、管理,及时发现、解决其中的隐患可以有效保证通信工程运行质量。文章就此针对监控技术在通信维护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监控技术在通信维护中的应用优势及不足。然后以电源监控系统为例,从应用条件、体系架构、SM控制器设计三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如何搭建监控系统进行电源系统的实时监控,提升电源系统的维护效率。

关键词 监控技术;通信维护;应用

保证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有利于提升通信运营服务效益,保证通信效果。现如今,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通信企业越来越重视通信工程的维护,并将监控技术应用到了维护工程中。然而是否能保证通信维护质量主要取决于监控技术应用方式、效果。所以,应深入研究监控技术在通信维护工程中的应用,实现通信维护的改革、创新,尽可能地发挥出监控技术优势。

1监控技术在通信维护中的应用优势及不足

通信维护质量对通信效果的影响非常大。而在传统通信维护工作中主要是依靠人力完成维护工作,不仅无法保证维护效率,而且也无法保证最终的维护质量。最重要的是只有在问题发生后才能进行维护,无法提前发现隐患,导致通信工程运行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应用监控技术正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将传统事后维护模式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维护,从而尽可能地降低通信维护对通信工程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可以弥补传统人力维护的不足,降低人力需求,对通信工程实施监控、分析,提高通行维护效率。相对来说,这种主动维护方式更符合现代化通信行业的发展需求[1]。

虽然监控技术有诸多优势,且很多通信企业也已经将其应用了通信维护工程中,但是实际上监控技术的应用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无法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用以系统预警,警示维护人员,导致通信维护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设备连接标准不统一,导致监控设备获取信息的精准性受到影响,进一步增加了维护难度;监控核心功能不足,缺乏数据深度分析、查询模块,影响到了维护工作质量。

2监控技术在通信维护中的应用

现如今,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通信站数量、覆盖面不断扩大,电源设备数量也在成倍扩展,导致维护工作强度加大。所以,为了有效预防电源系统运行故障,解决电源设备分布范围广、巡检周期长及漏检、错检等问题,有必要深入研究监控技术在电源监控中的应用。基于此,文章针对监控技术在通信电源维护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2.1 应用条件

电力通信发展及通信技术的提高为监控技术在电源系统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应用环境。比如越来越多的电源设备逐渐智能化、集成化;EI中继、DDN等先进传输技术,为监控系统接入铺平了道路,可以使信道更加充足、組网更加灵活,实现数据、图像的及时传输;目前所用的信号采集设备,不仅仅能采集信号,还可以进行信号处理、转换、控制,非常方便监控系统的信号处理[2]。

2.2 电源监控系统的体系架构

首先,网络结构设计。该系统主要是采用现场采集收据、转换信号,上位机接收监测层层递进的方式,其基本管理体制是通信局监控、区域监控、城市监控构成的三级管理体制。从网络结构角度考虑,该系统采用的是逐级汇接拓扑结构,除却上述三级监控单元,还包括设备监控模块。设备监控模块的主要作用就是采集设备运行参数、信息,并一级级传送到城市监控中心,由其处理信号、发送指令。在整个数据信号传输过程中主要是采用数字信号实现数据传输,并将其与DTE连接,实现信号转换、指令执行等功能。其次,组网方案。就该系统中的三个监控层级来说,城市监控中心属于局域网,区域监控中心、局监控单元属于广域网。其中城市监控中心主要是由局监控中心及相互独立监控模块组成,区域监控中心、局监控单元则主要采用PSTN方式进行组网。

2.3 SM控制器设计

首先,针对配电系统设计,主要是采用组合电源系统,集成直流、交流配电,设备监控模块、整流。而配电系统采用的是主、辅两路供电,基本供电流程是交流输入、配电、整流、直流输出、配电单元。其次,SM硬件主要包括监控接口、数据处理了、液晶显示设备等。这些硬件对应着不同的板块。监控接口对应的是BACK板块,数据处理对应的是PMS板块、通信接口对应的是DLY板块、液晶显示部分对应的是LED板块。其中BACK板块还与电源接口三芯、输出控制五芯等插座相连。最后,SM软件设计。SM软件主要包括程序流程设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控制模块设计。其中程序软件流程如图1所示。在人机界面模块设计时,应合理设置人机界面使其能显示实时数据、预警数据、电池参数、下电参数、模块开关控制、系统时间设置等一系列可操作功能入口,确保操作人员可依据工作需求灵活操作监控系统,从而有效保证维护工作能顺利开展[3]。在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时应确保其具有以下功能模块:①模拟量采集与处理交流电压、电流,整流模块输出电流,模块地电压等;②数字量采集处理整流器的输入、输出等,熔丝状态,检修开关状态等;③报警处理信息,如电池、整流器、熔丝等设备和参数的异常情况;④完成数据采集后要对其判断性、参考性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是否可以将这些数据存入到历史数据库中。另外,在控制模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系统需求,确保控制模块能充分发挥出应用的作用,控制其他模块进行动作,从而实现系统功能。如控制模块可给数据采集模块下达功能启动、数据采集等指令,且能进行实时数据、计数器对比判断是否预警。最重要的是控制模块与人机界面模块之间能够进行指令下达、参数输入等交互式对话,并且它能利用通讯模块完成数据信息、任务质量的传输、发送。

综上所述,将监控技术应用到通信维护中非常有利于通信行业的发展。所以,在现代化背景下应深入研究监控技术的应用,并不断创新其应用方式,充分发挥出监控技术的利用价值,促进通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杨.监控技术在通信维护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2):161-162.

[2] 张亮.监控技术在通信维护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8 (6):182-183.

[3] 董泽,朱学军.在通信维护中如何应用监控技术之我见[J].科技与企业,2013(9):125.

猜你喜欢
监控技术应用
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探讨
塔式起重机监控技术研究
电力营销稽查监控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无线视频监控技术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